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使用中俄和伊朗的电池,美国正在丢掉最后的工业阵地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中,懂车帝在漠河进行“夜间雪地ACC争夺战”的成绩引发热议。夜间雪地ACC测试,就是在道路中间摆放静态假车,并且车辆开启自适应巡航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下,看车辆能不能完成制动。最终,比亚迪腾势N7和仰望U8成功闯关,成为最大赢家。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中,美国也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的新政策。对从中国或其他竞争对手国家采购原材料做出限制。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闭关锁国”,这次的税收新政策与2022年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一起形成了对汽车产业的完美闭环。
简而言之,这些政策执行下,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如果不是本土生产,或者里面有中国企业提供的关键原材料,将会寸步难行,根本卖不掉。这种程度的“闭关锁国”与十几年前还标榜的“全球贸易”形成巨大的反差。
怕什么,就来什么。美国极力阻止的,正是目前慢慢发生的:美国正在丢掉最后的工业阵地。有趣的是,美国的新法案中明确规定,不准许使用来自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电池。俄罗斯和伊朗大眼瞪小眼儿,心说:真谢谢你看得起我们。


补贴本土汽车,美国费了多大劲?
美国在本土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为了禁止美国汽车企业采用中国的新能源产品,美国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案。胡萝卜加大棒,这些法案中既有禁止条款,也有大量的补贴规则。比如,如果消费者购买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就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补贴。各州还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2000-10000美元的补贴。

以加州为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各项补贴达到了18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2万元。这相当于免掉了30%到60%的成本。如此庞大的补贴力度,只有一个前提条件:购买货真价实,核心元件都是美国制造的美国汽车。
美国给出如此大的补贴,目的就是在短时内,将中日欧的汽车品牌彻底赶出美国。可能是效果不佳,也可能是感受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大压力,如今又在免税方面给出了270亿美元的减免政策。为的就是将这些外国新能源汽车彻底阻挡在国门之外。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在全球汽车大战中,中国已经击败了日本,成为了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截至2023年十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44.5万辆,同比增长了69%。占据了世界份额的63%,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吊打全球。美国不允许自己的汽车企业使用中国配件,实在是因为中国的核心配件市场相当吓人。
长期以来,美西方负责创意,中国负责零配件落地。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开打以后,芯片战争世界瞩目,面对只掌握了28%芯片供应链的中国,围堵最终失败。在电动车领域,美国同样希望围堵中国。
但是,为了让电动车动起来,中国解决了“电”的核心问题:特高压、电池、充电桩、道路。在电动车领域,中国掌握了全球73%的供应链,其它国家只掌握了27%的供应链。中国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全线打通。
在电芯制造方面,中国企业占据全球60%以上的产能。在电池生产设备领域,中国企业生产了全球近80%的电池制造设备。在电极材料领域,中国企业占据全球90%以上产能,不仅供应中国的电池厂商,还大规模供应日韩企业。
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中,第一名是宁德时代,第二名是比亚迪,两个加起来占了全球电池市场的52.6%。全球十大电池生产厂商,中国占了六家,占据了全球市场73.5%。

很多人不知道,比亚迪光研发团队,就达到了9万人,其中专注于智能化研发的团队也超过了2000人,一次ACC冬测,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未来,谁也不知道比亚迪会不会在智能化上面继续憋大招,让人值得期待。


美国最后的工业阵地
美国现在疯狂的补贴电动车,因为汽车产业正是美国最后的阵地,是硕果仅存的工业明珠,更是1.7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全美汽车行业整体就业人数超过450万,不仅是最大产业,远强于航空、制药、芯片等,甚至比其他产业加起来还多。

2022年美国生产了1006万辆汽车,少于中国的2702万辆,强于日本的784万辆,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在出口商。与芯片产业不同,汽车产业更靠近中段,更难以实现控制和转移。但如果丢掉最后的阵地,让汽车产业也空心化,那美国就只剩下律师、医疗等服务业独步全球了。
只是,这些软实力,可以支撑起自己的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旧梦”吗?
创作不易,欢迎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