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合一折戟看新党在台湾的质变与困境


在去年底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原本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共提名10名议员候选人的新党,最终仅仅保住北市一席;2020年1月,新党在不分区立委的选举中也仅获得147,373票,占总票数的1.04%,因未过5%的门槛而无缘“立法院”。作为曾经的台湾第三大党,大小选举接连折戟令人不胜唏嘘。
要解读新党为何式微,首先要回顾新党创党之初的自我定位。
当年的新党自诩为 “正统的国民党”,这就使新党必须按照两蒋的思路 , 高举“反G”旗帜 。而随着岛内分离意识高涨,在反独的大目标下,也要求新党必须与祖国大陆建立联系。
因此,新党在创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要与大陆展开谈判,但又因担心被扣上“中G代言人”的帽子而患得患失,难以在两岸关系上有所突破,甚至召集人王建煊曾公开宣称:“我们不敌视大陆同胞,我们是敌视它的Z权”。
1993年8月10日,“新国民党连线”脱离中国国民党自组新党。(台湾媒体)
1998年2月,以姚立明、郝龙斌为主的新党十人小组提出“一中两国”的论述,与新党一贯主张的“一个中国”公然对立。
尽管在新党全委会的反对下很快归于沉寂,但这种言行上的自相矛盾 , 路线政策上的自我否定使新党的定位愈发令人迷惑。
再者,新党当年以反李登辉起家,除此与国民党并无二致。自诩正统国民党虽让新党成功抢夺深蓝选票 , 却也构成自身发展的瓶颈。尤其李登辉在千禧年脱离国民党后,蓝军的大量人才回流,为新党后来的组织凋零埋下伏笔。
2020年2月,郁慕明交棒新任党主席吴成典,围绕新党未来发展再度引发讨论。先有党员在个人节目中炮轰党内同志,揭露党内理念派与选举派的分歧,后有郁慕明力挺青年军并直指党内有人与其切割,从隐晦到直白,甚至直接点名党内高层。这一切,在27周年党庆之后走向公开化。
不可否认,近些年随着新党年轻世代崭露头角,在前主席郁慕明领导之下,新党拥护一国两制追求民族复兴的形象在大陆已深植人心。2017年新党党庆大会,时任党主席郁慕明更表示,“国民党假如没有明确目标,新党就要走自己的路,要为和平统一,振兴中华向前迈进”。
可这种步调的调整真的与现有支持者的理念一致吗?

只要新党的基层不能丢弃反G执念,不愿面对他们守护的招牌已经被民进党“独”蚀,尤其在过去几次台湾领导人选举中,为所谓泛蓝整合顾全大局,新党不能与国民党的“独台”路线彻底划清界限,当新党基层不具备“拥护一国两制”广泛的群众基础, 少数人的前瞻思考很难成为引领革新的力量。
这是新党在郁慕明主席交棒后,党内爆发选举派和理念派关于路线之争的根源所在。
坦诚以对,面对台湾岛内高涨的反中民意,追求选票极大值,不向“台独”拿香跟拜,想以“不宣”而促统不啻为掩耳盗铃。即便选前行而不宣,选后面对连任压力,主流民意当前也只能屈从妥协,这是选举派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权利与责任。当支持统一需要和“台独”主张者通过选举竞争来获得认可,被赋予正当性,那合法合宪的反“台独”促统一,无形中在就变成被挑战的议题,而这样的选举,是将岛内少数人的意志凌驾于全体中国人民。
正因为当前新党领导者不能突破这样的迷思,新党始终在支持统一与现实的政治考量之间反复摇摆。
比如2022年年初,台北市议会审议市长柯文哲最后一年任期执行总预算案,其中的双城论坛预算,民进党团提出但书,要求若论坛举办前,大陆军机、军舰持续绕台,则不得动支此预算,最终获国民党、新党党团共识,达成决议。
大陆军机出动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常行动,然而在台湾岛内却被蓝绿共同视为安全威胁。(中国空军)
民进党的表态不意外,国民党妥协也在情理之中,但新党跟进值得玩味。
新党召集人潘怀宗当时说,民进党认为双城论坛无实质效果、且近来两岸气氛不佳,但国民党则认为有助于两岸人民交流,经时任议长陈锦祥裁示“各退一步”持续协商、不要表决,因此最终经各党互相妥协后作出此但书,而个人则主张若届时两岸氛围佳就持续举办,若不好则可取消。
此说法模棱两可,如果新党支持两岸交流,如何又同反对此主张的政党妥协?
正因为台海局势紧张,民间互动几乎停摆,“双城论坛”作为为数不多的交流窗口,更不该被“台独”立起的反中高墙阻隔。所谓“气氛好就办不好就取消”,岂是认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党的应有表现?
况且,两岸气氛的好与坏,压根就不是军机问题。是因为台湾多数人的认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把大陆当敌人,把统一污指为“并吞”,才把捍卫一个中国的正常行动歪曲成了对台敌意。
如果新党支持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何以把遏制“台独”的行为当成不能推动交流的罪责?
这种对待“双城论坛”的态度,正是台湾社会面对“统一”的扭曲表现,这样的思考,完全是倒果为因,而新党并未勇敢突破这一两岸误区。
当前,国民党与民进党在台湾前途及两岸关系等问题上主张趋同 , 将使两岸围绕统一还是分裂的斗争更加尖锐化。新党和其他岛内“第三势力”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和观点,对两岸关系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戮力统一在岛内尤其艰难,中华儿女坚持国家认同才更显珍贵。面对时下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已经脱离昔日在一中之下的政权之争而上升成为主权领土问题,“台独”之路行不通必然是与分裂势力斗争的结果,而不能单单寄望部分人悬崖勒马。
新党主席吴成典在去年海峡论坛强调“台独”绝非主流民意,然而在统独力量消长背后,只分析政治市场的供给面而回避需求面,还有待全面深刻地认识岛内现状。无论“台独”代表多少民意,两岸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大陆的发展进步,取决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的决心与意志,国家统一更应从两岸大局着眼,从14亿人的民心所向出发。(大陆媒体)
假使新党还认为“议会路线”可以拓展政治版图,对台湾选举仍有期待,两岸关系就不可能作为该党立足岛内的优先选项,支持冻结双城论坛预算的一幕还可能在未来重演。
新党前主席郁慕明曾说,他希望所有领导新党的同志都明白一个道理:新党很小,但因为这个方向而所以大,而有存在的价值,若抛弃了这个大目标,新党也就不再是新党,就像现在早被掏空灵魂的“中华/民国”,沦为行尸走肉的一具空壳。
诚如斯言,为一时得失放弃理念,在国、民两大党夹杀之下,恐怕更无新党的出头之日,才是真正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台湾医师话统一:对“台独”清零不会比战疫更难
王鸿薇立委补选险胜,“台独”危机感给蓝营敲响警钟
洞穿张亚中两岸迷雾,统一让“台独”消失刺痛谁?
是民进党惨败抗中保台破功,还是“台独”更将疯狂反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