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将近41.5%的城镇家庭,可能要面临4个困境?马云预言成真?


关注猫姐不迷路,共同成长进步~
17年马云曾说过:年轻人不要买房,未来房价如葱。
于是,我经过2个月的思考,最终决定卖房。
其实也舍不得,但转念一想,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以后贬值是必然趋势,甚至成为负债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于是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
事实是,挂了一年多,才终于在19年卖了出去,当时比小区其他家稍稍便宜一点,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卖在了高点上,虽然不及别家卖的更高,但知足。
之后,也就是刚卖完房子,就来了疫情。

时间转眼到了23年已过多半,房价确实如马云预测那般,下行许久,70个大中型城市中,已经有60个城市出现了二手房价格下跌的情况,很多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突破20万套,这意味着,二手房更难出手了。
大家需要留意一个数据,我们现在有41.5%的城镇家庭,持有2套以上的房产。
如果按现在的趋势,挂牌量还在持续增多,供大于求,而房价一直不断下行,那这部分群体或将面临4大困境,难以逃脱,不好解决。

第一大困境:房产变现困难,真正称为不动产。
目前现实情况就是,房子供过于求,聪明的炒房客早已及时退出,拥有自住房的泰然自若。
只有晚一步行动的炒房客,开始纷纷抛售手中的房产,这等于给存量已经太多的二手房市场雪上加霜,房产出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三年大家通过新闻等渠道,已经知道很多中小企业倒闭破产,裁员普遍,百姓收入大大缩减,很多已经无力去支撑更多的消费,尤其买房买车这种大额支出。
大家经过三年的洗礼,生活消费等观念都有很大的变化,不再去盲目追求投资,消费,而把当下的生活放在首位。
所有多方的因素,导致房产的出手更加困难,这也是很多房企、中介倒闭的直接原因。

第二大困境:毫无疑问,房产持有成本增加。
在没有房产税的前提下,尚且如此,若房产税出台后,持有成本更会大幅增加。
每年需要缴纳的物业费,取暖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这些费用还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房子越多,确定性支出越大,这种状态下,所持有的房产本质是负债,并非资产。
这些费用每年都是硬性支出,增加经济负担,况且未来还有房产税的加持,更是风险重重,如果负担开始变重,就不得不进行房产的抛售行为,这样一来,市面上的二手房存量更是多不胜数,房价不仅得继续下跌,也更难卖出去。
卖房难的同时,往出租房也会变难。

第三大困境:家庭现金流压力陡然增大。
如果收入丰厚,可能还能支撑下去,如果收入没有那么稳定,现金流就很容易出问题。
富人当然抗风险能力更强,但其中的变数很多,不会一成不变。
其中尤以房产很多套的家庭,风险更为巨大。
普遍来说,中国家庭一半以上的资产都套牢在房子上,如果房子持续下跌,意味着资产大幅缩水,当抛售又遇到难题时,那么想要快速应对风险就会很困难。
如果这部分群体不是现金流充裕的富豪阶层,在面对医疗,教育,生意,养老等需要资金的时候,房子又不能快速出手,就很可能资金链断掉,家庭财务问题暴雷。
这种情况下,再想卖房子进行资金周转,就只能大幅降价出售。

第四大困境:多套房产的家庭,很容易面临断供的风险。
很多人不是全款买房,贷款是大多数。
房贷利率虽然已经降到4%以内,但客观现实是,目前很多人的收入不比疫情之前,失业不在少数,还贷的压力就会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袭来,断供的风险大大增加。
断供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银行是没有任何风险的,风险全部甩给个人承担,这就是现实,断供不仅黑掉征信,限高,还连累子女将来的上学就业。
虽然不公平,但个人力量拗不过银行。
所以,多套房的家庭,以前看起来是成功家庭,令人羡慕,现在却是风险倍增,极有可能很多业主会断尾求生。

世上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本身。
能把风险降至最低,就是人生赢家了。
现在正在风光的人们,谁能保证后面不会遇到挫折呢?
曾经成功过,跌入低谷的朋友也不要气馁,因为时代的变化可能会迎来另一波机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