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置换链条又冰冻了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北京的房价,90%是靠刚需群体和刚需改善群体支撑起来的,泡沫极少。
昨天文章里跟大家说了一个数据,北京的81%的房子,总价在800万以内;55%的房子,总价在500万以内。
今天详细统计了下房价分层情况,跟大家做个分享。
其一,北京房价,极度分化,呈现一九定律。
北京楼市,价格分化严重,两极走向。
今天,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达到了14.4万套,看似数量巨大的房子里,千万豪宅的数量却很少。

北京房价的圈层分布,遵循的不是二八定律,而是一九定律。
可从价格来看,55.6%的挂牌房产,总价在500万以内,这个占比非常高。总价800万以内的房子,占比81%。如果将总价放到1000万,这个比例是88.5%。
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说北京的房产市场,依然是刚需为主的市场。
1000万以内的房子,占比高达88.5%。这都不是二八定律了,而是一九定律。
只要你买的房子总价超过1000万,就可以位于前10%行列。
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的房子价格,看下分布在哪个区间。
如果你的房价超过1500万,在当下的房产市场上,处于前5%的位置。
半年前,我也分析过挂牌房价的分布,跟现在的分布比例,几乎是一致的。
其二,北京买房,需要不断升级换代。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尤其是京漂一代,大致的买房路径是:要成家了,买套刚需上车房;有娃了,再考虑换学区房或更大面积的房子;等到娃高中毕业了,卖掉老破小、老破大,换到居住更好的小区。
这样一步步折腾的换房改善,就是爬藤买房之路。
这么一步步置换,从小到大、从价格便宜到价格高昂的房产置换过程,像极了升级打怪、一关关前进的路。
北京核心城区的房子,价格呢,是真贵;面积呢,是真小;品质呢,是真差;配套的资源,是真好。
当下的北京房产市场,升级换代的路,被打断了。
最近,跟很多粉丝沟通过,其中大部分是置换改善群体,大家聊到的共同话题就是:换房太难了,房子卖不掉,要买的房买不起、不敢买。
其三,房产市场恢复,需要时间。
房地产行业大爆雷,民营开发商基本全部挂掉了,房地产行情很差。
按照有关数据,1-9月,北京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为89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50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9%。
北京的新开工面积下降猛烈,其他城市的房地产,只会更差。
这真是:弱预期导致弱结果,弱结果反过来又强化了弱预期。
10月20日,万科郁亮在一个会议上表示,房地产行业“没想到阵痛比预想中更长、更痛,阵痛还没结束,光熬还不行”。
万科已经是房地产行业硕果仅存的标杆了。前阵子政策一条条的发,即便如此,万科认为房地产阵痛还没结束。
房产市场要恢复,还需要一定时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