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那个最准确的



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和写作爱好者,在日常编辑稿件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句话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总觉得没有说到点上。三番五次修改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词语,顿觉妥妥当当,文字、文章的美在那一瞬间乍现。 这时,我经常会想起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一字说”: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决不要来个差不多,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 对此有进一步解释的中国作家木心也说:唯一恰当的词有两重意思,一是最准确的,二是最美妙的。木心将寻找这种最准确、最美妙视作写作过程的幸福。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文字,在人生两个重要的事情职业、人际关系上也有指导意义。 在职业生涯中,较少能有人入职即是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拿我自己来说,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有两次大的主动改变,原因都是我在从事当时的工作时,虽然也会尽心尽力,但总觉得不是自己想做一辈子的事情,有责任,无热爱。于是一边勤勤恳恳,一边无数次在头脑里幻想:这不是我想做的工作,我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甚至连具体的场面都有勾勒。 在这种心法下,数年如一日,我朝向往的那个方向一点点努力,虽然看起来几乎毫无希望,颇异想天开;哪怕时常遇见不屑一顾,甚至冷眼相待,也从未放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于有一天,我无数次幻想的那些场面变成了现实:和自己喜欢的一群人,说着自己愿意说的话,做着再累也不觉得累的事。 迈过无数个不准确,我找到了心中那个“准确”的工作状态。虽然无富、无贵,但天大的理,大不过“我高兴、我愿意”。 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也常常会让人有这种感觉:这不是我想要找的那个人、这个人是对的…… 有的干脆完全气场不和,所以不扰为敬、相安无事就行; 有的能有你来我往的交往,但忽然会有一件事情、一句话让双方感觉到再深下去就困难了,所以友好相处、相敬如宾就好; 令人欣慰的是,总会有人让你觉得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就瞬间直抵心灵、冷暖相融、非ta莫属…… 恭喜,这大概就是“准确”的那个人出现了。 文字和职业的准确可以通过坚持努力无限接近,这个“惊鸿一瞥”的人大概只能一半靠天意、一半靠缘分了。个人能做的只是尽量做好自己,用真实的自己和最好的自己,去不负人生这难得的遇见。 寻找最准确的那个词,写好文章;
寻找最准确的职业,干好工作;
寻找最准确的人,生有可恋。 美学常识告诉我们,准确,是美的。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