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帝 | 巅峰表现


关键字:图拉真vs哈德良
上期说到,五贤帝时期是罗马帝国的巅峰,他们的版图也扩张到了最大,而这些都是在第二位贤帝——图拉真在位时做到的。
他打下达契亚地区后,掠夺来巨量的金银,让罗马人赚得盆盘钵满,人人都亢奋不已,都在期待更大的胜利。
于是,在人们的期待中,图拉真再次启程,奔向了东方战场,去挑战强大的帕提亚人。那这次,他能否再续辉煌呢?
1、“昨日重现”
帕提亚是波斯人的后裔,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虽然消灭了强大的波斯,但亚历山大一死,马其顿帝国立刻四分五裂,没过多久,波斯帝国便死灰复燃,原地复国,建立了帕提亚帝国。
因此,它也叫“波斯第二帝国”,而古代中国人则称他们为“安息帝国”。

此次罗马人东征,便如同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一般雄心勃勃,而以当时的战况来看,也确实在按照罗马人设想的“剧本”发展,元老院接连获得捷报,里面都是图拉真攻城略地的好消息。
他们一路东进,仅用了3年时间就占领了帕提亚的首都泰西封,控制了两河流域,连用时都与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一样。
可讽刺的是,图拉真的命运也与亚历山大一样,壮志未酬,病死他乡。
这意味着,罗马人此次劳师远征,空耗了国力,没有获得相应回报,于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过,作为当局者,人们是很难看清道路是上坡还是下坡的,他们的眼中只有“前路”,只能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好在并非所有人都看不清,那到底是谁看清了呢?
2、“丧权辱国”
罗马人很幸运,因为看清的人是图拉真的继位者——哈德良。

图拉真虽然攻下了帕提亚首都,但新占领的地方并没有完全臣服,于是,各地烽烟四起,尤其是,旁边的埃及也受到波及,爆发了叛乱。
埃及可是罗马人的粮仓,地位比帕提亚重要多了,于是,刚刚打下泰西封,图拉真就率军去平叛了。
公元117年,也就是占领泰西封仅仅过去1年,图拉真突然病重,于是急忙回师罗马,结果死在了路上。
此时,总揽东方战局的人是哈德良,而图拉真一死,手握重兵的哈德良继位,成为了五贤帝中的第三位皇帝。
不过,他刚一即位,就立刻停战,把疆域划定在了幼发拉底河西岸,其余的部队悉数撤回,新打下来的土地也不要了。
要知道,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非凡勇气的,因为领土是上任皇帝打下来的,贸然放弃,就会留下丧权辱国的骂名。
而更危险的是,这会引发了军队强烈的不满。
现代军人以守土为职,而古代不同,古代以开疆为荣,因为他们的利益要仰仗战争掠夺。现在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却要放弃,立功授勋完全泡汤,这当然难以接受。
可既然撤军的难度这么大,哈德良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坚决撤军呢,是他高瞻远瞩,看到了战争背后的危机,要及时止损吗?
3、乾坤翻转
哈德良当然看到了危机,否则后来也不会调整国策,改军事扩张为战略防御了。
不过,当下他可没时间想这些,因为他要面临更大的危机,那就是——先坐稳皇帝宝座。
其实,哈德良的皇位来路并不正,原因是,图拉真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而哈德良也不是图拉真的儿子,只是图拉真的表侄而已。
图拉真没有孩子,所以他死后第二天,皇后宣布,说图拉真临终前收养了哈德良,因此,哈德良就是图拉真的继承人。
而这并不符合罗马的收养法,因为两人既没有同时在场,也没有举行正规的仪式,所以难以服众。
更糟糕的是,连收养文件都不是图拉真署名的,而是皇后签的名,并且,唯一的证人只有禁卫军司令,而他也是哈德良的亲信。
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这就是哈德良一伙人与皇后串通,阴谋篡位。
这时候,哈德良必须当机立断,停止战争,收拢军队。因为他主要的威胁就来自军中的将领,他们都拥护图拉真的扩张策略,也都为图拉真立下过汗马功劳,所以很得人心。
而如果继续打仗,那他们手中的权力就会进一步扩张,因此,无论如何,仗是不能再打了。
令人唏嘘的是,停战本来只是权宜之计,可反倒“阴差阳错”,救了罗马一命,否则,罗马极有可能像马其顿帝国一样,随着亚历山大的死就四分五裂、烟消云散了。
那这么说是不是在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呢?
4、“引狼入室”
我们来看看帝国的军事状况,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其实,罗马自屋大维以后就停止了扩张,此后虽也在不断打仗,但都是小打小闹,既没有开疆拓土,也没有大胜而归,就更别提掠夺金银奴隶了。
而且,罗马军队的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罗马主力军都是罗马城的公民,而等到屋大维建立帝国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就以驻守在日耳曼地区的边军为例,这里虽然与意大利的直线距离不远,但两地隔着巍峨的阿尔卑斯雪山,平均海拔高达3000米,肯定无法直接穿过,所以就得向西绕到高卢,也就是今天的法国,然后再沿着海边狭地回到意大利。

这么长的行军距离,再加上长年戍边,显然就不能派罗马城的人驻守了,那让谁驻守呢?
只能就地招兵买马,也就是招日耳曼人当兵。
可别忘了,他们要防的,正是蛮族日耳曼人,现在却要用日耳曼人防日耳曼人,这不是开玩笑吗?想想就不靠谱儿。
而帝国的其他边疆也类似,都是就地招兵,就地防守,因此,罗马帝国的边疆其实就是个四面漏风的破墙,说倒随时会倒。
那为何一直没倒呢?而且非但没倒,到了图拉真时期似乎还愈发“坚固”,不断向外推进了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