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周策略所写,外资重新流入,关注的股票也回了一大口血,喘了口气。
当然,中字头仍然强势,而我看好的创业板相对弱势,风格的撕裂仍在继续。这都可以理解,让子弹再飞一会。毕竟,中国移动的市值也快超过茅台了,历史上无论是股价、还是市值,曾经超过茅台的公司的结果,也都很清楚了。
中特估涨到天上我也不会碰,我不是对中字头有偏见,而是纯粹的不在我的能力圈内。当年新能源、白酒这些我都愿意重仓参与,这一波数字经济里的个股我也没有错过,书院里也专门开了两讲去谈数字经济的上中下游的大票、小票,道理很简单,我看得到业绩。
我有四种看股票的方式:深度价值、赛道投资、GARP价值成长、CANSLIM趋势,不管是哪一种,我都看不懂“中特估”。
看不到业绩,纯靠“特色估值”和想象力来谈,我觉得这超过了我的能力圈。不属于自己的投资框架的东西,我玩不了,愿意追高的自己去追就好。
我从来不怕坐冷板凳,坐在我有把握的地方,哪怕短时间不涨,我也很安心。
有些时候,坚持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今天早上传来的佳讯,是美联储愿意去接盘硅谷银行,让所有储户安全退出。具体方法是这样的,搞了一个计划叫BTFP,让银行可以按面值去抵押,这个很重要,因为银行手里拿的债券主要是浮亏,到期还是照样还本付息的,目前的问题也主要是短债长投,负债和资产不匹配产生流动性危机,按面值抵押,不就不浮亏了么。美联储再印钞票给BTFP去兜底。
到了晚上,另一个小银行,第一共和也开始股价暴跌了,因为也取不出来钱了,被挤兑了,一样,问题都是浮亏。
没图没真相,来看看它这个底层资产,其实质量还是可以的,都是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是因为联储加息太猛,这堆债券浮亏太多了,并不是资产底层出了问题。
所以这个事情演化下去,我的观点是很明确的,我认为对市场是有冲击的,但不太可能成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最关键的点在于:它底层资产没有大问题。
因为当年次贷危机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优质的”次级贷款“,其实都是垃圾,当年银行们在房价上涨的宽松环境里放宽了贷款资格,让根本没钱买房的人做了房贷,结果等房子涨不动了,这些人根本还不上款了,贷款质量都有问题,上头还搞了一堆结构化,结果把明明是风险很高的资产定价为优质资产,一堆银行把它当底层资产配置,最后全体暴雷。说白了,地基是烂的。
这次的问题,是美联储加息的风吹的太大太猛,把窗户吹破了,再严重点最多把房顶掀了,但地基没出问题,你要说房子给吹塌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美联储的印钞厂多加加班的事情。
市场担忧可以理解,毕竟美联储只兜底了储户,没兜底股东,那股票市场肯定是用脚投票,没人给我兜底,那谁敢持有小银行,先卖了再说。这就是当下,美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最生动的写照。
对咱们的好处是,高盛今天放话了,出这事儿了我看这个月美联储谁敢加息?还有谁?
现在正是美国时间的早上,假设白宫开会,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鲍威尔摸摸脖子、苦着脸,望向对面桌坐着的财长耶伦,只见耶伦甩一甩短发,耸一耸肩,两手一摊,好像在说:“我早就告诉你了吧,别加息加这么快,不能老想着收割中国股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