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要跟吐司死磕到底!
这一次,我们换个方法学吐司,以问答形式来了解不同整形工艺对吐司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吐司除了原材料的差别,整形制作手法也会造成吐司风味和组织的差异。
一起看一下,差异究竟有哪些?
///
吐司整形层次多少对组织的影响?
面包学徒们最开始做吐司整形的时候,好奇卷的层次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
如果需要卷的层次越多,整形的时候面团需要擀得越长,同时也代表面团气体排出较为干净。
面团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酒精,如果酒精产生过多,则会抑制酵母的活性。因此,卷的层次多,使得大部分气体被排出,可以让酵母再一次充满活力。气体排得越净会使得面团张力得到增强,面团在后期的醒发过程中,整体的形态也会比较饱满,不会出现太多的大气泡,组织细腻,吃起来的口感更有嚼劲。
▲ 层次多(四圈) 面团卷的层次少,相对面团的排气就不是很干净,卷的会较松一些。这样做出来的吐司口感就相对细腻度欠佳,面包的气孔组织会稍圆一点。
优点是操作过程中会省时一些,但相对吃起来的口感会软一点,吐司的麦香味也会较差一些。
▲ 层次少(三圈)
///
吐司成型法:橄榄型、圆柱形、U型
吐司常见的成型方法有:面团做成橄榄型、有用擀面杖做成圆柱形、或者做成U型的,那这些造型的差异,对吐司会产生怎样的组织影响呢?
01
橄榄型
优点:橄榄型整形方式对门店来说,会节省很多的操作时间,做一个大橄榄型吐司比擀卷三个面团,大大提高出品效率。
缺点:手做橄榄型的吐司,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将面团中的气体排净,烤出后的吐司内部气孔组织较为圆润,会出现些许大孔洞(做成三个小的橄榄型略为改善)。总体来看橄榄型整形方式的吐司,吃起的口感较为柔软,产生的香气略微减少。
▲ 手做橄榄型
02
圆柱形
优点:操作正确,可以排出面团内大部分的气体、二氧化碳、酒精等,做出来的面包组织细腻,也比较有嚼劲。
缺点:需要使用擀面杖操作,相比直接手做橄榄型,它耗时较长;而且要擀出前后均匀厚度一致的长条,也比较考验基本功,往往很多新手容易擀的中间窄一头宽,导致几个圆柱大小不一,最终烘烤出的吐司四边不整齐,内部组织不均匀。
▲ 圆柱形
03
U型吐司
优点:面团的膨胀力与爆发力更强,烤出来的面包口感更为紧实。
缺点:1.只能做带盖吐司,不做山形吐司;2.这个操作的的时候,要折叠成U型时,要拉一下再折叠,否则折叠处过厚,醒发时此处会发得比较大;3.如果折叠处太紧实,建议交叠着放面团。
///
方形吐司和山形吐司有什么去差别?
带盖盖子烘烤的吐司称它为方形吐司;不盖盖子直接烘烤的为山形吐司。
两者相比,山形吐司的醒发时间要长于方形吐司:
山形吐司需要醒发至9分满;
方形吐司通常要醒至7、8分满。
由于山形吐司没有盖子,所以不论是发酵还是烘烤,面团会继续膨胀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突出的山峰形。由于没有模具的阻碍,面包气孔组织就会比较蓬松,这样的结果就是,山形吐司的组织轻盈且柔软。但它的缺点是由于需要不断膨胀,因此更费时间。
方形吐司由于有盖子压制,组织膨胀时面筋不能继续扩展,烘烤过程中盖子也抑制了它的膨胀,最终烘烤出组织气孔扎实的吐司,所以方形吐司更为有韧性,口感会较为细腻。基于方形吐司带盖密闭烘烤,水分相对不易流失,因此内部组织含水量也较山形吐司稍高一点点。
由于方形吐司形状规整,组织均匀,进行加工时切除的部分比山形吐司少,多用于制作各口味的三明治。
▲ 方形吐司
///
经过对比大家有对吐司的整形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尽管整形方式造成的口感差异较小,可能不容易察觉。
但对我们烘焙职人来说: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在面包之路上不断前行!
来吧!一起学习!
-END-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咨询学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