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挖掘vs创造
上期说到,在漫长的古代,人类掌握的知识都是完整的,至少一个部落的族长或巫师,他们是掌握全部知识的,这样才能保证族群的生存繁衍。
不过,自从希腊人用理性重新审视世界后,知识便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一下子大爆发了,从此,知识开始碎片化,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再也没有人能掌握全部知识了,而这让人们第一次产生了知识“恐慌”。
不过,这似乎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后,就会伴随着分工,而既然生产生活能分工,那面对知识,又何尝不能分工,让不同的人掌握不同的知识呢?
因此,这不应该是人们恐慌的理由,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1、“大一统”
其实,这是希腊人在“自己吓自己”。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柏拉图,他在对话录《泰阿泰德篇》中,以先师“苏格拉底”这个名字为例,说明了这样一个现象。
苏格拉底这个名字有4个字,如果简单把这4个字“揉”在一起是没有任何含义的,它们放在一起后,显然是另外赋予了意义,才指向了苏格拉底这个人。
因此,他认为,知识只有在完整的时候才有意义,若是拆得零零碎碎,那即便这些碎片一个也没少,再拼凑起来也没有意义。
这里,柏拉图其实偷换了概念,因为知识显然不是“拆”出来的,并不存在碎片的问题,所以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今天的学科知识都是越分越多、越分越细的,很少有人去研究“大一统”的东西,但这对古人来说却很有吸引力,因为这让他们能有“安全感”,甚至觉得这才是宇宙至理。
那怎么“一统”呢?
2、镜花水月
想办法把“拆”出来的知识再“包”回去呗。
可这谈何容易。
不过,希腊人还是从柏拉图的理论中找到了灵感。柏拉图在对话录《理想国》中描绘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完美的理念世界。
并用“洞穴人”做例子,生动的描绘到:假设我们都生活在山洞中,那么在我们的身后放一个火把,我们的影子就会投射到石壁上。
而现实世界只是石壁上投出的影子,所以注定不是完整的。
这是个让人沮丧的例子,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实世界只是一个“投影”,是水中月、镜中花。
但柏拉图的继任者们却没这么悲观,因为投影虽然不真实,但也不是随意造型的,肯定是反映了原物的某种特征,所以通过参悟“影子”,未必不能悟到它后面的真实世界。
那怎么“悟”呢?
3、挖掘vs创造
既然现实世界只是投影,真正的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那么基于这个理论,柏拉图便认为,知识并不是人“创造”的,而是天生就具备的。
并且,他也有过详细的阐述,在对话录《斐多篇》中,他就以人的五感为例,说明了这个猜想。
他说,五感并不是别人教的,而是生来就具备的,由此推断,知识应该是生前就具备的,只不过人出生后忘记了,而后天的学习就是不断“回忆”的过程。因此,知识就是对前世的回忆。
这意味着,知识是种“先在”之物。那对于这种先于人存在的东西,人们该如何获取呢?
对于这一点,柏拉图只是一带而过,他倾向于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挖掘”知识。
但这样获取的知识能保证是完整的吗?是那个来自于理念世界的知识吗?
对此,柏拉图没有阐述。
当然,这并不怪柏拉图,因为他并不关心实践领域,他研究的重点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非“怎么办”。
这让柏拉图走上了与现代人不同的道路,那就是“挖掘”知识,而非“创造”知识。
后来,“挖掘”知识这一派发展成了“柏拉图主义”,“创造”知识这一派则出现了亚里士多德,而我们现代人承袭的是亚里士多德这一派。
不过,到此为止,关于知识的讨论还只限于学术领域,范围也局限在希腊世界,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将这场讨论扩散到了东方世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是什么事件呢?
4、“希腊化时代”
是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而马其顿原本是希腊边陲的一个小国,亚历山大继位后迅速崛起并征服了希腊世界,之后,他率军东征,侵入到亚洲,并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
亚历山大十分仰慕希腊文化,因此,他每征服一个地方,便在当地建立希腊化的城市,推行希腊语言,散播希腊思想。
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帝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并分别占据着欧亚非三个地区。他们继续将这些地区希腊化,史称“希腊化时期”。
这一时期持续了近三百年,直到罗马帝国击败托勒密王朝,消灭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后,希腊的这场殖民运动才停止。
到此为止,整个地中海东岸都已经“沐浴”在了希腊文化的照耀之下,即便后来罗马取代希腊,统治了这片土地,可在文化上,它依然是希腊式的。
于是,原本局限于希腊本土的思想运动便扩散到了整个希腊化世界,理性思辨的潮流席卷了中东、埃及等众多文明古国。
而在这些地方,思想领域一直是宗教的“领地”,那理性到来后,会与本土宗教产生怎样的碰撞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