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本文之前,可以温习一下我在7月24日所写的《宏观的最新重要变化!》,对政策的预期的原文如下:
要清醒认识到,今年10月大会之前防疫政策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仍将延续动态清零不动摇。
最近的政策变化的观察窗口在22年11月至23年初。
格兰,公众号:格兰投研宏观的最新重要变化!
这篇文章中关于地产的论述,是这样的。
这里的预期差很大,决策层终将意识到:在当下时点:救地产就是救经济。
这里可能会有超预期的政策出台。
格兰,公众号:格兰投研宏观的最新重要变化!
当然,站在当时7月底的时点,我对救地产的政策是有期待的,但迟迟没有出台,于是,我减仓了防守赛道的地产链,并下调了对东方雨虹的估值到23,到了23之后才开始对地产链整体加仓,老同学应该都很清楚了。
直到最近,整体救地产、救民企的动作才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1、过去抑制房产炒作的相关政策存在惯性。
2、围绕房地产在国民经济的定位,存在较大的争议。房地产到底是不是实业?保交房是不是就够了?有没有必要救民营房企?
3、由于分税制结构,受地产影响更大的是地方土地财政,而非中央财政收入,地方着急中央不着急,缺乏从中央层面救地产的动力。
4、认为地产销售的低落只不过是又一次的周期,等一等就好了,或者一放开就回重回繁荣。
为什么现在又开始动手救地产了呢?又拿什么拯救房地产呢?
1、房地产占国民资产的6成,相关产业占GDP的两成,我国经济无法承担房地产全面崩盘的风险,局部问题不能变成系统性问题。
2、仅仅保交房是不够的,民营房企躺平之后,土地无人买,为了避免冷场,只能地方城投平台自己买,相当于左手倒右手,并没卖出去,叠加口罩影响,入不敷出,地方财政压力极大。
3、本应是最好季节的“金九银十”,销售反而继续加速下滑,部分放开限购的城市也并没有明显销售增长,显然,这不是又一次普通的“房地产周期”,金九银十结束后,即使是最乐观的观察者也意识到,不得不救了。
这也是我为什么把地产链放在我们防守赛道必须配置的重要一环的重要原因。而为什么我在地产链布置的是建材、工程软件、家具这种板块,而不是直接布局房企呢?
因为它们不是房企,不存在概念模糊,都是如假包换的实业,是政策最为鼓励的方向。
那么之后地产行业会原地起飞,全国房产一片普涨吗?
答案很简单:不会。
救市政策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并不是吹另一个泡泡。房住不炒的本质,是把房子回归居住的本质,而不是”可投资的资产”。
房产市场未来一定会分化。
不管是箭在弦上的房产税,还是欧美、日本的经验看,人口老龄化轻易极难逆转,除了能够持续维持人口流入的一线、二线城市以外,大量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房产无疑将走入漫长的通缩时代,在三四线拥有多套房产的人甚至要为之长期付出昂贵的持有成本。
观察一下小城市的租房市场就知道了,不仅租房的人很少,而且每年的租金收入除以房产价值,基本都低于2%,也就意味着,未来房产税只要每年高于2%,就会现金流持续净亏损,就不要说通胀和资产折旧造成的潜在损失了。
你就理解,为什么仅仅离纽约、东京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有大量白菜价的房子,便宜的不得了。因为投资这种房产的现金流是负的,并不合算,只能自住,没人炒房。你看,这不就实现“房住不炒”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