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在美东时间9月15日中午拜会外交关系委员会(CFR)。他表示,来美国的最重要目的是让各方知道,台湾未来领导人态度坚定,有信心与美国和全球各国站在一起。侯友宜强调,“对中国大陆的意图不会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对美国支持台湾的安全,也不会视为理所当然。”
1
9月18日,美国“外交事务期刊(Foreign Affairs)”刊登了侯友宜的投书,他以《台湾的中间路线:国民党候选人的两岸避战方案》为题,发表在外事、防卫、两岸等议题的主张。
侯友宜谈到,“对于北京不排除武力统一的意图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最重要的是加强台湾防卫,吓阻北京动武。他认为,台湾面临的安全“威胁”是两岸军事战力向北京倾斜,且不断扩大,大陆的军事与准军事动作,增高冲突风险。
与几天前座谈相对应,这篇投书侯友宜主要强调三点,第一是他会扮演“风险降低者”角色;第二是提出“三D”战略,分别为吓阻(deterrence)、对话(dialogue)、降低风险(de-escalation);第三就是“对北京的意图,不会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台媒报道,文章是经过字斟句酌与身旁策士多次开会讨论的结果,“对北京的意图,不会存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是侯加入的内容,来自他警政背景中,“办案可以透过谈判,未必要开枪”的经验。
虽然侯友宜也强调在岛内宪制性规定下,与大陆沟通化解两岸紧张,但这种对话是建立在将统一扭曲为对台“侵略并吞”的想象上,国民党所谓的“等距交往”,是以将台湾利益与中国整体利益切割为前提。对于台湾方面出现的妄图突破一个中国框架的“一边一国”、“法理台独”的政治定位,国民党的反“独”仅止于口号, 对于如何“拒统”,却从未缺少具体的方法与行动。
在“九一八事变”92周年之际,当大陆民众在缅怀先烈,牢记历史之时,侯友宜向美方传达,大陆不会放弃统一的意图,面对安全“威胁”,台湾要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他向美国递出了一份“以武拒统”的投名状。
2
面对侯友宜访美期间的相关说法,民进党国际部主任赵怡翔9月18日回应,国民党长期说一套做一套,忽视区域和平最大的威胁来源,这不是侯友宜访美期间用一两句话模糊视听就能挽回。
赵怡翔说,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曾批评军售“花大笔钱去造就美国军火商”,“立法院”国民党团杯葛反对非对称战力及台美军事合作,国民党长期对台美安全交流不仅高度质疑且用力杯葛。
如果以蓝绿攻防的角度,民进党的制式回应并不意外,但以国民党长期的立场观察,把国民党定调为“疑美论”散播者或是说一套做一套,实在是“冤枉”了他们面对华盛顿的“忠心”。
事实上,亲美在台湾早已是蓝绿共识,即便曾有岛内人士质疑美国出售火山布雷系统,施压台湾延长兵役等,但正如隶属泛蓝阵营的某小党在反对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窜台声明中提到的,
军事上,美国一直不肯出售台湾制空制海所需要的神盾舰和F35战斗机,反而是卖布雷车给台湾,要让宝岛台湾成为埋下众多地雷的地雷岛,并且延长义务役兵役,逼台湾放弃原本的制空制海反登陆战略,牺牲台湾打巷战帮美国损耗解放军,这些行为,哪一个是对台湾好的?通通都是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牺牲台湾的权益。
可以看到,这份声明既不是反对美国对两岸事物的介入,更不是挑战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反/共仇中”的意识形态霸权。反对的理由,仅仅是美国没有出售给台湾足够“以武拒统”的军事装备。而这种思考普遍见诸于蓝营政治人物以及岛内蓝营媒体。
如果说绿营炮制出“疑美论”是要给国民党贴上亲中标签,蓝营试图以“两大之间难为小”将台湾定位为 “和平中立国”的第三方视角,何尝不是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变相否定,何尝不是在呼应岛内“抗中保台”的政治正确。这种站在“独台”立场的“疑美”,与民进党的孤注一掷倒向美国殊途同归,二者之间没有是非抉择,只有利害计算,更是面对台湾内部统独矛盾掩耳盗铃的表现。
更为讽刺的是。当这样的“疑美论”,明明是充满了与绿营互别苗头的羡慕嫉妒恨,明明也是把美国对台湾的关切视若惊鸿,竟在岛内饱受攻击,不由得让人怀疑台湾内部是否还有直面统独、理性论辩两岸关系的空间。
而民进党对侯友宜在美言论的批判,反而是降低了这些作为对国民党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冲击与影响,用虚幻的“疑美论”,把一心一意向美输诚当作被迫表态的解读,为一些观察者的“政治幻觉”找到台阶,而这种不能直面现实的鸵鸟心态,更是当前两岸问题真正的危机与挑战。
侯柯配民调大赢赖清德?当郭台铭被逼到墙角
如何理性看待蓝营媒体人开箱华为Mate 60的反应
台湾医师把脉2024,统一是下架民进党的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