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登陆厦门,会晤相关领导。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两岸共同的现代化,民族复兴浪潮中台湾不应缺席也不能缺席。两岸同胞应携手奋进,共同完成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志业。1月29日,包括金门酒厂在内的63家台湾企业已予以注册或更新注册信息,允许上述产品进口大陆。两件事相隔一天,备受瞩目。
洪秀柱此行传达了为促进两岸交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而大陆也展现了为共谋国家统一,继续开大门走大路的坚定信念。
包括金门酒厂在内的63家台湾企业解禁,也用事实回击了民进党当局所谓“以经逼政”的污蔑。
这两件事带来的正面意义不容置喙,然而,当部分岛内舆论透过移花接木,试图将蓝营人士登陆与金门酒解禁用因果关系扩大解读,更该警惕“台独”背后的险恶用心。
自去年12月开始,面对大陆海关总署以注册讯息不完整为由,将金门高粱等台湾产品列入暂停进口名单,民进党当局一直散播是“政治打压”。
但实际情况是,与金门高粱驰名的马祖酒厂当初并未被禁,均能顺利出口。
正如大陆国台办此前的表态,所谓“无预警禁止进口”纯属刻意炒作。部分台湾输大陆食品企业注册信息不完整,不符合大陆方面要求,有关主管部门暂未对这些企业给予注册。这是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这足以说明,金酒解禁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相关企业完善了注册信息,进而符合了大陆海关对于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
换句话说,即使有岛内人士协助沟通,如果不符合相关法规依然不能解禁,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就像去年被报道的远东集团,它在大陆遭到惩处是因违规在先,而即使没违规,作为民进党的金主,不能和“台独”划清界限,同样不能为大陆社会允许。
因为,认同一个中国是台湾企业在陆发展或从事两岸经贸的前提,而遵守大陆相关法律法规是必须,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将远东“吃饭砸锅”和它在大陆违法违规做因果关系的解读,等同掉进了“台独”所谓“以经逼政”的话语陷阱,这是对大陆依法处罚远东的诋毁与抹黑。
同理,如果有舆论跟风岛内媒体,将这次蓝营人士登陆与金门高粱解禁,两件分属不同层面的问题作出过度的关联。
由此带来的,可能既低估了岛内有识之士在两岸关系中应当发挥的作用,也可能高估了外部因素对于台湾食品解禁的影响。
这种解读方式,反而是呼应了“台独”舆论以政治理由妄图歪曲当初大陆依法停止进口台湾食品的正当性。
面对分裂势力在两岸交流中精心设置的话语陷阱,避免落入圈套的唯一方式就是站稳立场。一个中国是前提,遵纪守法是必须,这是任何一家岛内企业都不容躲闪的问题,否则,神仙也难助!
把同胞当钱包的台湾风景,大陆人还愿意欣赏吗?
当蓝绿携手拒统,赖清德“务实台独”让国民党图穷匕见?
“疑美论”背后藏着蓝绿倚美拒统的升级包装
他是黄埔之光曾替两蒋受苦受难,晚年为统一与国民党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