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实验室 | 面包中水分含量对比变化,你所忽略的含水量原来这么重要!



在面包制作的过程中,你知道水的重要性吗?这些基础却简单的问题却常常被人忽视。
今天我们就制作面包的最基础含水量的对比实验,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结果。

///
01.
  计算含水量包括哪些材料? 
我们常用的制作面包的材料,包含了干性材料和湿性材料。其中,湿性的材料都要计入含水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水。
除了水之外,我们还会用到:牛奶、淡奶油、鸡蛋、酸奶、炼乳等湿性材料。
///
02.
  如何计算含水量? 
含水量就是面团中水的含量相对于面粉量的百分比:
面团中的水量/粉量*100%=含水量
示例:将120g的水添加到200g的高筋面粉中时,水的量为120g。
120÷200×100% = 60%水分含量为60%
简单地说,粉末中包含多少水。(除小麦粉外,粉末还包括黑麦粉,全谷物粉,米粉,可可粉等)

===
这里需要注意除了水以外的其他湿性材料,需要做一个含水量换算:
-牛奶含水量90%:
100g水需要使用110g牛奶替代。
如果用水替代牛奶,则是,100g牛奶使用90g水+10g奶粉。
-全蛋含水量70~75%
100g全蛋液用70~75g水替换。
-蛋黄含水量50%
-蛋白含水量88%
-淡奶油含水量50%~70%
当面团中加入除水以外的其他湿性材料时,计算方法如下:
例如:110克牛奶和30克鸡蛋添加到200克高筋面粉中时110×0.9 + 30×0.7 = 120水分为120 g
(110 x 0.9 + 30 x 0.7)÷200 x 100 = 60水分含量为60%
///
03.
  含水量不用の面包种类 
含水量不同会直接影响面包的制作方式,出品的面包种类也会随着改变。
===
# 含水量小于60%
水含量小于60%,我们常见の贝果就属于含水量较低的面包,含水量为55-60%。
由于面团含水量低,因此面团较硬,面团搅拌需要一定强度。
特点是较硬且耐嚼。

===
# 含水量约65%
含水量约为65%的面包很常见。例如吐司和甜面包。
这样的含水量属于最普遍的含量,面粉比较容易成团。
特征是质地柔软、膨胀均匀。

===
# 含水量70-80%
当水含量为70至80%时,水含量很高。
硬面包,例如法棍面包属于此类。
由于含水量高使得面团很粘,因此在制作面团时不容易揉,需要配合使用刮铲。
特征是会形成许多大气泡。

最近,含水量为80%,甚至高达100%的配方也很流行,不过如此高的含水量,想要做好,需要一定的技巧。
///
04.
  开始我们的实验 : 
这次实验,我们需要验证相同配方的面团、使用相同的做法,只有含水量发生变化下,烘烤的面包有何不同?
三种类型的面团,含水量分别为60%,65%和70%。

===
 # 配方:
高筋粉... 100克
糖... 5克
干酵母... 1.5克
盐... 1.5克
无盐黄油... 5克
水... 60g(水分60%)
 …65g(水含量65%) …70g(水含量70%)
===
 # 做法:
搅拌10分钟→一次发酵30℃50分钟→分割/松弛10分钟→二次发酵35℃40分钟→烘烤190℃13分钟
===
 # 实验结果:
1、混合成团

60%:粉状,很难成团
65%:很容易成团,混合速度较快。
70%:非常容易混合,但面团很黏,很粘手。
2、揉面

60%:面团硬,表面缺乏光滑度。
65%:面团柔软且容易拉伸,表面光滑。
70%:面团非常柔软,表面光滑且有光泽。
3、成型

60%:面团坚硬,很难按照要求进行成型。
65%:柔软度适中,易于成型。
70%:易于成型,但有点粘手。
4、烘烤

60%:表面容易上色和膨胀性较好。
65%:表面呈中度褐色,总体膨胀性最好。
70%:表面不容易上色,膨胀性差,高度没有明显变化,面包冷却后表面出现皱纹。
5、内部组织:

60%:表皮较厚,气孔致密,很难咀嚼,耐嚼。
65%:组织分布较均匀,更柔软,更容易咀嚼。
70%:有大气泡,很柔软,底部有沉积。
///
05.
  总结: 

这次,详细解释了在面包面团中加水的方法。
在制作面包时,无需这样详细de确定含水量。
但是,我们了解了含水量对于面包制作的影响,就可以从配方中粗略地看出产品の类型,工艺,质地等。
编辑 | 麦穗
部分图文来自Cotta | 侵删
-End-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咨询学烘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