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由内而外的顺序,我们首先解读一下国内的情况。
综合各机构的研究,这次降准有三个点是超预期的,虽然我在上周的周策略里明确说了有可能降准,但我也比较赞同这三点确实是比较特殊的:
1、国务院还没释放信号,央行直接公布降准决议。
历史上,每逢降准降息出台,国务院通常会首先在常务会议上释放信号,央行随即研究落实,这次是直接一步到位,连吹风都没有,可见政策之急迫。
2、央行降准公告中没解释具体目的。
历史上每次搞个记者会,讲一讲降准的具体目的,但这次不同于以往,从当前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来看,其并未依据惯例,通过答记者问等方式就此次降准目的做解释,也未披露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规模与节约的资金成本等重要信息,可见政策之坚决。
3、MLF超量续作与降准同时推出,历史罕见。
历来,放麻辣粉(MLF)的当月很少再继续多放水了,而MLF和降准具有近似的效果,因此多种工具同时使用较为罕见,可见政策力度之大。
之所以这么去干,当然是对复苏的成色有担忧。
单独谈降准有什么作用,这个算不来多大作用,意义在于,这次超常规降准反映出背后的政策制定者的态度,以及对未来政策刺激、特别是产业政策刺激的的预期,又重新打起来了。这是5%增速的目标不及预期之后,久违的一剂强心针。
今后会不会降息,我的意见是暂时不会,还没紧迫到那个程度,但是如果撑到4月经济还是不行,估计4月很有可能来一下,全年看,利率有可能回到2.5%左右,银行理财收益,又得降了。
再深入谈一下海外闹得沸沸扬扬的硅谷银行事件。
要把这次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的银行业风波放到货币政策周期与杠杆周期的大背景下加以理解,发现过去数轮周期中都有这么一个周期:
货币政策宽松→低利率下加杠杆→货币政策转紧→收益率曲线倒挂→弱资质主体去杠杆→资产价格调整→引发衰退。
周期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美股显然还没跌透。
硅谷银行风波不同于雷曼事件,因为底层资产没有大问题,但显然不是硅谷或瑞士信贷这两家的事情,中小银行普遍有流动性问题,这些中小银行的主要客户不是大公司,它们的风险引发初创和中小企业的企业活动弱化,进一步引发衰退,美联储不得不需要在金融风险和通胀之间做更多平衡。
真正对A股的外围挑战其实是在下半年,美国经济衰退、欧洲和日本更差,再叠加强美元,那画面美的我不敢看。
下周最重要的莫过于3月22号美联储的议息会议,我目前的观点看,最大的可能还是加息25个BP,比较符合预期。如果真的不加息了,那自然是非常重磅的利好。
现在别的不说,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估值,已经来到了历史极值,这种史诗级的撕裂,往往伴随着猛烈的修复,耐心等待就好。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降准的带领下,题材炒作终将退潮,而复苏交易则有希望重启,迎接一季报行情的到来。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