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放缓发展电动汽车,到底打着什么算盘?连苹果都放弃造车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

最近的造车圈儿,可谓是十分热闹。而国内造车大佬们的境遇,实在是冰火两重天。
首先是国内的汽车市场杀成了血色的红海,春节刚过,在比亚迪等国产造车大佬的重拳出击之下,电动车领域最激烈的价格战开始打响。无论是燃油、混动还是纯电,大家都到了拼刺刀的阶段,价格战一轮接着一轮。
秦王统六“合”,汉唐造盛“市”,这番操作不仅把合资燃油车逼到悬崖边上,也让一众国内造车者纷纷入局“降价”市场。小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ppt 发布之后,这价格不知道连夜改了多少回了,从某种角度来看,国产车企们如此密集轰炸,所形成的认知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结果怎样,都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2010年左右的手机行业的发展阶段,随着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打响了今年的第一枪,其他车企等纷纷跟进,留给合资A级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 B+级或者C级领域,普通合资品牌已经没有了向上的可能。汽车是这几十年为数不多没有随着通胀涨价的大件产品。无论如何,要感谢像比亚迪这样的众多民族工业,不让外国公司卡脖子和“欺负”。而受惠者,必然是中国的汽车消费者。
但在国外,在欧美日韩,却完全是另一副场景。

俄乌战争之后,欧盟一改其之前在新能源尤其是电动车领域的激进态度,已经实质性放弃了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2023年9月,英国宣布将“2030年燃油车禁售令”推迟到2035年执行。而特朗普在竞选宣言中也提出要支持燃油车发展。德国奔驰近日也宣布,决定未来十年里继续专注于燃油车的研发与生产,调整既定的2030年全电动化目标。丰田更是屡次表态反对电动车,宝马也在积极跟进。就连造了10年车的苹果,也宣布放弃。
如今,还认真陪着中国车企继续玩电动车的,也只有特斯拉了。电动车制造领域,为什么一度达成全球共识后,欧洲日的传统车企都不愿跟了呢?十年磨一剑的苹果,为什么会都甘心放弃造车?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

新能源汽车突然遭遇了什么?
作为新能源汽车最坚定的推进者,欧盟为何开始调整自己的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呢?除了全球贸易对垒的大背景之外,就不得不说到俄乌战争了。很多人认为,欧洲不是缺乏天然气和石油吗?那经历战争危机,不更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吗?实际上,恰恰相反。

俄乌战争的影响是意识上的改变。欧盟禁止燃油车的主要原因是超过16%的碳排放太不环保了。在这种压力之下,欧盟的车企纷纷提出要在2030年左右实现电动化转型。但俄乌战争之后,欧洲资本严重外流,还导致了严重的去工业化倾向,制造业的表现甚至比疫情期间还差劲。以德国制造业为例,传统燃油车直接关系着数百万德国人的饭碗,而且大部分是高薪饭碗。当大部分人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谁还会去关心环保呢?毕竟,他们是真没信心应对中国的电动车崛起。
在美国,特朗普一直在说要打击电动车,力挺燃油车。因为在汽车工业的贸易战中,美国远不像手机那样具备优势。即便是关税加罚款,依然无法撼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为什么准备掀桌子换赛道?因为无论怎么不讲道理,都打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了。因此,退回原有的路线,并且形成统一战线,增加贸易壁垒,是非常理性的做法。
日本就更不会走电动车的道路,日本点错汽车工业的科技树,本身就是中美欧的市场刻意回避氢能源。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日本和氢能源技术深度绑定,不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技术专利上也实现了封锁。仅丰田在氢燃料电池系统上就拥有6000多项专利,占了全球相关专利的一半。而本田,日产,松下等等日企也是氢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所以,即便是不玩电动车,美欧也不会走回头路做氢能源。从欧洲又开始研究复合能源燃料就能看出来,它们畏惧氢能源更胜于电动车。
至于韩国、印度、俄罗斯、东南亚等其它汽车市场,根本没有中美欧日这样广大的消费能力,也无法形成强大的国家意志突破技术瓶颈。即便再好的资源在手,也根本就不在牌桌上,只能被动的选择随全球汽车市场起落浮沉。

苹果为什么不造车了?
这个月,苹果正式宣布放弃了造车计划。至此,2014年高调开始,并持续了十年的苹果造车正式终结,让人颇多唏嘘。毕竟,苹果被广泛看好,大家都认为,能研发出改变汽车行业的作品,再度上映iPhone时刻,但实际上它与老贾的乐视均是龟速造车,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苹果是造不出车吗?绝对不是。以苹果的供应链能力,想像小米那样做出一台不错的量产电动车还是很容易的。但这不是苹果想做的车,因为它没有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也不能给它带来应有的利润。甚至会摧毁苹果现有的掌控力,壮士断腕看似惨烈,却实为无奈之举。
我们不妨来看看苹果的盈利模式。苹果在智能机时代,毛利率通常在45%以上,就是按净利润率算,也能达到30%。这在制造业领域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大部分制造业的利润率,连10%都无法突破,这才支撑了苹果每年900亿美元的利润。
那苹果是怎么做到30%的净利润率的?核心就是垄断。整个产业链是苹果来定义的,强大的品牌效应让其能够说一不二。这使得苹果不仅拥有产品的定价权,还能够极致压榨供应商。苹果温润的背后,是其对供应链的极致吸血。而这种玩法,根本无法复制到汽车产业。在汽车产业链,供应商的话语权非常大。想拿捏供应链,就必须像智能手机解放功能机一样,重新定义划时代的电动汽车。而这样的车,苹果做了十年没做出来。
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动汽车给的压力太大了。不仅是技术上的超车,价格战苹果根本打不起。但苹果如果造车,就只能像特斯拉一样搞电动汽车,燃油车和混动车的专利壁垒,真不是苹果能解决的。偏偏国际政治格局不佳,中美贸易战逐渐蔓延到电动汽车领域,美国和欧洲大有回退燃油车稳定战线的趋势。那么,这种情况下,天时地利与人和皆不在,苹果放弃了自己近十年的电动汽车研究,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电动汽车迎来了质变期
众所周知,在中国市场下打过价格战的产品,就没有失败过。常常是国产产品价格战疯狂厮杀后,外国货留下一地鸡毛退场。90年代的VCD、各种家电、山寨手机,无一不是这样。现在轮到了电动汽车。如果没有外部的影响,相信用不了几年,中国电动汽车就能全面走向世界。而且这次的背后还有国家的支持,我们在过去十多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布局,并不像智能手机那样还有后顾之忧。
而欧美搞碳中和,却是实打实的搞不下去了,才会有直接掀了新能源市场的桌子的想法。我看不少人说,如果真的是这样,合资车才是未来。中国的电气化技术,加上欧美的燃油车动机、底盘、变速箱三大件,不就是完美的解题思路吗?
不会的。屏幕,自动驾驶,智能化等技术很难和燃油车融合,倒不是说技术上做不到,只是非常麻烦。我们想要把国内的东西嫁接到国外的平台上面去,对方就必须对方向我们开放,比如一些平台和源代码。即便是我们愿意出专利费,人家也未必愿意。而不开放,我们就也无法按照国内智能化的先进做法去做,至于倒退式的全面适配,那还怎么与国内的友商竞争。这不是自断手臂吗?
而且智能化的研发环境,国外是真的落后,这就好比10年前网吧的老机器,因为U盘不能用,且互不信任开放,你才需要换主板换CPU换内存。正因为双方缺乏有效的理解,才导致欧美新能源发展暂缓,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合资也无法扭转局面。无论是欧美在中国合资,还是中国在欧美合资,本质上都是这个症结。
这其实是个不小的问题,日本之所以推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失败,关键就在于氢能源只有日本参与,得不到全世界的共同参与,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明显得事实是,除了电动汽车,欧美也没有太好的发展路子,所以才要退守观望。这种时候,就得看谁的韧性强了,在煌煌大势面前,在真正解放生产力面前,一切曲折都是摩擦力。
而且,并非一定非要粗暴的让国产的制式和规格走向全球才是胜利,就像铁轨一样,窄轨,米轨,宽轨,标准轨,阻挡了中国高铁迈向全球了吗?我始终觉得,像比亚迪这些中国的民族企业,才是真正解体的思路。他们实在是太灵活了,研发智能化和压缩成本,无论是谁都绕不开,这才是欧美真正害怕的,这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效率的提升,只要稳住这个船头,自然不会偏离方向。而欧美能跟上咱们的速度吗?我看未必。希望中国的电动汽车自信一路向前。比亚迪们可以最终秦王统六“合”,汉唐造盛“市”!
创作不易,欢迎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