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钱和赚小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和路径


是罗小川 第162篇 原创文章
不抄袭不搬运,每一篇都是原创干货
用真情实悟,传创业之道,解管理之惑
为营销人、创业者、管理者、团队长赋能
      
      如果只想赚点小钱养活自己,可以找一份工作勤勤恳恳扎实苦干,可以掌握一门技术、选定一个项目死磕谋生。赚小钱的底层逻辑是靠自己,靠行动,去做基数。
      只要你勤奋,能自律,掌握一门技术,扎根一个行业,死磕一个项目,靠自己就可以赚到钱。比如说自媒体带货,自己制作素材,自己策划撰写文案,自己拍摄视频......总之,赚小钱靠自己努力,靠身体和行动层面的努力,自己就可以完成。
      如果要赚大钱,就需要有业务模型,需要有团队,就需要去做乘数。也就是说,你要赚大钱,就一定要让很多人赚小钱,他们是微观经营单位,而你具备的是宏观视野、长期视野,你要靠自己,更要借势借力。
      同样是自媒体,同样是带货,如果要赚大钱,或者稳定持续赚大钱,靠自己单干肯定是不够的,你需要有团队,主播要专业,文案、策划、拍摄、剪辑都要专业,选品怎么选?投流怎么投?投产比怎么样?是赚流量溢价的钱?还是赚平台红利?都需要运筹、思考、谋划!
      想赚大钱需要先跑出基数,先跑通业务模式,形成自己的业务模型,通过管理运营迅速复制、放大......
      赚大钱一定要加杠杆,不论是资本还是团队,总之必须要加上杠杆,去做乘法,去放大结果,才能赚到大钱!
      赚小钱的天花板是项目思维,把赚钱看成一个项目;赚大钱的地板是系统思维,建立一个稳定盈利的系统——这其实是一门生意了。(参阅往期文章:项目,生意,与事业)赚小钱的关键是努力,是自己做基数;赚大钱的关键是复制,是借资本和团队做乘数。
      赚大钱为什么这么难?
     假如短跑世界冠军是A省B市C县的,他会是C县、B市、A省的短跑冠军吗?不记得本公众号是哪篇文章写过这个道理,想培养短跑世界冠军,就不能让他去跑一县、一市、一省、全国的冠军。
     真正的世界冠军的种子选手需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训练不同的能力。例如什么年龄阶段什么时候该训练肺活量,哪个年龄阶段哪个时候该训练摆臂和跑步姿势并固化好习惯,哪个年龄阶段哪个时候该训练爆发力和迈步频率……
      这些能力最后组合起来,才可能获得奥运冠军,千万不能去争一县、一市、一省的冠军,全国的冠军,最后再去争世界冠军。
      世界冠军不能去跑全县的冠军!同理,赚大钱很多时候并不是赚小钱汇聚起来的。赚到了小钱,你就赚不到大钱了!
      春节前股票被套,有个朋友说,没关系,其实赚钱就那么一阵子,行情一来,股价很快就起来了,不需要账户随时是红的!事实也是如此,赚大钱更多时候是单独的大高潮,而不是连续的小高潮。
      想赚大钱,仅仅靠身体和行动层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认知和思维层面的升级,如果你先去赚点小钱再说,往往就赚不到大钱了。
      因为赚小钱有赚小钱的思维和逻辑,打工有打工者的立场和思维,老板有老板的立场和思维。
      用打工者的思维与立场当老板,根本就当不好;用当老板的立场与思维去打工,打工也很难干得长。
      人的时间精力思考力都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很多人都想着我一边打工,一边创业,为别人打着工,为自己创着业,但是往往指导思想有误,规划图和施工图不清晰,没拿到好结果。
      如果你一边打工,一边创业,我只能说,既然你已经有了这种意识,那么上班其实才是你的副业。(参阅往期文章:上班才是你的副业)
      赚大钱的两种逻辑
     第一种是经过长期酝酿谋划,或者是风水轮流转,或者是福报积累到了临界点,也许是幸运女神垂青,也许是厚积薄发,总之,突然爆发了,这是最普遍的情况。
     绝大多数人赚大钱都是靠极少数的大高潮,就那么一两次机会,就那么三五年,抓住了,用好了,就赚了一辈子的钱!或者靠运气,或者靠眼光。
     春节前回老家时,帮我爸搭把手移栽香樟树,我就问我爸,当初家门口有两棵香樟树是不是卖了几千块钱。我爸说卖了千把块钱,后来最高的时候香樟树可以卖到5千块钱一棵。我就感慨老爸没眼光,因为更早之前他一锄头一锄头辛辛苦苦开荒了七八亩地,就种了几年棉花,估计也就挣得几千块收入而已。
      那时候,农村人都想着进城,城市化进程其实很明显的趋势,如果那七八亩地不是种棉花,而是种香樟树呢?当然,现在农村老家的香樟树只能当柴烧了。
     扯这么远是想说,真有眼光,提前布局是真可以赚大钱的!否则,赚大钱就只能靠一命二运三风水了。
      第二种赚大钱的逻辑,是长坡厚雪滚雪球,是联系不断的小高潮,通过逐步积累,让雪球越滚越大。(参阅往期文章:长坡厚雪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如果想赚大钱,又不想靠一命二运三风水,怎么办?明天为大家进一步拆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