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主在国内外街头分别作了测试,与陌生路人碰拳互动,国外陌生人之间表现较为友好,很多人不仅毫无顾忌碰了拳,还笑着说上几句。
反观国内,路人一副警惕神色,呈现出防卫紧绷姿态,很难看到浑身松弛感的路人,经过太多次失败几乎快要放弃时,才终于迎来一个小朋友的碰拳。
前段时间,任泉戴上口罩和眼罩,在北京大悦城街边,展示“温暖的拥抱给你力量”的活动。
陆续走过的行人多不过好奇一瞥,匆匆而过。倒是有些人在网上得知了是任泉在做活动,这才慕名而来。
这些例子并非说国人拘谨不友善,而是,这种普遍存在的戒备心从何而来呢?为什么彼此之间这么缺乏信任感了呢?
❶
这几天突然发布了一个意见征询稿,让游戏产业直接大跳水,科技股凑热闹似的也跟着跳。
明明是好意,想要减少游戏中诱导充值行为,弹窗警告理性消费等,这难道不值得支持吗?刷短视频也会弹出来窗口提示你该休息一下了,本意出发都是极好的。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能懂,就当我以妇人之见和大家唠唠吧。
那就是第十八条,限制高额消费,不得纵容虚拟道具高价交易行为,须设置用户充值限额,字面意思理解,是不是意味着限制成年人的消费上限了呢?
正常来讲,成年人有多大消费力自己清楚,也能承担后果,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花多少钱,怎么花,花不花得起,全看自己。
如果玩家年入500W,愿意给游戏花个10W20W,对他来说没有负担,虽然相较普通人来说算是高额消费。但这样力所能及的成年人消费,是不是可以支持,甚至鼓励鼓励呢?总比带到国外好吧。
倒是全家举债买房,买不起也要背债30年去买,冒着极大的家庭风险,是不是该限制一下呢?
有钱人买幢别墅、买爱马仕限量版、买上百万的腕表,买辆豪车,囤点金条,不都是可以随便消费的吗?怎么多花些钱玩游戏就不行了?似乎逻辑上行不通。
我们一直在谈内需,刺激消费,简单的说,花钱就是消费,只要钱花出去了,花在国内,给国人赚,钱在国内市场上流转,大家都有赚有花就是好事。
虽然有部分钱被游戏产业赚到手了,但他们多少也能养活一些员工,提供就业岗位,再说不是还有税收调控嘛,赚得多,你就多多贡献税收,回馈给社会百姓。
内需这个东西,终究得靠普通人,富人花钱喜欢到国外,花钱也是买资产,不断钱生钱,再富的人,一天不过三餐,一床不过两米,他们对低端商品毫无兴趣,也不屑购买,甚至他们都把资产转移国外了,国内赚钱国外花。
普通人呢?要么没钱,要么不敢花钱。尤显对未来经济没有信心,对养老、扛风险能力等方面都缺乏信任与信心。
❷
总说先富带动后富,可是先富们不愿意带着穷人变富,甚至携款移民了,这就很尴尬。
都说富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可大家看到的是富人避税方法多如牛毛,逃税十几个亿居然不用坐牢;退休金过万了都不用纳税......
也有种说法,说是富人的消费,一部分会转变为普通人的税。
笼统按28比例看,剩下大几亿人在残羹剩渣中哄抢,那点量,再抢也就是谋生而已,所以内需为什么刺激不起来?这不一目了然嘛。
这个意见稿,本意极好,但是连带到股市就显得影响过于偏大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否散户和主力都缺乏信任了呢?不出利好还行,利好一出,股市骤降,似乎在唱反调。
今年这个经济状况,大家心里清楚的很。
深圳这样极富魅力的一线城市,22年常住人口幼儿园招生通通下降,居然呈现人口流出的现象,这是深圳44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深圳统计局《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这些年大家都说就业好难啊,和今年比起来,前些年算个啥。
我们现在面临的岗位不足,高薪岗位急剧减少,能用AI替代的已经更新换代中,这么多空闲下来的人口,该何去何从呢?
游戏的好处是,可以吸纳这些闲散人口,让他们安于游戏,苦中作乐,不至于在社会上闯祸生事,上面也说了,多少能吸纳一些就业。
当然,这不意味着游戏行业可以无序发展,任由违规。监管是必须的,处罚是严格的,规矩成方圆。
❸
从家庭、到公司、到社会,方方面面最终归结于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遍缺乏——信任。
父母不信任孩子,孩子累年从实践经验中得出了父母无法信任的结果,夫妻之间互不信任。领导员工互不信任。路人不敢扶老人,存银行钱怕消失不见了。人人不敢付出信任,处处防备,谨小慎微。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为人民服务,可是就有那么一丢丢人,将科技狠活用在了食品、奶粉、水源、衣服、药品上了,老百姓可不就起了抵触心。生活是被科技改变了,可它没往老百姓迫切需要的地方改啊,信任感就这么没了。
电车出来后,老百姓跃跃欲试,结果北方的小伙伴们,大冬天零下二十多度开着电车,眼瞅着还有电量,结果说停就停,这个急啊。等到想换电池了,好家伙,等于再买一辆车。这一来一回,信任都磨没了。
当举国高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蜂拥而上开始了鸡娃,买学区房,上最好的教学班,以全家之力鼎力托举孩子,最终让培训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上了市,娃如愿考上大学毕了业,然后呢?各处辗转找不到工作。长年累月的信念与信任,瞬间坍塌。
信任一直都存在,只是日复一日被消耗没了。
❹
游戏害了所有人吗?并没有,这本质不是游戏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家庭引导教育的问题,家风潜移默化传承的问题。
很多父母认为游戏十恶不赦,孩子沉溺其中,玩物丧志,打都打不醒,毫无办法解决,年轻人就该学习,考上好大学。
这部分家长也需放开胸怀,其实你只要看看周围那些学霸家庭,孩子一样玩游戏,只不过人家懂节制,有自律,父母其实并没有太管。很多家长将这种孩子归于天生的听话懂事,其实不然。
天天唠叨管制孩子,反而矛盾不断,激起孩子的反叛,家里恐无宁日。
其实游戏根本害不了人,有些父母才是真真切切的毁了子女一生。
真的没必要把养废后代的现实,全甩锅给游戏,把家长的责任洗脱的一干二净。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公敌,60后钻被窝熬夜看武侠小说,70后的痴迷台球琼瑶亦舒,80后沉溺任天堂......
这些人不都好好活着吗?都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都为社会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❺
没必要这么仇视游戏,有那功夫不如去好好读书,读一读教育学,社会学,道德经,学习一下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灵魂撼动灵魂,近朱者赤,父母粗鲁暴躁愚蠢养不出温文尔雅智慧的孩子。
父母都管不住玩手机呢,管不住给主播刷礼物,管不住伸向股市的手,管不住贪欲贪腐,反过来怪人玩游戏?很多事情,拿到台面上掰扯掰扯道理就明了。
真要禁游戏了,那要禁的东西何至于游戏呀!
我们要理智客观的信任,不去盲目无脑的信任。要信任我们的经济一定向好,虽然现阶段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14亿人口,巨大体量的勤劳百姓,都愿意努力赚钱,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活好过些,这种动力,一旦被凝聚起来,就是强大无可撼动的力量。
当然,还需要配合完善的财富分配,严格的富人重税与让利于民,才能为这股力量添薪加柴,让我们的经济再度腾飞。
再次肯定以及确定,所有行业都应该有合理监管,监管没有错。
─End─
手动码字坚持原创,加个星标不迷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和「转发」
感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回馈好运!
赞赏的朋友你的鼎力吸引泼天富贵!
【更多精彩】
非同寻常!这是什么信号?
新研究一公布网友沸腾,老百姓只是穷,又不傻
关闭电商,能解决经济问题?(深度)
发生了什么?大家怎么都穷成这样了?
官方重要数据仔细一算!如坠冰窟!
你吃的很多苦,都是别人设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