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绝嗣”才是普遍现象


从我们这几代人身边的现实来看,目之所及,明明人尽结婚,人尽生娃,还不止一个的生,哪怕计划生育时期,依然有不少多胎家庭的存在。这似乎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认知。
不婚不育也就这些年才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
但是,出乎意料总是不期而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陈熙,在《南方人口》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人们所向往的那种儿孙满堂的理想情景并不多见,恰恰相反,绝嗣才是更为普遍的现实。在清代的267年间,只有13.61%的人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尽管人口不断增长,但绝嗣的现象仍普遍发生。
天呐,只有13.61%的人有后代,这是真实的吗?仅仅267年的时间,就有大部分人彻底断了根儿?那如果把这个时间再拉长呢?1000年?3000年?还有多少人一直留有后代?
反正我只晓得孔子的后代绵延了2000年,至今还是名门望族。
这么看来,现在的你、我、TA、祖上可都是有钱人呀,至少也是有生存实力的人,说明你的基因还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基因仍在延续中。

同样的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也研究过,他们查验了大量现存的家谱,发现男性有13%能够从清朝,经历民国时期,再到现代社会。这个数据和上面的研究结果相差无几。
不止我们有研究,英国也做了类似的调查研究,结果也大差不差,同样发现,大部分的现代人,也就是中层阶级及以上,都留下了后代,低于中层阶级的人群在历史发展中,几乎都灭绝了,玩完了......
有人可能有疑问,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人留有后代,怎么人口增长能这么迅速?
这个疑问,其实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陈熙也给出了答案:
人数最多的10%支脉,占据了总人口的62.72%
无异于又一重磅炸弹!也就是说,这少部分人的繁衍,在不断裂变进行中,就能形成巨大的人口基数。(生物繁衍的数量,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段话是不是似曾相识呢?财富理论中的“28理论”,是不是有点相似?巨量财富快速向极少数头部人群集中,导致占据人口数量10%的高净值人群,占有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
异曲同工之妙。
底层的人为什么拼命生孩子?因为孩子是他们的一场好赌,虽然赢的机会极其渺茫,但好歹出了个刘强东、俞敏洪不是吗?
如今这些大量的人口的贡献,几乎都来自底层家庭中。
如果碰巧抓住了时代的红利,还是有一些家族能够遇上拆迁、生意等各种机会,达到升至中产行列。

由这样的研究结果,顺其自然可以联想到一些事情,比如有网友会认为:
1、个人的努力差不多就行了,再努力也只是为别人的后代创造价值和未来。
2、不要害怕做什么,因为几乎影响不了后三代,因为你只能保证你自己生不生,不能决定孙子生不生,可能都没有后三代。
3、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就是拼爹,靠你单枪匹马卷成白骨也没用。
4、生还是要生的,养老只能靠自家孩子,谁都靠不住。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传宗接代,还能维护婚姻感情,生活也有乐趣。
大家认为网友的这4种观念,哪个有道理?哪个有瑕疵呢?

- End -
猫姐心想事成: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用心撰写,希望你阅后能点个「在看」和「转发」,让我感受到,喧嚣世界中有你的支持和鼓励!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点击「星标」可发现更多爆文。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赞和在看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