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九二共识”,侯友宜释放什么讯息?


7月3日,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接受政论节目专访,公开表态“支持合乎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的“九二共识”,引发讨论。在周日的国民党首场造势活动中,面对马英九在两岸部分主动做球未表态的他,隔天在蓝营媒体人赵少康设置的 “安全护栏”下,终于讲出了那四个字,为了帮侯拉抬声势,蓝营众大咖绞尽脑汁。
1
对于侯友宜这番表述,“立委”江启臣称,源自马英九访陆归来的一场党内餐会,侯友宜也受邀出席。餐叙中,马英九提到在大陆一路上多次提起“中华/民国”,也讲了主张“九二共识”的内容。 
席间,江启臣向侯友宜补充,自己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检讨2020大选得失,其中“九二共识”影响选情甚巨,因此把当初的检讨以及“宪/法九二”论述在现场向侯友宜说明,后来侯友宜团队也向他索取数据,经过内部讨论后,才抛出相关主张。
事实上,江启臣所谓的“宪/法九二”,这种透过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来定位“九二共识”的主张,是国民党党内在2020大选失利后对两岸路线产生分歧的结果。
面对党内青壮派对蓝营既有的两岸主张提出异议,江启臣参与国民党党主席补选时抛出了相关论述。
江启臣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提出的两岸新论述在国民党党内引发不同意见。图为2021年国民党主席选举电视辩论会(台湾媒体)
2020年3月,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6月,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仅将“九二共识”定调为对过去两岸和平发展确实有带来相当贡献,引发蓝营大佬意见。
在党内新旧势力拉扯中,2020年9月国民党全代会上,江启臣致辞时主张,以基于台湾地区限制性规定的“九二共识”延续两岸互动,并寻求互动方式的与时俱进。相关主张仅以“报告案”处理,国民党全代会并未通过形成决议文或政纲。
2021年8月,为竞选国民党党主席连任,江启臣在以党主席身份主持的最后一次中常会上再次表示,他相信“宪/法九二”可以让原汁原味、求同存异的“九二共识”继续成为台湾民众的主要选项。
不难看出,国民党一直试图以两岸新论述摆脱在选战中的不利境地。
然而,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经由香港会谈及其后函电往来,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海基会的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海协会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由此可见, “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双方的共同认知,是“九二共识”的应有之义。
1993年的汪辜会谈开启两岸关系里程碑的一页。(大陆媒体)
2
从“一个各表”到“宪/法九二”再到合乎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的“九二共识”,再加上去年党主席朱立伦访美称“没有共识的共识”,国民党的两岸论述的不断变化,实则是回避两岸政治关系向前推进。
一直以来,面对民进党的攻击,国民党始终掉入一种自证的心理陷阱。
比如,蔡英文2019年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刻意连接时,部分蓝营人士不指责混淆概念,反而污名化大陆,完全被绿营的思维引导与控制。
再如,国民党的领导者因为外省原罪心理,为了破除绿营选民的疑虑,2006年2月,竟在亲绿媒体《自由时报》刊登广告,把“台D ”也视为选项之一。事实证明,上述做法也没有为国民党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反而绿营经过八年后得到进一步壮大。
当民进党站上审判者的高点,可以对不同政见者提出质疑,本质是已经垄断了所谓“爱台湾”的话语权,这给了他们面对支持者可以进行仇恨动员的底气。
台湾的现行法律固然对于两岸的定位是“一国两区”,但相关法律是否是岛内民众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否仍具有强制力的保障,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图为三十年来,台湾民众认同趋势分布。(政治大学选研中心)
关键问题并不在国民党以何等主张因应,而在于民进党根本不容国民党撕下既有的标签。如果蓝营的领导者不能突破自证的心理陷阱,无论如何解释,也无法摆脱疲于奔命进退失据的窘境。
在蓝营众大咖抬轿与做球之下,侯友宜说出了两岸论述,但目前台湾地区的宪制性规定,是否还是岛内民众共同意志的体现,当主张台D的民进党全面执政,是否相关的“法”还具备强制力的保障?
归根结底,没被“台D”之法取代,是因为祖国大陆有《反分裂国家法》震慑分裂势力,谁在捍卫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答案不言自明。
郭台铭独立参选2024?国民党与侯友宜尴尬了
马英九助阵蓝营誓师,侯友宜仍没讲出“九二共识”
金小刀助阵侯友宜,郭台铭败部复活走向尽头?
反“黑箱”不反服贸?柯文哲湮灭“台独”真相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