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任用台毒媒体人,重新走回马英九的老路?


国民党台北市长当选人蒋万安17日公布第三波人事名单,作家蔡诗萍将出任文化局长。由于后者多次抨击蓝营的两岸路线,在香港反送中、佩洛西窜台等议题上与民进党同唱一调,引起反弹声音。
蔡诗萍19日表示,政治立场是自由主义者、台湾立场是Z华/民国台湾派,不曾改变,上任后不再写政治评论。
蔡诗萍是外省第二代,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客家人,过去被认为立场偏蓝,他近些年的转向并不意外,要迎合所谓的主流民意,必然要采取敌视大陆的立场,更不可能挑战抗Z保台的政治正确,有这种投机心态者在台湾不胜枚举,它反映的是岛内舆论的全面绿化。
蔡诗萍近年来多次批判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并多次表达对蔡英文甚至民进党当局的肯定。(台湾媒体)
况且,称蔡诗萍“蓝皮绿骨”也并不准确,因为这种转向几乎成为台湾社会的常态,整个国民党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九二共识”被抹黑攻击时,国民党也从未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主张,甚至党主席朱立伦赴美妄称这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当佩洛西窜台挑动两岸关系时,台湾朝野都在额手称庆,大表感谢。
由此可见,国民党根本谈不上有何鲜明立场,他们的目标是下架民进党,而非挑战背后的台D民意。这些人一边骂着蔡英文,一边又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民进党灌输的主张,当“抗Z保台”因为变成蓝绿共同的政治正确而失效时,代表的不是和平的胜利,而是未来“九二共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严峻。
如果蓝营的选民可以支持这样的国民党,为何又要反对蔡诗萍?难道看不见,国民党里还有千万个和蔡诗萍一样的人。
其实,真正该检讨的正是一部分无视国民党全面绿化,继续选择掩耳盗铃的蓝营支持者。
蒋万安从立委任内一直回避敏感议题,参选期间主张中正纪念堂更名,图为台北市长胜选夜蒋万安发表演讲。(台湾媒体)
当他们看到蒋万安在“立委”任内回避去蒋议题,不肯参加光复节纪念活动,在台北市长选举期间主张中正纪念堂更名,甚至媚俗地大谈自己爱台湾的DNA时,如今的结果已经可以预见。可是面对国民党打出的“蒋经国牌”,这些人在情感上又被迅速征服,以至每次总在选前期待与选后失望中交错徘徊。
想做全民市长的蒋万安不禁让人想起200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由于自己的外省原罪情结,为了超越蓝绿,他不惜找来台联党出身的赖幸媛主管两岸事务,幻想以此就能摆脱“亲Z卖台”污名。马英九越谦卑越低调,台D势力在他任内的反扑越汹涌,台湾社会的对立越严重,最后他不仅没当成全民领导人,自己的支持度跌到一成都不到。
马英九2008年上任之初任命台联党出身的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台湾媒体)
当后来者反思马英九因为没能拨乱反正让民进党做大时,却忘了检讨当他在选前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甚至为了迎合绿营支持者,抛出所谓“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主张,已经为日后的一系列政策埋下伏笔。为何当年在选前就看到他拿香跟拜的人,还义无反顾地相信他任内就会大破大立?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这到底是马英九的问题,还是对他乃至国民党的认识与判断出了问题?
对这些蓝营支持者而言,与其感到每次选举后被辜负,不如先扪心自问,若至今还坚持心中的理念价值,还认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那反台D是该寄望国民党,还是更该站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之上。是该继续捍卫一个早就名存实亡的招牌,还是应该面对两岸大势从善如流,尊重历史的结论与人民的选择。
如果继续在岛内画地为牢,愚忠愚孝注定被后来者消费牺牲,幻想的花瓶也终将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熊猫“团团”眼里看尽蓝绿面对大陆的黑白无常
九合一冷思考:警惕“抗中保台失效”背后的蓝绿暗流
是民进党惨败抗中保台破功,还是“台独”更将疯狂反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