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班德(Deoband)


阿曼努拉
1923年,阿富汗国王阿曼努拉(Amanullah Khan )发布的新王法“秩序之书(Nizamnama)”,在阿富汗掀起轩然大波。
广大神职人员认为,人类是不能制定法律的,如此至高无上的权力只属于真主。而且真主早就已经颁布法律约束人间的生活,任何人为的规矩都不应凌驾于沙里亚法之上。
网络图片
一个被称作“朔尔巴扎的哈兹拉特”( Hazrat of Shor Bazaar,意为喧闹市集走出的圣人)宗教权威舍尔·阿迦·穆贾杰迪( Sher AghaMujaddedi)就是国王的变革的最强有力的反对者。
他是阿富汗境内最有权势的宗教人士。要知道,在穆斯林世界里,唯有最受尊敬的宗教人士才能被授予“哈兹拉特”的尊衔,同时,哈兹拉特拥有很强的权势和号召力。其信徒不仅追随他们,甚至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
面对舍尔·阿迦·穆贾杰迪这样一位宗教领袖,阿曼努拉国王骑虎难下,既不能把他逮捕下狱,又不敢一杀了是,最后国王只好将舍尔·阿迦流放到印度德奥班德( Deoband)。然而,恰恰是舍尔·阿迦的这一次出走,在阿富汗的未来之路上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塔利班(Taliban)的宗教底色就是德奥班德。
阿曼努拉王宫
印度北方邦 代奥本德市的代奥班德(Darul Uloom Deoband)神学院,也被称为Deobandi Madrasa,以其伊斯兰的世俗或宗教教育方式而闻名,它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延伸到高等教育。Deoband被视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位于首都德里以北164公里处。该组织将自己视为一所国际伊斯兰大学和思想学校。
其穆斯林鼓吹伊斯兰教应当回归“本来的模样”,即公元7世纪麦加和麦地那实行的形式。这不仅是一场宗教运动,也是一场政治运动。德奥班德学派认为,伊斯兰教已为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穆斯林有责任建立一个受沙里亚法指导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安拉的法律是唯一的法律。他们认为,要想达成目标,穆斯林必须摒除异教徒的影响。欧洲帝国主义殖民者带来的种种事物,自然受他们唾弃,先知及其伙伴的朴素作风,方才值得他们学习和追随。德奥班德学派首先关注的是他们自己倒退的穆斯林兄弟,特别是穆斯林现代主义者。
迪奥班德
对于同属哈纳菲派的巴列维学派(巴列维学派Barelvi的大本营在旁遮普省,而迪奥班德派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普什图人聚居区,也就是俾路支斯坦北部,联邦部落辖区,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迪奥班德原教旨分子就把他们看作是“卡菲尔”(异教徒),并对其进行“圣战”。这样一来,原本温和的巴列维派也变得越来越激进。虽然都是逊尼派穆斯林,可是双方关系却势同水火。
相对而言,巴列维派传统上被认为是温和派,遵循苏菲神秘主义,而迪奥班德派则被认为激进的原教旨主义者,和沙特的瓦哈比派走得很近。
辛格
2020年2月,印度联邦执政的巴拉蒂亚·贾纳塔党(BJP)的部长吉里拉吉·辛格认为“迪奥班德是恐怖主义的发源地。……所有出生的大恐怖分子,无论是哈菲兹·赛义德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从这里冒出来的。……在迪奥班,孩子被教导要消灭人类。……这不是学习的圣殿,而是恐怖主义的圣殿。”
阿曼努拉与妻子
附:
阿曼努拉法典“秩序之书”的主要内容:
*禁止酷刑, 废除了奴隶制
*禁止强行进入私人住宅,政府公职人员也要遵守。赋予公民检举贪腐官吏的权利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神职人员反问,难道容许穆斯林自行脱教,违背沙里亚法。难道想把《古兰经》和《圣训集》的解释权下放给每位穆斯林?)
*童婚属于犯罪行为。18岁以下的女子不得与成人婚配,男性的法定婚龄是22岁(阿曼努拉指出,除了先知本人,没有哪个男人能把一碗水端平。男人拥有一个妻子已经足够了)
*结婚彩礼规定了上限。男人至多花费29卢比,便可迎娶一位妻子。几房妻室加在一起,礼金也不会超过1万卢比。
*罩袍不再是女性外出的必穿衣物,男人也无权要求她们穿戴。即便是丈夫也无权要求妻子穿戴。如果女性愿意穿着,法律不会干涉。
*禁止鞋匠制作老式的翘头旁遮普风格的鞋子。
*蓄须人士不能为政府工作,他们必须刮脸修面,方能继续担任政府公职。
*官员上班必须着西装,打领带,戴有帽檐的帽子,而
不能穿戴头巾、长衬衫和灯笼裤
罩袍女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