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再做重大宣誓,蓝营能否终结“果冻之乱”


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周日启程赴美访问,他在行前指出,超过6成台湾选民认为,只有在2024年的大选下架民进党,才能让台湾“转危为安”。他呼吁各在野党,尽速推进“主流民意大联盟”整合工作,回应基层民众心声,创造大选与“立委”选举的双赢。
1
郭要不要选至今未松口,前两天他到彰化走访时,还学着做起点心,更对身旁人说以后“国宴”要吃蛋黄酥,一语道破心中所想。
他近来反复强调,“台湾的民意大于国民党的党意”。但让人好奇的是,四年之内两次参与国民党党内竞争,他一直都寄望从蓝营内脱颖而出,甚至今年年初还盼望着等国民党的一套办法,彼时的郭显然更看重党意,而非诉求民意。
其实,郭的这句话颇有玄机,等于间接否定了国民党征召提名侯友宜的正当性,甚至视此举有违民意。可是在台湾一直称国民党违背所谓“主流民意”的是民进党,但郭又要下架民进党,这个说法根本自相矛盾。
国民党的态度更为奇葩,四年前党内高层为了拉郭卡韩,火速确认郭的党员身份,让其参与初选,但输了就掀桌又想脱党参选,党内大佬登报劝退,又负气出走,拱他的出来的人反而成了猪八戒照镜子,一来二去对蓝营选情的伤害不言可喻。四年后,郭又想披挂蓝袍再战,但他连党员身份都不具备,国民党仍视他为重要资产,让本来简单的征召变成类初选,郭二度落败后,除了没有公开翻桌,和四年前的“果冻之乱”也没什么不一样。
由于侯友宜民调摇摇欲坠,重新激活了郭图谋大位的欲望,他开始勤走基层四处开讲,连蓝营小鸡都来蹭声量。国民党有防柯条款,却没有防郭条款,党纪无法约束。因为不想和郭撕破脸,让小鸡助阵郭的造势场合变得理直气壮,有些“立委”参选人反而倒打一耙,责怪国民党没有订出规则。当这些新闻铺天盖地的被讨论时,侯友宜则成了路人甲,以至很多人忘了他的存在。
究其原因,郭财力雄厚常年支持蓝营,加之他再不济也有10%的支持,未必成事,但一定能坏事。因此现在国民党对他仍奉行批不得、骂不得,更割舍不得的“三不”政策。但这个态度先前不只给了小鸡名正言顺的跳船理由,也让蓝营的整合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2
当两度参选两度搅局者仍在岛内拥有一大批支持者,也让外界看到台湾社会对于“制度”与“诚信”的维护远没有自我标榜的那样神圣不可动摇。
投射在两岸关系上,昔日“太阳花”学运抗争让服贸协议功亏一篑,那些破坏两岸制度化合作的抗争者也给出了很多“正大光明”的理由,以此来掩饰政治目的。他们冲击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做了法律不容许的事,还标榜有正当性,这和选输了不认,还称“民意大于党意”的思考逻辑异曲同工。
当年抗争者说服贸黑箱,却不敢面对过去台湾对外签署的非条约之协议,依行政命令程序,只要送立法机构被查即可,是执政党屈从了民进党的压力,变成逐条审查酿成之后的政治风波;当年抗争者说要抵制大陆资本反对新自由主义,他们却不反对台湾试图加入综合了新自由主义和传统霸权结构的TPP ;当年抗争者还说要公平正义,他们又无视台湾企业在不平等的两岸分工中,从大陆劳动者那里获得的超额利益,甚至还对没能“见者有份”耿耿于怀,这压根无关什么“黑箱”,从根本上就是反中仇中的心态作祟。
即便今天岛内有对“太阳花”的反思,也不乏有人谴责当年那批人是让台湾经济停滞不前的罪人,尤其马英九卸任后,还把对这些人的谴责写进八年执政回忆的书里,但上台时没有铁腕手段,下台谦恭自省一切已于事无补。现在也有不少蓝营人士说未来国民党执政要重启服贸,但昔日无力对抗“台独”反扑,现在转过来又寄望大陆要随时配合岛内政局的变化,虽然理子面子都想要,却鲜有人检讨台湾面对大陆时的理盲与心态上的傲慢。
面对有意角逐2024的人在尊重“制度”与“诚信”上的缺失,面对颠覆游戏规则者仍能被蓝营视为重要资产,如何保证未来政党轮替,两岸制度化合作不会再次遭受台湾内部政治环境的挑战?这应该是“果冻之乱”引起的纷扰外,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国民党能否平息这场乱不重要,重要的是两岸关系不该再走回头路,不必再经历“太阳花”一样的摧折与消耗,但下架民进党就是“台独”的彻底下架吗?重新上台的就是反“独”的坚定力量吗?恐怕真正的岛内现状远不是一些将实事求是原则弃之如敝屣的评论者想象的那般模样,因为这些声音从来不面对,“只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所谓民意,心中可曾容下两岸统一?
基隆女议员批“台独”讨打,竟被蓝绿同声责骂
从李敖书房收藏谈一位台湾“外交官”的民国残梦
国民党全代会落幕,“换侯”之乱并未平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