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改造”摩西
上期说到,犹太教中,上帝作为唯一的神,其实一直受到创教者摩西的威胁。按说摩西作为外来征服者,上帝如果下决心打击他,应该问题不大。
可奇怪的是,《圣经》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打压摩西,只是在某些地方隐晦的表达了不满,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上帝就不怕摩西做大做强,到时尾大不掉,威胁自己的地位吗?
1、“两手抓”
直接打掉摩西肯定不行,因为摩西作为创教者,如果他的地位不保,那犹太教的基础就将动摇。
的确,如果创始人都“不靠谱儿”,那由他建立的宗教又怎么会让人信服呢?
对此,《圣经》勉强算是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改造摩西的身份。
摩西作为从埃及来的征服者,其实与上帝是平起平坐的,甚至还要稳压上帝一头,毕竟摩西是首领,是他解救了犹太人,将他们带出了埃及,不用再为奴为婢了。
而且,在逃亡的路上,虽然是上帝在“大发神威”,击退了埃及人,但普通人其实是看不到上帝的,他们看到的都是摩西在施展魔法,带他们脱困而已。
而如果把摩西变成犹太人,那么摩西就成了“自己人”,这样一来,再打压他的地位就容易多了,毕竟尊奉上帝为唯一的神是摩西定下的规矩,如果摩西也在这个体系中,那他自然也要遵守嘛。
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对于摩西的身份,当时的犹太人是心知肚明的,《圣经》也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至少摩西在世时,这件事并不好操作,因为摩西也不是好惹的。
可摩西死后,对摩西,及其从埃及带来的党羽就要开始清算了。
具体的细节已经被历史湮灭,我们怕是永远也无法详知了,但从《圣经》中我们还是能够寻觅到蛛丝马迹,那是什么痕迹呢?
2、“弃婴”
那就是摩西的身世。
《圣经》里说,摩西本为一个普通犹太家庭的孩子,当时他们生活在埃及,不仅被埃及人奴役,而且法老还下令,要诛杀境内所有的犹太男婴。
所以摩西出生不久,母亲就被迫把他装到箱子里,并用沥青封好,藏在河边的芦苇荡里,期待被人捡到收养。
恰好埃及公主来到河边洗澡,发现了小摩西,于是就收养了他。
这个故事并非《圣经》的原创,很多文明都有类似的传说,而这个桥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故事的原型是萨尔贡,他创造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统治着整个两河流域。
根据古巴比伦留下的泥板书,上面记录了萨尔贡大帝的自述:“我母亲是一位大祭司,我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怀了我,偷偷将我生下。她把我放入用灯芯草编织的篮子里,用沥青封盖,随后把我抛入河中,但河水并未淹没我。”
后来,一个园丁捡到并收养了他,长大后他进宫服侍国王,再后来,在女神的帮助下推翻国王,自己当了君主。
萨尔贡的传说与摩西有着惊人的相似,连用沥青密封防水都如出一辙。
但不同的是,萨尔贡出身高贵,后被普通人收养,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而摩西则相反,他出身普通,后来却被高贵的公主收养,等于是走了“狗屎运”,从泥腿子变成了官二代。
那《圣经》为何要做这种蹩脚的改动呢?
3、明褒实贬
实际上,类似的神话中,只有《圣经》里的摩西是这样的,其他民族的神话都是萨尔贡那样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本来是王子,后来则被牧羊人收养,最后靠自身努力踏上返乡的道路,建功立业。
而只有这样来设计故事,才能突显英雄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由于英雄本来就出身高贵,所以他能成功也是实至名归,不至于遭人嫉妒。
但如果把出身颠倒过来,那可就“变味儿”了。
试想一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靠走狗屎运获得地位,然后掉头就欺负原来的乡亲故里,这样一幅小人得志的嘴脸,又如何让人心悦诚服呢?
而如果《圣经》真是要抬高摩西的地位,那它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未免就适得其反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圣经》只是把摩西当成了“工具”,非但没想树立他的威严,而且还明褒实贬,隐蔽的打压了他的地位。
而且,这样还连消带打,解决了犹太教“来路不正”的问题,此话怎讲呢?
4、挽回颜面
试想,如果犹太教是由一个外来征服者强加给犹太人的,可就好说不好听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被强奸了,结果反抗不过,反倒享受起来,这让人情何以堪呢?所以解决摩西的身份问题,不仅是要打压摩西,抬高上帝,更是有着深刻的现实需求。
可一味“阴阳怪气”的挤兑摩西也不是办法,反倒显得犹太人心里阴暗,不敢直面现实,所以还得想点更好的办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那能想什么办法呢?
《圣经》想到的办法是——联姻。
据《圣经》所述,摩西年轻时曾杀了一个埃及人,怕被法老追责,便逃到了米甸,还在那里认识了“西坡拉”,并娶她为妻。
西坡拉是米甸人,而米甸人居住在红海的东岸,是迦南的土著民族,与犹太人算是“远亲”,这样就解决了摩西的身份问题。
摩西娶了西坡拉以后,便住到岳父家里,给他放羊,在这里,摩西第一次接触了上帝。
据《圣经》描述,有一次摩西放羊时,走的有点远了,于是就到了“何烈山”,并在这里接触了上帝。
这样一来,摩西之所以能创立犹太教,就不是埃及人的功劳了,至少创教的地点在西亚,多少能挽回一些颜面。
可如果《圣经》真是这样打算的,那它为何要安排摩西娶个米甸媳妇,而不是一步到位,直接娶个犹太女人做妻子呢?
要知道,后来上帝颁布的《十诫》并不主张与外族通婚,尤其是不能与犹太人有恩怨的民族通婚。
而米甸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可算不上多好,他们早年曾贩卖过犹太人,后来还压迫过犹太人,《圣经》为摩西安排个这样的妻子,实在让人怀疑它的动机。
那《圣经》这样写,到底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还是另有隐情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