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厂​员工是公司中层,管20来人,年薪100w+,结果被岳母嫌弃:​别人家的女儿女婿都是网易的中层,年薪都300多万呢


在互联网圈里混,最让人觉得挫败的时刻之一,可能就是尝试向家里人解释自己的工作跟收入。很多父母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对公司的类型和架构更是知之甚少,经常就看收入定高低。
有个大厂的中层领导,手底下带着20个人,直接向P10级别汇报工作,年薪也有100万上下。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结果竟然被岳母嫌弃了,她说别人家的女儿女婿都是网易的中层,年薪都有300多万呢。

有网友质疑那个岳母口中的300万年薪到底靠不靠谱,实话说,这事儿真没必要深究。毕竟,即便是说500万的中层也不是没有的,问题的核心其实在于家长们的评价体系。
如果只拿钱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那哪怕比你多挣那么一丁点,在他们眼里你似乎就输了,因为数字的大小,总是那么直接,那么明显。
父母之间闲来无事比较孩子,这是挺普遍的现象,一旦开始比,自然就有了高低之分。既然没法改变他们的闲聊习惯,那关键就在于多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你的工作内容,以及行业里的那些事儿。
这样一来,他们对你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收入的数字上,而是更全面地看待你的职业发展。这种理解和支持,比简单的数字比较,要来得更加有意义。

自我调节心态,这事儿也挺重要。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单纯地拿钱来比,压力只会层层叠加。至于父母那边,他们想比就比去吧,他们高兴就好,关键是自己怎么应对这种情况?
有些网友就看得很开,回家跟亲戚朋友一概报年薪20万,别人怎么比,他就怎么夸人家厉害,这样下来,慢慢大家对他的真实收入没那么好奇了,也不太拿他来比较了。他的小策略其实挺聪明:大部分时候,长辈们其实就是缺少谈资,所以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那个被频繁讨论的中心。
虽然职场如战场,但不是所有的胜利都刻着数字。

要明白家长们进行比较,并不总是出于对金钱的单纯追求。他们更多的是希望你们过得好,有一种在亲戚朋友面前能抬得起头的自豪。因此,关键在于让他们为你们感到骄傲,而不只是骄傲于你们的收入数字。
可以尝试多与家人分享工作中的小成就。或许你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或者你的项目获得了领导的肯定。这些成就,对家人来说可能比收入的数字更有意义。毕竟,任何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不只是会赚钱,更是一个有能力、有所成就的人。

此外,带领他们更多地了解你的行业也很重要。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变化和挑战,与许多传统行业截然不同。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家人们感受到这个行业的魅力,他们就会开始理解为什么某些岗位的薪资高得离谱,而有些岗位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不要忘记,与家人的交流不应仅仅围绕着工作和收入。当话题不再仅限于工作和收入,你会发现家的温暖远胜于外界的任何评价。每个人的价值,不应仅仅被一串数字定义。你的兴趣、激情、才华,以及你对家人的爱和关怀,这些才是构成你真正价值的无形资产。

职场上的坚强与家人的温柔理解同样重要。
有时,“我在工作上遇到了挑战,但我在努力解决”,这样的话语比“我赚了多少钱”能更加赢得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因此,面对家人的比较,用智慧和温柔去回应。让他们看到,不论外界如何评价,我们都是最棒的自己。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往期精彩文章 」
某鹅厂员工,组里年前有位老员工被总监优化了,他给该员工晒的年夜饭点了赞,结果组长要求他取消点赞,说怕被总监知道了不好..
男友和领导吵架,被开除,离职前月薪8k,结果不到一周就找到18k的新工作,正准备去入职,没想到HR又通知他不要来了...
某大厂员工抱怨:老家有人在北京做程序员,全村都传这个人月薪35k,搞得他每次回去都被拿来比较,如坐针毡,35k真的很高吗?
某大厂程序员算账:35岁以前在大厂,被裁后去小厂,到退休能挣1700w,而公务员到退休450w,所以程序员的价值是公务员的4倍
某大厂程序员,31岁,找工作时被HR一口回绝,理由竟然是嫌他年龄太大了...网友:HR已经很委婉了
某大厂员工跳槽,谈好了月薪40k的offer后,HR让他提供工资流水,他之前薪资只有25k,HR反悔了:涨幅太大,下调到30k
某大厂HR吐槽:领导找她谈调薪,满心欢喜的过去一问,才涨200!领导还让她保密,别告诉别人,只给你涨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CLICK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