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胡叔今年70岁了,一直以来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因为担心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一直以来,胡叔都在坚持吃阿司匹林。
这天早晨,胡叔刚吃完早饭,突然觉得一阵剧烈头痛,还呕吐看好几次,紧接着便言语不清,身上也渐渐没了力气。
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往了最近的医院,经过一系列紧急的检查,医生告诉他们,胡叔这是脑出血,而罪魁祸首就是他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
听到这个消息,胡叔的家人震惊不已。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个被誉为“心脑血管守护神”的药物,怎么会害了胡叔呢?(编辑:蜻蜓)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功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阿司匹林就像双刃剑一样,它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比如脑出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平衡这种利与弊,在确保在保护心脑血管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
【关注贴近你我,关爱健康生活】
01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广泛用于减轻疼痛、发烧和抗炎症。
更重要的是,它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其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然而,就像胡叔一样,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带来副作用,特别是当不按医嘱增加剂量时,其引发脑出血的风险就显著增加了。
02
为何阿司匹林会导致脑出血?
阿司匹林之所以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是因为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在血管内形成。
这对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然而,正是这种抗血小板聚集的特性,也削弱了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特别是超过推荐剂量时,这种风险更是显著提高,导致出血的部位可能包括牙龈、胃肠道,甚至是脑内,后者的后果尤其严重。
03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医嘱用药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如冠心病的确诊、心肌梗死的前科、外周动脉的狭窄程度等,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及其剂量。
绝不可以自行增加剂量或随意改变用药方案,因为这可能会无意中增加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服用时也需要注意,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但仍建议按时服用,以避免对胃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尤其需要注意与其他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如布洛芬、氯吡格雷或华法林等,可能会与阿司匹林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同时使用拉唑类药物来保护胃黏膜,以减轻药物间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期间若需使用其他药物,应事先咨询医生,避免潜在的风险。
3.定期进行体检
为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出血倾向,定期进行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体检项目应包括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测试及凝血功能测试等,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健康和安全得到妥善保障。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家人的细心照料,胡叔终于康复出院了。这次惊险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正确用药的重要性。
他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吃药是医生的事,现在才知道自己也要负起责任来。”
胡叔的故事提醒我们:健康无价,用药需谨慎,只有牢记专家的建议、正确使用阿司匹林,才能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记得点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