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 | 无利不起早的“知识分子”


关键字:“无冕之王”
上期说到,古罗马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但依然有掌握知识的精英,他们创造着那个时代的词汇,因此同样有力量影响罗马社会的思潮。
但是,要想实现这种影响并不容易,得有件趁手的“兵刃”,那什么东西如此强大,能影响一个时代的语言,甚至是思想呢?
1、“无冕之王”
是哲学。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会自然催生出各种新的理念,而一旦出现了新的理念,就会演化出新的词语,从而影响人的语言习惯,并最终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在上述链条中,“理念”既处于起始位置,也处于核心位置,而哲学就是专门处理各种理念的学问,所以它就是语言要用到的“兵刃”。
不过,由于哲学太过抽象,普通人根本弄不懂,所以它几乎就成了知识分子的专属武器。也正因这种小众性,所以哲学还受到精英们的偏爱。
于是,围绕着哲学,就聚拢起一小戳儿知识精英,他们看似手手无缚鸡之力,但却有“屠龙之术”。
那我这么说是在夸大其词吗?
2、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以塞涅卡为例,来说明这种力量。

塞涅卡是罗马元首尼禄的老师,尼禄上台后,塞涅卡就为他站脚助威,而助威的手段就是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论仁慈》。
这篇文章一举奠定了罗马元首制的合理性,那他是怎么说的呢?
塞涅卡用的正是哲学中“斯多亚主义”的理论。
斯多亚主义的主张很形象,它认为宇宙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宇宙本身就是神,他的身体就是神的身体,他的理性就是神的心智。
同时,宇宙还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嵌套、层层相似,都要模仿上层的法则。

既然如此,那对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也应该像人一样有生命,而元首就是它的心智,全国人民都要保护它不受伤害。
这样一来,塞涅卡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元首制的合理性。
不过,证明元首制的合理性并不难,难的是要让知识精英们认可,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将其传播出去,并形成民众的共识。
因此,这样的理论必须要由一位知识精英来推动,而塞涅卡正是知识精英的代表,由他来做这件事最合适。
但问题是,知识精英们可不是“慈善家”,实际上,他们更像是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他们如此卖力的为新的制度做宣传,肯定不会是免费的,而是会收取高额回报的。
那知识精英们到底想要什么回报呢?
3、战略转进
前面的文章说过,罗马的知识精英主要活跃在宗教领域,以前,他们与军事贵族们合作,一个把持着意识形态阵地,一个把持着世俗政治阵地,两者共同瓜分了罗马的大权。
不过,随着贵族集团的没落,这种合作模式也宣告瓦解,于是,知识精英们就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那找谁呢?
自然要找新的统治集团。
而自从屋大维建立元首制以后,罗马的大权便逐渐收拢,并汇聚到了元首一人身上。于是,这些知识精英们也及时转变角色,由装神弄鬼的“宗教神棍”,变成了舞文弄墨的御用文人,以便能继续霸占人们的思想高地。
不过,这种新的组合还很稚嫩,两者的主从关系显然需要磨合,那塞涅卡与尼禄之间磨合的怎么样呢?
尼禄刚上台时只有17岁。

并且还是靠母亲小阿格里皮娜扶植,才勉强坐上了元首之位,而小阿格里皮娜虽然手腕强硬,但毕竟是一介女流,并不能直接参与政治生活,所以才找到了塞涅卡这个强援。
不过,普通的职位显然不能发挥塞涅卡的作用,要想充分“榨取”其价值,就得赋予其足够高的职位,那什么职位才够“高”呢?
4、无限潜力
答案是:帝师。
因为这意味着,塞涅卡的地位比尼禄还要高。
要知道,尼禄和小阿格里皮娜本来就是孤儿寡母,没什么力量,如果给塞涅卡安排普通的职位,哪怕是顶级职位,那也无济于事。
因为尼禄这个“天花板”太低了,所以只有让塞涅卡超越尼禄,才能真正释放塞涅卡的力量。
而塞涅卡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就撰写了《论仁慈》,为尼禄统治的合法性站脚助威。
之后,他更是极力促成元首与元老院的合作,元首尼禄只保留军权,其它的权力几乎都让渡给了元老院,甚至看上去,罗马一度都恢复到了早年的共和时代。
当然,所有人都明白,罗马至始至终都是个军政府,所以军权才是根本权力,尼禄保留军权,那元老院便是“纸老虎”,罗马并没有真的恢复共和体制。
既然如此,那元老院不是被塞涅卡给“忽悠”了吗?
5、时光一去不复返
其实,罗马共和国经过最后那100年的内乱,大家就意识到,元老院这种集体决策组织已经不适合掌握军事大权了,否则罗马又会陷入群雄并立的内战局面。
而自从屋大维彻底结束内战,建立一人统治的元首制以后,罗马确实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时光。并且,虽然几任元首的交接都十分坎坷,但罗马却依然安稳,没有再爆发内乱。
因此,所有人都明白了,共和时代是真的结束了,于是,贵族元老们自然想退而求其次,建立一个“阉割版”的共和制,也就是元老院放弃军权,但保留其他的权力。
这样就既能维持罗马的稳定,又能保证贵族们的利益,所以元老院才接受了塞涅卡的撮合,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傀儡,而是觉得元首尼禄被他们架空了。
的确,从最初的表现上看,尼禄确实像一个被架空的傀儡。比如,当元老院建议为他雕塑金像时,这位17岁的元首果断拒绝了。再比如,有一次,有人请尼禄为一个死刑犯签署执行状时,他哀叹到:“但愿我从未学过写字!”
这一系列表态都十分符合元老院的预期,所以人们都感叹那是罗马帝国史上最美好的一段。
可问题是,尼禄真的甘心“虚君实相”,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统治者吗?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