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参会人员都是两边公司的中高层领导。汇报的人员可能是准备不够充分,加上自身在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整个汇报内容没有重点,缺少严谨的结构,显得比较凌乱。听完汇报后不太确定他想表达的结论或核心观点是什么。
上周再去这个公司时,听说上次会议后,老板回去后就把这个人调离了这个重要的岗位,把这个项目交给了其他人负责。
以前经常听很多人说类似的故事,参加演讲口才培训时老师也经常讲表达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因为表达不清晰而导致被降职,还是头一次亲自碰见。
不得不说,沟通表达能力真的太重要了。
同步进度,汇报进展,提出方案,说服谈判,都是沟通,让别人能听懂你说的话变得非常重要。
沟通没有逻辑,就会让你的表达非常凌乱,沟通效果很差。
那么,怎么训练自己有逻辑地沟通,结构化地表达,把话说清楚呢?
今天,分享一个非常有效的沟通模型——金字塔沟通模型。
什么是金字塔沟通模型?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它最初由麦肯锡顾问、作家Barbara Minto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种方法强调了通过层次化的结构来组织和表达想法的重要性,类似于金字塔形状。
金字塔原理
根据金字塔原理,一个好的表达应该从一个简单的概念(结论)开始,逐渐向下展开并细化为更具体、更详细的细节。这种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信息,并建立对主题的整体认识。
金字塔沟通模型可以总结为12个字:结论先行-逻辑呈现-证据证明。
就是凡事先说结论,再讲逻辑/原因/过程,最后提供案例或数据证明你的结论和逻辑。
金字塔沟通模型
金字塔沟通模型适用于各种领域的表达,例如商业报告、演讲、写作等等。
使用这种方法时,你需要首先确定你要传达的主旨或关键点,然后将信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成层次结构,并确保每个层次都能够支撑前面的层次。最后,你可以在每个层次上添加更具体的信息,以帮助阐述你的观点。
那么,如何应用金字塔沟通模型提高表达能力?
一、结论先行
第一步把观点讲清楚,开门见山。
结论先行,就是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要优先说出你的结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先说结论,一定要先说结论。
这是工作汇报、商业报告或日常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记住并烂熟于胸。
在任何时候,即使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要求你发言或汇报时,都能立即应用”结论先行“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要“结论先行”呢?这和我们的大脑运作方式有关。
如果,大脑提前知道了这个结论,那么,大脑就会自动地把接下来听到的各种信息都归纳到这个结论下,主动地去建立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叫做“锚定效应”。结论,就像船的锚一样,就定在那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和“第一印象”。
反之,大脑如果没有提前知道这个结论,而是,直接接收到一大堆的论据和信息,那它就会很困惑,这一大堆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信息到底要说明什么问题?这样,大脑就需要去寻求这些信息间的关联,过程会比较费劲,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
很多表达能力差的人,在汇报开始时就花很多力气陈述细节,但是就是不讲自己的核心观点。你在听他讲话时,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理解他的推测他想表达的,努力去解构他的表述,从中筛选出真正的要点。听他讲话,就像是看一部悬疑剧,要把散落在各处的线索拼凑起来,才能拼凑出完整的答案,进而推测出他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信息归纳总结能力。
工作中很少有领导有这么好的耐心听你娓娓道来,因为领导的时间都很有限,这就要求你在几分钟之内快速讲清楚自己的核心观点和诉求,请领导决策。所以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说:「如果你用三页PPT讲不清楚的问题,用三十页PPT也讲不清楚,因为你根本没有想清楚」
举个例子:
方式一讲了很多细节,最后一句话才提出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领导听到一半可能就会打断你,问你究竟想说什么,或者让你简要点讲。
方式二是不是比方式一要清晰很多。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先讲”所以“,再讲”因为“。领导听完第一句话,就知道你想说什么了,也许都不用你讲具体的原因,领导就同意了你的方案,节省了很多沟通时间。
方式二按金字塔结构拆解如下图所示。以后你在汇报工作时,最好先按这个结构进行拆解和组织你的汇报逻辑——先讲结论,再讲原因;先归纳中心思想、论点放在最前面。
金字塔结构拆解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围绕“需求与观点”展开的。如何能用最清晰简洁的方式陈述需求和观点,是表达能力的核心。同样的问题,你需要10句话才能勉强说清楚,而别人只需要三句话就说的足够清晰,两个人的表达能力高下立判。
所以,在表达观点的时候,结论先行很重要。
二、逻辑呈现
第二步就要通过逻辑呈现证明你的观点,就是讲清楚支撑结论的逻辑是什么?
通过展开结构,展现观点,向上支撑。
将信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成层次结构。这通常涉及到将主旨或关键点分解为几个更具体的部分,并确保这些信息与我们的主旨或关键点保持一致,并且不会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例如,在商业报告中,我们可能需要将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价格、市场需求等方面分别列为不同的层次,并确保每个层次都能够支撑前面的层次。
这部分可以选择经典的逻辑呈现公式,填充对应的材料和信息。推荐五个常用的经典逻辑公式。
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1、时间流程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问题进行分析,不建议倒叙,毕竟商务表达和文学创作的情境是不一样的。
时间顺序可以采用「过去,现在,将来」的结构。比如发表演讲时,先回顾过去,再讲现在,最后展望未来。
流程顺序采用「流程一、流程二、流程三、……」的结构。
2、空间顺序
也称之为结构顺序,如按照地域、部门、属性等分类问题,也是强化人脑记忆的方法。
比如按空间分为上下左右、东西南北。
年终总结就经常采用按部门的分类汇报,先讲公司全年的整体业绩,然后分部门讲每个部门的工作成绩和计划。
2、重要性顺序
重要的事情先说,后面的事项是对前面事项的补充,例如,上车按照老弱病残优先原则,就是一个典型的重要性顺序。
依据重要程度,先讲最重要的,再讲次重要的,最后讲不重要的;
分类时一定要注意采用MECE原则,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指我们在将某个整体(或者问题)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
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是麦肯锡思维过程的一条基本准则。“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的,“完全穷尽”则意味着全面、周密、没有遗漏。
举个例子,做一个互联网产品,你要先分析目标用户。需要先列出可能的所有可能的用户定位。比如:男人,小孩,成年人,老人,宅男,二次元少女……
看上去很丰富。但是这些碎片,明显违反了MECE法则。
男人和小孩有重叠,叫小男孩。宅男,和老人有重叠,叫孤僻的老头。而且,还漏掉其他一些角色,比如女白领。等等。
那要怎么分类呢?我们先确定分类的维度,比如按性别、按年龄等。
按照性别的角度划分:男人,女人。
按照年龄的角度划分: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每一层都符合MECE不重不漏的法则。
3、逻辑演绎顺序
通过合理的前提,推导出结论(前提1+前提2=结论),即“三大段”,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例如,大前提是所有人都会变老,小前提是孔夫子是人,所以结论就是孔夫子也会变老。
4、SWOT分析
采用swot分析结构,从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这是商业报告里面常用的一种分析框架。
除了SWOT分析外,也可以使用商业上常用的STP、4P、PEST等分析结构。
5、黄金圈法则(WWH)
黄金圈法则由西蒙.斯涅克(Simon.sinek)在TED演讲而被人所熟知,它是一种更好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沟通表达和写作上也被广泛应用。
西蒙.斯涅克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领袖和组织——无论是苹果公司,马丁·路德·金,还是莱特兄弟,他们的思维、行动和沟通方式都与其如出一辙”,她将其总结为黄金圈思维模型。
黄金圈法则包括三个要素:
是什么(what)?
为什么(why)?
怎么办(how)?
汇报时先讲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遇见了什么问题;再讲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讲怎么办,解决方案是什么,请领导决策。逻辑结构非常清晰。
这是在工作汇报中用得非常多的结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给公司领导汇报或请示时,都强迫自己采用这种结构,即使是在微信聊天时也经常用这种结构来组织语言。
三、证据证明
第三步是通过数据对比、案例等方式,提供证据证明你的观点和逻辑。
前面讲了逻辑呈现的五个经典的公式,我们在呈现这些逻辑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数据和案例的方式来证明你的观点和逻辑是正确的。
比如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企业近三年的业绩增长数据,来说明我们制定的下一年度业绩目标是科学合理的。通过企业自身和竞品销售数据的对比来体现变化的趋势,以此证明我们采用的市场策略是正确的。
讲案例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例如,如果你要说服公司采用某种市场竞争策略,除了提供数据支撑外,还可以通过介绍同类型公司在面对相同情况下,也采用了同样的竞争策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数据+案例的方式很具有说服力。如果你的数据准备充分,案例恰当,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案例实践
我们来看一个使用金字塔沟通模型的具体例子。
假如你是一名销售总监,要开拓新的市场,但是人才不同意被调动。你和老板汇报,想改变一下激励制度,如何表达?
按照前面介绍的金字塔模型三步走:结论-逻辑(原因)-证明。
你可以这样汇报:
「老板,我要向你汇报的是:把公司的销售激励制度,从提成制,改为奖金制的建议。(第一步:先讲结论。)
公司从创始以来,一直使用提成制来激励销售队伍。这是主流三大激励机制(提成,奖金,分红)中的一种,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但是,提成制在公司业务迅猛发展,覆盖地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造成了很多激励上的不公平: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的不公平;成熟市场和新进入市场的不公平;甚至出现员工拿到大笔提成,但公司却在亏损的状态。(第二步:讲原因/逻辑)
所以,我建议把提成制,改为奖金制。在A地区完成100万的业绩,和在B地区完成70万的业绩,可以拿到同样的奖金。激励人才到B地区开拓市场。(第三步:讲证据/数字)」
你看,这样的沟通方式,重点清晰,直接明了。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金字塔原理如何帮助我们有效地组织和表达信息,并确保我们的表达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和条理性。
当然,金字塔原理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例如,对于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使用金字塔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呈现研究结果,并确保论文或报告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写在最后
我们不仅要沟通,还要有逻辑地沟通,更要通过表达实现自己的目的。
很多问题讲不清楚,是因为你没有结构。
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是有效分析问题和清晰表达的关键。
清晰定义问题,遵循MECE法则,有逻辑地沟通,既是帮助自己梳理思路,也是帮助对方更好理解。
这些训练要在平时的沟通中勤加练习,练成肌肉记忆,本能反应。
日常工作沟通汇报、阅读、写作、演讲等都是很好的练习机会。
把它变成你的基本功、硬本领,随时随地都能用。
如此,你的沟通自然会高效。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羽岩茶道」公众号,和我一起探索精神和财富自由之路,终身成长!
推荐阅读:
向别人学习时,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
如何提高演讲能力
升维思考,看透世界的真相
喜欢就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