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管理并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由此可见管理的重要性。可以说,管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当科技和生产力发展进步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人类社会将逐步由“效率优先”转向“公平优先”。效率可以理解为生产力,公平可以理解为社会综合效益,其本质是管理状态。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进步和物质越来越丰盈,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将逐步超越科技。
管理是一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管理更是一门科学,几乎所有综合类大学都开设有管理类专业。可以说,管理是一项专业门槛相对较高的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无视管理的专业性、技术性,以为只要把人提拔到管理岗位,他就自然懂管理、会管理、能管理了,或者认为,只要稍作耳提面命,略授机宜,划定关键原则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大多数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的人对管理并未做过细致、深入、审慎的逻辑思考,只会随着世俗的观念盲目行动、盲目施为,结果就是很多组织管理能力不足,管理状况不够理想,甚至完全没有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定理和定律。自然科学领域的定理和定律一旦掌握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就可以通用,一旦掌握了就等于找到了成功之道。而管理的艺术性则与此相反,其真谛更多的时候只能意会,言传往往难及真义,运用之妙更是存乎一心,因人、因事、因时、因势千变万化,不是凭拿来主义、学来主义、听来主义就可以完全掌握的。以为懂了的人往往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你以为懂了,恰恰有可能是走向失败的开始。历史上有很多名将能臣、经天纬地之才,用之则事成、天下安,不用则事败、天下乱,可是为什么他们身边的人、他们的门生、下属就是学不会也替代不了他们?因为管理更多的时候是一门艺术,只有“形似”是远远不够的,想通过学“术”来悟“道”也是很难的。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一点点悟性、天赋和灵感,需要认知架构、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的全面升华,还需要勤奋地思考、长期地观察总结以及反复地实践验证。
所谓管理,笔者个人观点,是为了达成某种或一系列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组织、推动行为和活动。从大处讲,是从最初的梦想初心到确定目标,进行因素分解,建立系统、子系统,进而推动实施,直至目标达成、梦想和初心圆满实现的完整过程。从小处讲,管理就是确定、识别、理顺一个目标任务或一件事情,并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予以高效完成的过程。确定目标是管理,解析达成目标需要哪些要素也是管理,组织这些要素并协调实施也是管理;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离不开管理,治大国、烹小鲜也都离不开管理;思想建设、社会思潮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是管理,组织、领导、宣传、动员、民众教化也都是管理;制定战略方针、政策制度是管理,督促执行、推动业绩指标达成也是管理……所有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管理的成功;所有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管理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