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真的是互联网人迈不过去的坎吗?
一位曾在携程和猿辅导工作过的程序员,211毕业,刚好就在35岁的年纪被裁员,目前失业3个月,面试的机会很少。
要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压力真的很大。
01
先说说年龄焦虑,35岁本应是团队的中坚力量,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独当一面解决复杂问题,也能培养新人,带领团队。
然而,在互联网领域,这个年龄段却显得格外微妙。
互联网行业的高薪酬体系意味着到了这个年龄,许多人的薪资已经达到了高位。
而随着家庭责任的增加,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减少。
这种状况导致了一种普遍的观念:对于35岁以上的员工,企业宁愿选择薪水较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验的价值”和“中年职工的潜力”,形成了一种对35+员工的刻板印象:他们的成本高但产出低。
实际上,35岁的职工仍然拥有转型和成长的巨大潜力,关键在于如何打破固有的偏见,重新评估和发掘他们的价值。
02
在互联网行业的“35危机”面前,应对策略是关键。
面对裁员,首先要调整心态,不必将新职位与旧职位过度比较,很多时候,先降薪入职一家稳定的公司,再找其他机会也不错。
有时,改变工作也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关键是先要确保有稳定的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
所以,稳定性是首要考虑,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技能,那是最理想的状态。
面对挑战,要保持积极行动,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是必要的,但不宜过长。
时间的间隔越长,重新进入职场的难度也越大,个人的压力也很大。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溺于问题本身。
03
如果目前工作还算稳定,没有发现有裁员的迹象,那你也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果公司突然裁员,你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你需要多少收入来保障基本生活?如果短时间内没法找到心仪的新工作,你又该如何维持必要的收入?
这些问题不是用来引发恐慌,而是为了让你提前做好准备,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现在就开始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多个计划。这样,假若真的面临这种窘境,你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
这不仅是对潜在风险的防范,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通过这样的准备,你不仅能够应对职场的不稳定,还能在变化中寻找新的机会。
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和行动,是职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04
在互联网行业,“35岁被裁”并不是行业惯例,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持续提升自己,成为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一员,这是你职场生涯中最坚实的资本。
面对工作中的难题,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你寻找解决方案的动力源泉。
不必过分纠结于当前的问题本身,也不要觉得自己是个例。
事实上,许多人在35岁之后重新出发,甚至开创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个年龄段,你更有能力理解复杂的问题,更有智慧去引导团队,更有经验去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往期精彩文章 」
某大厂女产品:老公是字节跳动的程序员,却一心想调往美国工作,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和有更好的生活吗?
某德国外企员工被裁,N+4,赔了60w,竟然被公司威胁起诉,说他私下给客户维修设备只收5万,远低于公司的报价60万
外企的公积金缴费基数原来真的不一样啊,看完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去!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