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愿赌不认输,也是蓝营面对大陆的心态写照


台媒报道,中广董事长赵少康9月初密会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希望加速非绿阵营整合。相关人士分析,国民党未来将持续与民众党商讨合作,边缘化郭台铭的意味浓厚。面对媒体询问,郭则引用孙子兵法,表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总有自己制胜之道。他说,非绿三组参选人唯一目标就是下架民进党、政权轮替。
郭的全台连署目前已经展开,效果不如预期,但他在这场选战中的表现,却是蓝营乃至岛内社会面对两岸关系的侧写。
郭即使宣布独立参选,公布了副手人选,当前他的民调依然垫底,支持度不到10%,却自称代表“主流民意”。如果从1949年之后两岸关系的历史看,国民党当年败退台湾,也曾以中国正统代表自居,明明“法统”已经破产,还要做强弩之末的挣扎,这种愿赌不服输何尝不是郭在这次选战中的心境。
郭一直认为,他独立参选的目的是要促成整合,可是整合前提又是“让大哥先做四年”。对照之下,当年国民党也提出“反攻大陆”的口号,主张两岸统一,甚至还是要以非和平的手段达成。
国民党的“统一论”正如台湾作家陈映真提到的,一贯是想要“胜共统一”,到1980-1990年代初又是以经济、文化等非军事手段试图搞和平演变的“统一”,如果说郭整合的前提是要自己为正,那国民党当年的“统一”前提何尝不是唯我独尊。前者是影响在野整合,而后者则是客观上延宕了两岸统一的进程。
很多蓝营人士批评,郭台铭四年前参与国民党党内初选负气出走,四年后重蹈覆辙,对于这种输了就掀桌的作为他们不以为然。回顾历史,当年的国民党也曾为“一中代表权”与大陆竞争,当他们失去“中国正统代表”的地位,尤其面对“台独”鸠占鹊巢,这场两岸之争本该尘埃落定,在国共内战中失败的一方也早该愿赌服输。但一些人又开始否定“一个中国”,甚至因为失去“一中代表权”就开始转向偏安独台,这也是一种面对两岸关系的大是大非输了就掀桌的表现。
如果说郭在国民党征召提名落败后宣布支持侯友宜,后来又以“民意大于国民党党意”宣布独立参选,算是悔弃承诺自我否定。那国民党当年在掌握空中优势时,频繁飞越海峡中线,甚至还飞到大陆各省,替美国人侦查搜集情报,他们也从不认为这叫伤害大陆人民感情。
然而,当大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立场,军机还远远未飞到台湾本岛,明明是震慑“台独”,却被岛内的蓝绿政治人物众口一词称作“伤害台湾人民感情”,郭董如今的作为和岛内的昨是今非也颇有几分雷同。

四年前,郭宣布参与国民党的党内初选,他意气风发要当最强外挂,当时为顺应岛内的“抗中”气氛,他强调富士康随时有能力转移,不会害怕任何威胁。有记者之后追问,还被霸气总裁手戳胸口,自负且自大。
前不久,郭在台北东门市场拜访摊商,活动后接受媒体联访,他批评媒体没有真实反映民意,说他只要讲错了一件事情,媒体就修理他,回去好让媒体老板交差,这样才能加薪。更表示绿色、蓝色媒体都攻击他,霸气总裁又流露出应对媒体自卑的一面。
这种自卑与自大的矛盾心理,更是台湾一批人的写照。
当年武汉疫情时,在参与世卫大会问题上,台湾动辄就说被打压。问题是,世卫是联合国下的国际组织,不治病、不研发药物,不收容病人,跟防疫有何关系?况且,世卫的资讯都是对外公开的,疫情之初,大陆还接待了台湾来的专家,何时枉顾过台湾人民生命健康?反而是民进党以疫谋“独”,想把防疫问题政治化。试问,没有被害妄想,又哪来的似是而非的台湾悲情?
另一方面,与自卑相伴的是极度自大。还以疫情为例,2019年年底,台“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看到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肺炎后,为了了解情况,曾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大陆询问信息(asking for information),询问的内容包括了病毒可否人传人?结果这则普通的消息到了反中的《自由时报》的报道里,标题竟是“台湾去年警告世卫 .....”。
可笑的是,假如台湾地区有了能警示世界各国的防疫水平,又何需加入WHO?正是这种自卑与自大的心理交织,在岛内才能出现既辱骂世卫秘书长谭德赛又要进世卫的奇景,也才能出现郭董这般手戳记者胸口,又说自己被媒体修理的场景。
岛内蓝媒固然可以指摘郭一路走来反反复复对在野整合的影响,却鲜有人检讨70多年来,台湾面对大陆存在的这种愿赌不服输乃至输了就掀桌的心态。前者影响的只是一场地方选举,而后者则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台海局势,这也是郭参选为观察两岸问题提供的另类视角。
侯柯配民调大赢赖清德?当郭台铭被逼到墙角
如何理性看待蓝营媒体人开箱华为Mate 60的反应
台湾医师把脉2024,统一是下架民进党的照妖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