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最近为累积参选声量再度展开多场造势。对此,前“立委”邱毅分析,如果郭台铭决定宣布参选,8月23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用“主流民意大联盟”的机制取代憋气算计,才符合现在社会阳光政治的期待。
1
邱毅提到,在郭阵营看来,国民党征召时的内参民调真相未明,郭发现自己被坑,但因为脸书已经写出去支持侯友宜,就被国民党一直抓住诚信问题,但走到现在,郭已经箭在弦上。如果参加非绿联盟整合,两个月之内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用民调决定谁正谁负,谁代表非绿联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民调下决定,即使退场也是有尊严的退场。
现在,郭是想用非绿整合为当初宣布支持侯友宜的承诺解套,这也符合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此前提到的三阶段整合论。但问题在于,郭在国民党征召第一阶段就已经提前进场且最终出局,想要再战在程序上是缺乏正当性的。一些挺郭者认为国民党内参民调失真,但即便侯友宜从5月开始民调暴跌,在四组候选人中,郭的支持度至今也是敬陪末座,又能如何证明当初他是领先侯友宜而被国民党放弃?
何况,郭在四年前参与初选落败又负气出走,蓝营分裂造成的影响让很多支持者心有余悸,在郭并不具备党员身份的前提下,用征召取代初选无疑是二度礼遇。而郭在四月访美归来,还曾公开感谢朱立伦与连胜文肯定他是国民党的重要资产。作为蓝营的长期金主,国民党何必先为郭解套再多此一举将其做掉?因此,所谓内参民调失真不过是支持者替郭弥补参选正当性的理由,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
2
邱毅指出,“主流民意大联盟”在启动后,若国民党不愿加入,不必勉强,可由柯郭先进行,若郭柯整合成功,侯友宜将被边缘化,最后沦于弃保对象。情势所迫,聪明的朱立伦必然决定加入,而强硬派的金小刀将挂冠求去。国民党加入“主流民意大联盟”,选后才能启动执政大联盟,国民党在立法机构成为最大党,由国民党和民众党担任正副院长。
但在柯文哲坐二望一表态将以民众党候选人参选到底后,霸气总裁恐怕也不会甘当副手,而侯友宜声势再衰也能拿到20%选票,在他也表态打死不退后,传统的蓝营支持者也未必会转向仍与“独派”交好,要瓜分蓝绿选票的柯文哲,弃保能否发生也要打上问号。
如果以赖清德当前35%的支持度就认为65%的民意支持下架民进党,那现在侯友宜民调只有两成,是否能解读为八成民意不希望国民党上台?以此推理,绿白合的空间比蓝白合更大,尤其柯文哲在7月抛出“行政院长”由立法机构最大党推荐可确保政局稳定,他至今也没有放弃向绿营招手,如何先定义“主流民意大联盟”才是问题。
事实上,在台湾现行的选举制度下,只要相对多数就能当选,2000年的陈水扁也没有拿到过半选票,而当前赖清德的民调稳定领先,非绿整合或“主流民意大联盟”或只是面对“台独”民意相对多数的一种鸵鸟心态。
邱毅表示,“八二三”是郭的主场,配合和平倡议的升级版,宣布参选是最好的时机。国民党已启动毁郭打郭行动,配合背水一战的悲壮气氛,与“八二三”的情境正好相合。
坦诚以对, “诚信”问题,也是在郭动作不断消耗蓝营选情的背景下,国民党基于政党主体性,不得不做出的被动回应,而在全代会前朱立伦仍肯定郭是重要资产,为保留之后的整合余地,态度温和且谨慎。面对蓝营地方人士纷纷替郭站台,至今看不出朱立伦有何坚壁清野的动作,若称全力打郭实在高估国民党的决心与勇气。因此,即使郭在“八二三”参选,也难说能制造出悲壮的氛围,反而只是再度亮出人尽皆知的底牌,再度证明自己的钞能力。
更值得观察的是,当岛内的政治人物寻求政党支持出局后,又称“民意大于党意”,要为参选找寻正当性,但占据两岸关系中压倒性的统一民意,他们却从来不正视面对。而号称反独的国民党,自己确立的制度下脱颖而出的候选人至今都不能定于一尊,即使未来执政,又如何能保证两岸制度化的协商合作不会受到“台独”民意的挑战,不会再出现又一波“太阳花”,这应该是选举话题之外,留给未来两岸关系更有意义的思考。
聚焦赖清德是否是“台独金孙”是掉入独台陷阱
柯文哲念了唐诗宋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疑赖论”是反台独,还是独台精神胜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