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官宣:这次新冠,“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其他疾病救治,中医一样不可缺席


1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按】这次发布会亮点很多,梧桐先生接下来逐一作解读。有坊间已经解读出来的“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当然还有很多其它重要的点暗藏玄机,瓜,还不小。

就记者提出的“请问在这次的新冠肺炎病例中,中医药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国家在中医药协同治疗方面有哪些安排?”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作出答复。
郭燕红表示,在这次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中,中医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医专家边救治边总结,筛选出了一批有效的方药,既有通用方,也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方剂,同时还有中成药。在治疗过程中,体现了辨病辨证的统一。
一是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用药,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特别是在改善患者的发热、咳嗽、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西医之间密切结合,西医方面,更多给予患者氧疗,对症支持,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症的转化。
【点评】
如果西药有用,特别是所有人关于特效药的观点,那么一粒见效,大家就不用喝中药了。“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是中肯的。
我们还要知道,以武汉疫情爆发时期的方舱医院来计,重症转化率大概6-7%(中医在遏制重症转化率上,仝小林和张伯礼当时都做到零重症转化率,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是新冠90%以上都是轻症,既然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那么新冠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之前在《再提中医“六经辨证”的科学观念,于全球500万人因新冠致死之时》也用六经辨证分析过,新冠的轻症大概相当于三阳证,而重症则基本以阴症为主,中医在这方面的认识超越了现代医疗的认识,是中医战役胜利的砝码。
内经:故病久则传化。——疾病会带来疾病,一个人如果病久了,就会生出更多的问题来。中医能够将疾病的链条扼杀在轻症,正是救人之正途。
二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中医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中医药,在退高热、促进肺部渗出的吸收等方面,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点评】
这是老生常谈了,我就想说仝小林纯中医组重症死亡率3.1%,是西医组的十分之一,具体《仝小林院士团队公布三项新冠研究成果》写得很清楚。
三是对于康复的患者,患者往往有乏力、纳差、气虚等症状,中医药在促进患者的康复方面也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
【点评】乏力、纳差、气虚等症状在没有中医的过度,就是所谓的后遗症了。只知道抗病毒,不光身体存在的“乏力、纳差、气虚……”,当然就挂一漏万。关于后遗症的危害,我之前在《中医视角解读“共存族”新冠长期后遗症》也阐述过了,不再赘述。
此外,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在隔离点集中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指导各地根据气候和人员体质不同来进行中医药的预防治疗。
郭燕红表示,从预防到轻症的治疗、重症的救治以及康复整个全过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
……
“在整个患者救治过程中,全程都体现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的原则,整体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在这方面,我们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其实不光是在新冠肺炎的救治当中,在其他疾病的救治当中,中西医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郭燕红说。
【点评】
这里其实讲到点子上了。当新冠我们看到中医的作用,是中医真理的、科学性的一个侧面;我们需要在几乎所有的病种中看到中医的身影!但是,现在中医在整个医疗体系的比重是低微的,无足轻重的。它的能力、它的实际作用和它的窘况成了不可饶恕的对比。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何振兴中医,要有切实举措。笔者已经提了很多,也需要有识之士奋起,做出改变,从今天开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