我来了一个没来过的颐和园


今儿又是大风,但想去颐和园转转。

家门口的这几棵树,四季变化一年又一年,不久他们的叶子又将落光,我也从青年到中年。

开往安河桥北。宋冬野的《安河桥》,是我寥寥几首唱得还不错的歌,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就像你一样回不来。

上车时还挤得站不住脚的地铁,开到北宫门,已经没什么人了。

下车,出站,明媚的阳光晃得我睁不开眼。

又见穿汉服的小姐姐,这个天儿,会冻到吧……

北宫门,到了才发现,这个门,我是第一次来。

固然我有北京的公园年卡不用花钱买票,虽然里面还有额外收费的地方,但颐和园20元的票价,真是亲民。
想起我去年背包南下到扬州时,本想去著名的瘦西湖看看,但一看门票要100元,实在是心疼钱。在网上查了查景点图片,也许照片并不能体现其美,但觉得那湖和亭台轩榭,能比颐和园美五倍么?果断转去吃忘不了老鹅。

门口的讲解游览路线,看到这个,我突然有点陌生。

从小到大,我来颐和园就算不多也有十次八次了,咋感觉跟没来过一样。

进门,验证了预感,这一片我真没来过,感觉像第一次逛颐和园。

进门就是苏州街,我以前来还纳闷儿我怎么一直没找到过颐和园里的苏州街,一度还将其和西北三环的苏州街混淆。

就不花钱进去了,在桥上看一看。想想乾隆下江南之后,大费周章的在颐和园里仿建,因为他那个时候远行一趟太不容易了。
而现在的我们,想去哪里随时就走,喜欢的地方住一段也成,从某种角度讲,科技的发展让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也比以前的皇上乐趣多。

我看着苏州街很熟悉,想我南下在海南过年之后北上回京,应该在江南的某个古镇待了一下,还在类似这景致的当地人家吃了个饭,但我实在想不起来是哪里了。

不过我的好处是有日记,搜了找到是南浔古镇。看着这张照片,突然很怀念当时夕阳水边的干饭小菜,庆幸我将旅程全部记录在案。脑中记忆是不靠谱的,而我留下了走遍大江南北的宝贵图文记忆,余生随时可以回味。

继续逛这个我没来过的颐和园。


我对这个来了十次又完全陌生的地方充满了兴奋,今儿算是来对了。

这张地图上的地方,我就没走过。

琉璃瓦。

石狮子。

红墙。

漂亮的建筑。

举头观看,这跟我去过的颐和园完全不同。






这一片叫须弥灵境遗址、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











我在这里不停的转,不停的拍,虽然天冷温度低,举着手机的手已经冻僵了,但太好看了处处都想记录。

转完这边,从另一个角度眺望昆明湖。

记得这个塔么?前两天在香山,是从它西侧远眺它,现在是在它东侧远观。

往昆明湖畔走。

这里的景色就平平无奇了,北海陶然亭玉渊潭也是这样。

螳螂拍照、黄雀在后。

我最喜欢这样的角度,少年时无忧无虑躺在草丛里的梦幻眼界,重回金色童年。


石舫,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它会开。

知道它并不能动的时候,很失望。就像现在的孩子被告诉世界上没有奥特曼。
暗杠有一首歌《童话镇》很好听。孩子总有一天不得不明白,童话故事里都是骗人的,公主王子不会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故事结束在那一刻是无奈之举,再往下就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世界,任你拒绝长大抵挡改变,也终将被裹挟。
人们既欣赏一个男人成熟稳重,又希望他拥有少年感,哪怕这两者是矛盾的,只看他们需要你的那一刻要求你是哪一面。他们只考虑自己的诉求,唯有你自己才能告诉自己,你想成为什么,你怎样才快乐。

我这次看明白了,颐和园有好多门,东西南北都有,因为面积比较大,时间和体力有限,从哪个门进决定了你逛的是哪一片儿。


文创店,这个冰箱贴还挺好看的,只是能不能不要都这么贵,文创跟宰人就像划等号似的,最讨厌各地塑个型染个色就卖得贼贵的破冰棍儿,把游客当傻冒。文创很好,但薄利多销才是对情怀的尊重,不能搞反正一辈子只来一次不宰白不宰那一套。

今天风大,船停了。

昆明湖畔。

长廊。我记忆里长廊的图案又美又新,每一幅图画都是一个故事,但现在已经残破暗淡。

从小到大最爱喝的瓷瓶酸奶,这个好像一直还不错,我记得大栅栏十元三瓶。与之形成反差的就是北冰洋,那汽水因为情怀也卖得贼贵,谁不知道那就是小时候那个年代那个质量的东西,值那个价钱么?
我有情怀,但不能因为我有情怀,你就当我是傻逼。



佛香阁。

不环着湖转了,就从北边绕出去吧,坐地铁回家方便。




后山,意迟云在,出自杜甫“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远眺十七孔桥。



走了。今天的普通人,比过去的帝王幸福,但为何仍满是痛苦?因为爱比较,潜意识里的虚荣,只比上不比下。某些时代,这是上进的表现,但在当下,上进未必是优良品质,或成为万劫不复的起点。
回家,昨儿胡子又告诉我他在物美APP上抢了买一送一还打折的东西,我也去看了看。

我有新人优惠,这个价格,不买都不行,本来没想买的消费就是这么被创造出来的。好在是日常吃的,总是不亏的。

今儿一天没吃饭饿了,炒俩好菜!

我跟胡子臭显摆,把我做的菜拍照给他发过去。想来也搞笑,我们两个曾经那么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男人,40岁居然开始交流特价菜、比厨艺,更有趣的是,我俩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结果他说他今儿做了这个:

我这口水啊,一下就不行了,这也看着太好吃了,不是现在饭店里的番茄酱汁,是老式的糖醋勾汁,我馋得有点抓狂。
我明白了,我的手艺,也就能做点小炒儿,无论是饺子馅饼之类的面活儿,还是胡子做的这种大菜,我搞不了。
我跟胡子说,就他这盘糖醋里脊,在饭店68-88元起,还不一定比他做的好吃,他跟我说里脊是早上去大集买的,12块一斤,然后就约我一起去逛大集。
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