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追思二二八,独派闹场威胁下跪道歉


“二二八”77周年,台北市长蒋万安出席纪念活动,致辞时表示,历史的错误,不容重蹈。身为台北市长,他要为当年的事件表达诚挚歉意,台下坐着的还有前领导人马英九。
蒋万安说,他会记取历史的教训,缅怀前辈奉献,在台北市长任内对“二二八事件”尽全力反省,化为尊重人权,捍卫民主的行动圭臬。他首度抛出“台湾意义”,称那这些多元并存的人生选择,正是台湾社会最丰富的资产。
但是“台独”团体并不买账,和去年一样,他们仍然要蒋下跪道歉,说要蒋家人离开台湾。
这太有意思了,2022年蒋万安选台北市长时,亲绿电台节目说他不姓蒋,还起底他的身世,说他的祖父是郭礼伯,言之凿凿。当选后,同一批人又信他姓蒋,还要他为蒋姓低头认罪。
事实上,“二二八”的史料早已公诸于世,真相不是问题,对历史的扭曲包装才是问题。
“台独”说,这起事件是对“台湾精英”的迫害,但当年外省人遭冤杀的历史,则被他们按下不表。
又说是“官逼民反”,假如站在一个中国立场,只是反对国民党当局的统治,如何今天最大张旗鼓在岛内纪念者,是民进党以及很多“台独”支持者?
当这起事件变成“台独”去中国化的政治提款机,死了多少人,分几个阶段,有没有人数灌水,是否存在流氓冒充精英?凡是对于真相的探究,在反中拒统的大气候下,已经不见容于主流舆论。谈不出因为所以,更谈不出公平正义。有些真正的受难者,比如那些举目无亲的外省人,他们遭冤杀反倒无人问津。“二二八”如今是民进党的神主牌,成为通过指认国民党是“外来政权”压迫台湾人民,建构“台独”史观的重要步骤。
至此,围绕“二二八”讨论在台湾已无关真相,衍生出的是国族认同问题。但蓝营的政治人物却看不到这个层面,更无心去厘清那段历史。
从马英九开始,就是每年哭、每年谈,态度诚恳谦卑。但反对力量并没有因此选择宽容,还是每天照三餐批马。他们过去说,没有真相就没有原谅,但真相有了对道歉者更不原谅。这一点,从卸任后的马英九被百案齐讼勤跑法院的遭遇可见一斑。
从蒋万安复制马英九对“二二八”的态度看,道歉、反省、追思,一样不少,他未必了解历史,也可能无心真相,但必定恪守当前岛内对“二二八”诠释的政治正确。因此,一个在事件三十多年后出生,到了21世纪才又章姓变蒋姓的他,也要一而再再而三表达对岛内社会的真挚“忏悔”。
蒋万安说,这几年,他的阅读范围也接触到前资政辜宽敏的回忆录《逆风苍鹰》,郝柏村的《郝柏村回忆录》,这两位前辈,背景不同,关注不同,但他们都为了台湾的前途,用行动付出了一辈子的生命。
这段话已经回答“二二八”到今天为何吵个没完,分明是抗日还是亲日的问题。但为了博取台湾社会的认同,不了解历史的蒋又不得不在被扭曲的历史中谈“二二八”,谈来谈去,真相又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
岛内某蓝营媒体在社论《二二八事件该走下神坛了》一文中这样写道,让“二二八事件”回归平淡、理性解读,并真诚对待处理,从中得到教训,以使这个历史伤痛能够真正愈合,台湾社会得以和谐迎向未来。
但理性回归,更有赖台湾社会完成“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认同复归,当蓝营人士不敢挑战“台独”史观,光复的台湾在70多年后的今天犹如再告失陷,随着分离主义的气焰越发嚣张,未来可能距离这家媒体的期待越来越远。
徐巧芯告慰罹难渔民?为何有人总是看不懂台湾
赵少康称渔民有错在先,透视台湾双标强词夺理
两岸锐评丨夏立言访陆能否给罹难渔民家属交待
福建海警出动打击台独,终结金门的认同迷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