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安全能当饭吃吗!



斯拉5年上不了一个新车型,改款等7年能憋出一个,看起来改动还没有那么大,随便一个国产新能源一年上好几个新车型,大改款一年一改。再看研发经费,特斯拉290亿,国产新势力一个百亿的都没有,是不是特别诧异?
特斯拉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并非偶然。特斯拉在推出新车型方面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可能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更为谨慎的研发和测试流程。特斯拉的设计理念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他们更注重细致的工程设计和安全标准的遵守。这种态度使得特斯拉的研发过程更为缓慢,但同时也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车企业在研发速度上更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多个新车型和改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更为敏捷的开发流程和较低的研发成本。然而,这种快速推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能没有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也难怪工程师能说出“1500MPa+1500MPa=3000MPa”、“车身螺丝固定不用更难研发的一体冲压,是为了碰撞更安全”的这种业界笑话。
特斯拉在研发经费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并非所有新势力都如此。特斯拉投入的研发经费高昂,并非因为他们的研发成本本身高,而是因为相对于其他新势力而言,他们的研发投入更多。这也与特斯拉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理念相一致。相比之下,一些国内新势力在研发经费方面投入较少,这可能导致产品在某些方面的质量和性能不如特斯拉。
没有企业愿意在看不见的安全上下功夫,因为消费者又看不到,但是冰箱、彩电和配置大家一个个都能看到,紧急碰撞避让消费者看不到,但是好用的语音交互你们一定看得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新势力更注重推出高配置和长续航里程的产品,而在其他方面可能牺牲了一些安全性能和工程质量的原因。
特斯拉和国产新能源车在研发速度、研发经费和消费者关注点上存在差异。特斯拉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研发上更为谨慎,投入了大量资源。而国产新势力更注重快速推出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在研发速度和配置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只有特斯拉这样的“人傻钱多”把钱花在车主看不到的地方,不知悔改!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