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年轻人群体中,现在逐渐扩大到所有年龄段,也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多人的理解。
于是,我突发奇想去问了几位老人,想看看他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结果这几位老人家则比较一致地认为:“断亲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可以说在“断亲”这个问题上,不同的群体观念,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我认为,首先咱不要动不动就谈道德。“断亲”确实不应该被鼓励或支持,从理想角度来说,家庭是人们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而“断亲”则意味着割断与家庭的联系,对个人情感来说,是一种较大的缺失。情感,又是一个人的重要精神世界组成部分。
但是,现实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那些“断亲”的人们,绝大部分背后都有一个“穷家庭”,会让他们无限内耗或丧失个人经济主动权。
虽然贫穷并不是导致断亲的直接原因,但贫穷往往意味着物质匮乏的同时,精神也很难富有,精神匮乏的前提下,言语、智慧、格局、眼界就很难跟得上,从而很难给足家人很好的爱和底气,家庭氛围一般都比较差。
穷家庭出身的人,往往没有没有来自家庭的助力,到了年龄就被无情地抛进社会中跌打滚爬,他们只能咬着牙自己去努力,去拼,很难在经济上实现快速爆发的结果。
往往穷家庭的父母,对子女索取回报的念头很明显,要孝顺,要赡养他们,还得给足情感抚慰。但客观情况又是,没有给足孩子高质量的爱和扶持,势必很难收到他们的回馈,这是相互的,况且客观上他们还自顾不暇。
再反观那些富人的孩子们,绝少有“断亲”现象存在,在如今年轻人就业困难,独立更难的环境下,似乎父母成了最好的退路和港湾。富足的家庭,也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生存安全感和情感支持,这种良性的扶助和互爱,也使得家庭氛围融洽和谐。
这两种家庭,是非常两极分化的,最终导致出生时没有的,一辈子也可能不会再有,努力不能成功,还可能负债。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一出生就站在别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峰上。
有位网红,每次自嘲是社会边角料,十多年不回家,也不想家,因为回去就是责怪,批判,他不到十五岁就离家出去打工,可谓是受尽人间心酸,父母没有给予一点支持,他的苦都是自己往下咽,没人能替他分担一点,人近中年未婚未育。
他的口头禅无非是:社会边角料,韭菜们,透露出背后的无奈,心酸,凄凉。但是又很积极的生活着。
从这些“断亲”的人背后,可以看到各种原因导致亲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甚至断裂。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感波折。
例如家庭成员之间长期的矛盾、长期分离、沟通不畅、指责攻击批判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亲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甚至断裂。
当然,也有亲人之间的房产争端、财产纠纷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无法调和。
再者,现代社会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非常快,很多人忙于工作和生活,没法再有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保持亲人之间的关系,这也可能导致断亲现象的出现。
“断亲”现象的出现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影响非常大。
从情感方面来说,亲人之间的疏远和断裂会给个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这种情感上的痛苦,可能导致个人在社交、工作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
从经济和法律方面来说,亲人之间的争端和纠纷会给家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家庭的和睦和团结。
有多少兄弟姐妹们,老人不在以后,再无来往了呢?
正因为“断亲”现象影响到个人的情感和幸福感,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断亲现象的出现。
总之,我们应该珍惜亲情,珍惜这一世的缘分,不至于将来后悔难过。
愿我们,亲情友情爱情硕果累累,有一两个结硕果也成,你说是不是?
- End -
猫姐心想事成: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用心撰写,希望你阅后能点个「在看」和「转发」,让我感受到,喧嚣世界中有你的支持和鼓励!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点击「星标」可发现更多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