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美论”背后藏着蓝绿倚美拒统的升级包装


去年九合一台湾地方选举过后,欢呼岛内民意转变的评论一直不断,最近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又发布民调,对于“只有相信美国、亲近美国,才能保卫台湾”的说法,结果显示62.1%民众不同意。岛内砖家认为,对于华府在两岸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民众已经大致了解,也看得很清楚。巧合的是,民进党党主席赖清德日前也抛出“不能让有心人散播'怀疑美国'的言论”,“疑美论”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不过,在很多人引用这份疑美民调之时,应该先了解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的背景。这是一家与“台独”分子有着密切联系,打着“民主”的旗号在国际社会上从事各种分裂活动的机构,曾被大陆国台办点名制裁。
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民调发布后,蓝营学者纷纷表示,代表岛内民意出现重大变化。(台湾媒体)
因此,用这家民调机构的数据来印证两岸关系有何深刻变化,恐怕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退一步言,即使忽略这家民调机构的背景,“疑美论”也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台湾民众的两岸态度。
究其原因,“疑美”背后到底是民众质疑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阻扰统一,还是华府对台的协防意志在岛内民意看来不够“坚如磐石”进而提出质疑,在问号背后的路线选择,在这份民调中无从解读。
举例来说,叫嚣“抗中保台”的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早前也曾鼓吹“全民皆兵”。在他看来,美国出兵台湾的前提,是台湾要先展示所谓“自主防卫”的决心与意志。
从这个角度观察,“台独”分子曹兴诚也不认为台海有事美国就会主动帮忙,如此“疑美”所代表的是理性和平的思考还是更为激进的对抗主张呢?答案不言自明。
曹兴诚曾表示,台湾只有展示足够自主防卫的决心,美国才会出兵,这种对美国出兵的质疑,显然不代表理性和平的声音。(台湾媒体)
至于国民党方面,“疑美”的声音的确普遍存在。这些质疑包括,莱猪进口能否换取台美自由贸易协定;佩洛西的窜访是否实质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再或是牺牲台积电能不能得到美国明确的安全承诺。
当国民党用“两大之间难为小”定位台湾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希冀避免成为大国角力的棋子,这样的“疑美论”是把台湾的利益脱离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之外。
国民党改善两岸关系的目的,是希望让台海分裂分治现状合法化与凝固化,而这又何尝不是民进党的目标,二者之间只是方法论的不同。
然而,国民党的悖论在于,只要统独问题不得到彻底的解决,当前的台海格局就会一直延续,即使蓝营的政治人物有意改善两岸关系,也必然是以漠视美国主导的区域秩序为前提,这也决定了国民党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对华盛顿的依赖。所谓“疑美”,不过是甘为棋子之下与绿争宠的讨价还价。
事实上,比起民进党不遗余力地向美日输诚,吃莱猪吞核食也甘之如饴,国民党反对“倚美谋独”的结果,却逃避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成因。无视长期的反G教育培育了“台独”的土壤,随着两蒋“法统”神话的终结,为台湾社会结下“反中”的恶果。
国民党在台立法机构曾抵制莱猪进口,但此问题背后“倚美”的政治正确,却是蓝绿都不敢挑战的,而民进党口中的“疑美论”,也只是斗争国民党的手段而已。(台湾媒体)
当国民党无视美国是70余年来煽动两岸分裂制造对抗的罪魁祸首,反而将一海之隔的骨肉同胞看作台湾安全的最大威胁,套用古典名著《水浒》里的人物关系,这种“愿为潘金莲又‘婉拒’西门庆”的表现,在政治逻辑的一致性上,国民党比孤注一掷的民进党表现得更为矛盾。
如果一边在台立法机构提出“请求美国协助抵抗中G”,一边又要谋求和平,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岛内趋独的民意不买账,大陆这一关也过不了,这是当前的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陷入进退失据的根本原因。
基于以上所述,如何观察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发布的民调,如何从“疑美论”理解岛内民意的变化,在对两岸前景抱持谨慎乐观,继续团结台湾同胞的同时,恐怕更该对背后可能隐藏的“台独”升级包装提高警惕。
归根结底,不愿面对国家统一的“疑美”,也只是换了形式的“倚美”,和“台独”没有距离!
他是黄埔之光曾替两蒋受苦受难,晚年为统一与国民党分道扬镳
螺蛳粉还没下架完,素毛肚又刺痛台毒玻璃心
昔日嘲笑陆客如今在日本丢人,“台独”双标彻底暴露
林毅夫先生七十感言,统一才是台湾的沧桑正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