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民党中常委范成连日前陪同郭台铭出席参拜活动,9月5日,国民党通过予以停止党权两年处分。郭台铭回应,“对付自己的同志比对付敌人还凶残”,他称,国民党也要检讨,不管客家、原住民或各种族群,多听民意在想什么。
1
事实上,在郭宣布独立参选后,如果再不作出纪律约束,再任由郭和地方人士或蓝营小鸡眉来眼去,国民党恐怕也要和2024说拜拜。
郭称国民党对同志凶残,然而,四年来任由郭两度搅局,曾经负气出走反戈一击,当他选择对蓝军残忍,转过头还要等国民党的一套办法,结果朱立伦仍视他为重要资产,让没有党员身份的他参与2024征召提名竞争,用什么词语描绘国民党的卑微软弱都不为过,唯独“凶残”二字更适合形容郭对蓝营选情的冲击。
而这样的冲击不只限于岛内选情,作为两岸企业家峰会副理事长,商场的佼佼者,郭自宣布参选以来的种种言行也影响着两岸关系。
对此,台湾资深媒体人尹乃菁在一档政论节目中提到,大陆关注的不只是岛内选情,而是郭在参选记者会的呛声,他以Yes,please,do it,表明自己无惧“威胁”,这是对大陆非常严重的要挟,等同打毁了他自己提出的和平宣言,这样子跟大陆呛声,还有什么条件以2024参选人的身份跟大陆去谈两岸共荣共好呢?没有机会了。
尹乃菁点破的正是郭的矛盾,他一方面认为“六成民意支持下架民进党”,要代表理性中道的声音,另一方面自宣布参选后,他和他的发言人黄士修又为了呼应当前“抗中保台”的政治氛围,频繁向大陆撂狠话。
其实,在四年前要角逐大位时,郭也曾陷入这种矛盾。他曾经表示民进党若通过《反渗透法》,就要带头冲“立法院”,可没过多久就改口,说从未反对此法,他最希望抓“匪/谍”的,只是反对程序瑕疵云云。
纪念“八二三”六十一周年,他发文,绝不能让将士们反“并吞”的精神被政客拿来当成选举消费。但这段历史明明是内战延续,彼时两岸追求的都是国家统一,却被扭曲为“并吞侵略”,这反而是顺应了民进党的两岸主张。还有那些剑走偏锋的“赏饭说”“一中两国”等,不只伤害了大陆民众的感情,更是向李登辉路线逐步靠拢。
这种拿香跟拜的方式证明了郭的所谓“主流民意”根本是绿化民意。假若顺应这样的民意,金门宣言的和平愿景岂不成了徒托空言?尤其当郭在这次选举还被部分深蓝寄予厚望,这些人不质疑他昔日“一中两国”的主张,却只反对侯友宜的岁月静好,更加凸显了当前国民党支持者两岸认知的混乱与矛盾。
2
为了迎合以绿为尚的政治正确,郭向大陆呛声的做法也反映了一些岛内政治人物背负的“外省原罪”包袱,正是因为这些人在潜意识里已经部分接受甚至认可民进党灌输的主张,所以他们才希望透过“弑父”来完成自我的心灵救赎。
对绿营的外省政治人物而言,是提出更加激进的分裂主张。对于蓝营来说,则是很多人不遗余力地拿香跟拜,他们不惜用向“二二八”鞠躬道歉,用听闻“国共都是中国军”震怒,乃至面对大陆祭出比民进党更强硬的呛声,以此迎合台湾内部的政治正确,证明他们也爱台湾。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伊底帕斯情结的表现,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民进党营造的绿色话语霸权已经形成。
对上述问题如何认识更直接影响着对岛内政治格局的判断。去年九合一选举后,一些两岸观察者大呼民心思变,但在思变的“民心”之下,是民进党籍参选人赖清德的民调居高不下,尤其当“务实台独工作者”开始连接“台湾前途决议文”,四成民意的支持未必是天花板,当分离主义的重心从“台独”向“独台”转化,蓝绿两岸主张日渐趋同,也可能成为赖的楼地板。
如果翻阅四年前一些媒体对当时九合一选举的评论,“讨厌民进党成为全台最大党”也曾蔚为风潮,也和今天“六成民意支持下架民进党”的声音惊人类似,但一年多后却是蔡英文拿下817万票创下历史新高,在主观期待与现实结果之间形成的鲜明反差,往事昭昭殷鉴不远。
假使因为郭台铭参选,能够触发更多人对当前岛内民意的重新认识,避免两岸关系再度经历不必要的摧折与虚耗,也不失为一种收获与进步,这不是郭有意成全,而是意外的启示,当然,一切都离不开实事求是。
邱毅曝郭台铭“死亡笔记本”,侯友宜选情雪上加霜
从蒋万安登陆看台湾与两岸统一的距离
郭台铭向大陆撂狠话,取悦“台独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