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形式和内涵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这是罗小川 第126篇 原创文章
不抄袭不搬运,每一篇都是原创干货
用真情实悟,传创业之道,解管理之惑
为营销人、创业者、管理者、团队长赋能
     
    楔子
    A:“我养猪都几十年了,还要你来教我养猪?”     
    B:他养猪养得不怎么样,没赚到什么钱,但他认为自己是老手。只是他不知道,这几十年他一直在这个水平上,而不是养了几十年后就自然成了高手……    
    笔者点评:一个人几十年都没有生过病,几十年来都活得好好的,并不能因此就能通过事实得出结论:未来几十年都不会生病,未来几十年都会活得好好的!如果这种推论能够成立的话,每个活着的人必然都会长生不老……
    很多东西的内涵已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可很多人却浑然不知,比如说商业和创业。
     到底是谁创造了财富?
     翠花是明代中国农村一名妇女,家里有一台织布机,但是翠花织完一匹布之后就不织了,她走出门外逗孩子玩,晒太阳,和乡亲聊家常,一闲就是一整天。
     为什么翠花只织一匹布就不织了呢?因为这一匹布已经足够全家人做今年的衣裳了,明年的布明年再织。于是她整天在村里晒太阳。
     有一天,邻村投机倒把的生意贩子旺财来了,旺财对翠花说:“你家有织布机,闲着也是闲着,我认识马六甲的客商,有销路,从今天开始,你尽管织布,我一两银子收你一匹布。”
     于是,翠花一头扎进织布坊,又开始织布了,一匹,两匹,三匹……几天后,旺财果然来收购布,然后转售给马六甲客商。
     翠花挣到了白花花的银子,购置了新的织布机,雇佣了几个穷乡亲帮忙织布,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翠花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工匠们一起琢磨,发明了织布机,财富开始爆炸式增长……
     挣钱之后,翠花决心盖新房,于是她委托施工队盖房,施工队接到活很高兴,新房很快盖好了。施工队挣钱之后,买了一头猪,杀猪开荤,养猪户卖猪挣了钱,也很高兴,赶紧购置小猪苗,期望今后能卖更多的猪……于是,布有了,房子有了,猪也有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财富”。
     这个故事并没有发生在明朝,而是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故事。明朝实施海禁,禁绝对外贸易,马六甲的客商与旺财联系不上。
     所以真实的明朝,翠花每年只织一匹布,空余时间都在村里晒太阳、逗孩子玩、和乡亲聊家常,无法发财致富,布匹没有,房子没有,猪也没有,一家穷,家家穷,全社会都穷。
     翠花是个勤劳的人,为什么不能致富?为什么宁愿闲着晒太阳也不织布?因为没有商业,没有市场,没有贸易,没有消费者。
     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致富,关键不在于他们是否勤劳,而在于是否有可以自由贸易的商品市场。有这样的市场,懒人也会变勤快,而一旦这样的市场消失了,勤快的人也只能选择晒太阳。
     布匹是翠花生产出来的还是旺财生产出来的?是翠花!但如果说这些布匹(财富)的产生仅仅是翠花的功劳,那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旺财出现之前,翠花会选择晒太阳?
     翠花生产了大量布匹远销马六甲,可功劳最大的不是翠花,而是旺财。如果没有旺财,翠花宁愿逗孩子、晒太阳也不愿意织布,没有旺财,就没有那么多布匹。
     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深层原因是商人代表消费者刺激了劳动人民,解放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力。如果要追根溯源,财富从根源上讲不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自由贸易创造出来的,而是由消费者创造出来的。
     我们经常从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新闻:瓜农种的西瓜滞销烂在地里。这些瓜不是财富,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卖出去。西瓜是种出来了,但它不是财富,而是垃圾。没有贸易就没有财富,只有通过贸易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财富、取用财富、真正得到财富。
     泰国农民种植的大米远远超出泰国人所需,东莞生产的手机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广州生产的服装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这些财富之所以创造出来,不是因为人民太勤劳,而是因为自由贸易的繁荣。
 
     人类历史上创业内涵的四次变化
    过去几千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人们都为生存而战,主要为吃饱饭而奋斗。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最大的矛盾一直都是生产力不足。这种情况下,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掌握了财富,比如说土地。
    封建社会里,因为人们吃不饱饭,所以谁能拥有土地,谁就能掌握财富。
    1.封建时代,创业的内涵是成为地主——农场主,占有土地,进而成为权贵阶层。例如历史上关陇集团就是这么产生的。
    这种创业方式的背后折射的是农耕文明。农耕时代土地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佃农不是,有了土地,不怕没有佃农去耕种。
    2.工业时代,创业的内涵是成为企业主——工厂主,拥有工厂、设备、能源、矿产等生产资料,然后雇佣劳动力——工人,把商品生产出来就能赚钱了。   
    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仅仅是生产资料变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从土地变成了工厂和机器设备,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到了20世纪,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力迅速提高,产品逐渐销售不畅,货物积压,于是产生了与大型工业相配套的流通环节,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产生了。
    制造商把产品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卖给消费者。随着生产力不断提升,产品成本逐步下降,但经过流通环节后,产品价格并没有下降,因为中间环节越来越多,渠道留存的利益越来越大。
    3.市场经济时代,创业的内涵是成为渠道和平台——渠道商或者平台商,目的是聚集消费者。拥有终端场景,垄断销售渠道,就能够攫取绝大部分财富。记住,创业要建渠道,而不是建工厂——可能很多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转过弯来。
    中国应该极少人不知道百度、阿里、腾讯,极少人不知道京东、拼多多,极少不知道抖音。他们都做到了渠道的极致——成为了平台经济的代表,成为了“万商之母”。
    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财富是有形的,比如土地、石油、机器。市场经济时代的财富已经无形了,渠道就是财富,大部分财富已经蕴藏于中间环节,中间商攫取了绝大部分财富。
     从工业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创业的形式都是创办一家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提供产品和服务,让组织获利,然后组织里的人因此而获利;创业的内涵和本质都是确定产品和服务,然后去寻找消费者。
    4.未来,创业的内涵是建立团队,直接生产消费者,然后组织消费者去寻找产品和服务。因为消费者创造了财富,消费是财富兑现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所有行业都变成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已经占据了商业主导地位。
    谁能真正掌握消费者,谁就能掌握财富,仅仅是建平台来聚集消费者,力度和粘性是远远不够的。自己生产的消费者,自己才能掌控!
  
    创业内涵变化的规律
    “业”的本质其实永远不会变——拥有被动收入,实现财富自由。
     “创业”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零开始建造收入管道就是创业,不一定非要去开办企业了!
    “创业”的本质永远都不会变——去抓住兑现财富最稀缺的那个要素——过去的土地、工厂,现在的渠道,未来的消费者。抓住了最重要的环节和要素,就卡住了财富的脖子,就能攫取最大的利益!创业就是通过抓住最关键的商业要素,来获得真正的“业”。
    最稀缺、卡脖子的商业要素过去是生产要素,是土地,随后是工厂等生产资料,现在是渠道、平台和生态(顾客聚集地)。
     未来最稀缺、卡脖子的要素不是生产要素,而是消费要素,而且最终极最重要的消费要素就是消费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消费者现在还只是平台的,平台还仅仅是聚集消费者的场景,还没有直接、彻底抓住消费者,抓得还不够牢。顾客只能算是平台的,还属于是公域流量,还不是某个具体生意人的私域存量。
    谁能真正抓住消费者,谁就掌握了未来财富。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建造团队来批量生产消费者——这才是最直接、最稳妥、最靠谱、最可控、最终极的收入管道——从此就再也不用变了!
     就看谁最先醒悟,最先做出深彻改变!
 
      往期推荐:
      销售的尽头一定是创业
      打工的风险其实远大于创业
      创业的两种方式,颠覆你的认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