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百业待兴,到处是机会,进去就能获利。 现在能做的都饱和了,没饱和的门槛太高, 可以说,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包括我现在也有这种观念。 似乎看起来很无奈...... |
猫姐很多热文在其他平台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还可以,希望微信给些流量,不想去买粉造假!挑灯码字不容易,有幸看到文章的朋友不吝点个赞,点个再看,转发一下,感谢!

谁不希望财富自由?不是高端的财富自由,低端低欲望的财富自由也可以,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看老板脸色,想去哪就去哪,生活、时间全由自己安排,太美好。
猫姐看了这位70后写的文章,10年前他大概30多岁,能有这样的思考见解,真的不简单。
这位名为龙卧草庐的网友,属于体制内人,2000年就下海,做过很多行的生意,可以说见识广,经历多,开过公司,奋斗了十几年。
他目前成就不错,生意稳定,有房有车有存款,还有印钞机(睡后收入),自称没有靠任何关系,没错过违背良心之事。
现在已经是23年,经过3年疫情的折磨,又迎来日本核污水排海,可以说,全世界很多人都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不止是环境,更是生存窘境,经济下行,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岔路口,龙卧草庐再10年前就认为经济到了转型期,虽说各方面不如意,但是不能气馁,夹缝求生存,千万不能颓废。
13年龙卧草庐认为经济的真相是:人民币升值,人工及其他成本增加还有美国及欧盟的阻击,制造业转移等非常困难,所谓的顺差有一部分是人为的,内需则是产能相对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就是生产的东西用不完,而是人们想用却没钱买所以剩了)
现在提出的刺激内需,用内需提振经济,我们都知道没什么用,因为经过这三年,没钱的没钱,负债的负债,钱多的都藏着不敢花,还有将资产转移到国外的也有不少。10年前此人就说了,供过于求,人们没有钱了。10年后没有好转,还更严重。
怎么办呢?对于老百姓个人来说,家庭经济怎么管理?有点闲钱怎么办?买房?存到银行?那点利息跑不赢通胀,股市?更不靠谱,国外网友都说了那就是个骗局,配置一些美元?
我认为这个时期买房非常不妥,不要买,龙卧草庐在10年前也这样说,我第一套房是在18年购入,13年就涨了不少了,19年好不容易卖了出去,卖完就是疫情,每个点儿都踩的很准。
10年前,龙卧草庐认为创业还能试一试,比如低端餐饮,因为经济下行,人们就会调整消费习惯,比如小区边上的卖家常饼的,经常排长队,便宜还能吃饱,再比如并夕夕的崛起,就是顺应了经济情形。
再就是美容院,女人在外貌上愿意花钱的决心超出人们的想象,很有豁出去的气势,越是经济低迷,女性越愿意在外貌上下功夫。
还有农村种养殖,和吃挂钩的,未来绝不会差,经过疫情和核污水排海,气候异变,相信很多人认为吃很重要,粮食作物等等非常非常重要,很多前瞻性的朋友已经打造了安全屋,囤粮囤水囤药,俨然一幅末世前景。
医院肯定好,不用想,越来越多的药店,越盖越高的医院大楼,预示着将来各种疑难杂病越来越多,会给医院源源不断的输送财富。
龙卧草庐这里提到的幼儿园,他认为通缩或经济下行期,幼儿园是可行的创业路,这一点我不认同,我反而认为生育率坚挺下降,孩子越来越少,幼儿园不好干,倒闭的可能性太大,而且,如果真的经济出现问题,大概率孩子也没法送幼儿园,家里待着省钱。
其实经济危机,崩溃,就是财富再洗牌的过程,富人规避风险的能力确实很强,中产最容易坠落,至于穷人,没有危机之前已是危机。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精英人口计划生育,精英式培养教育,哪有那么多愚民,精致利己主义多的是,这就在就业市场造成了供求不匹配的现象,导致就业难,难就业。
而且,大众受教育高了,对公平,对人生有了更多思考,老板不那么好道德绑架,不好操控这批高学历的打工人了。
比如现在很多人对分配不公的愤怒,对一些群体的不满,我们确实很需要改革,贫富差距过于巨大,是藏不住的事实。
人们也不会听什么专家说,这个说那个说,龙卧草庐认为只要看这几点,1、官员财产申报制度。2、财政预算制度。3、官员问责制。4、司法独立。他认为其他先别梦想,只要有一条实行了才是真改革,而经济上盯住汇率是大警钟。
而体制内,会不会未来也会没有安全感?不好说,有这个可能,8000万人再加上体制内退休的,不是个小数目,同样退休,一边1000起,一边5000起,1万左右多的是,百姓已经负担不起了,到了极限。
大家觉得,现在的形式,老百姓该怎么办?
朋友们点个【在看】鼓励我一下,谢谢,共勉。
- End -
分享出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