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代表团遭台独刁难,丈量两岸善与恶的距离


2月17日,台北灯节在晚间正式开幕,其中“友好灯区”展出16个台北市友好城市,上海市这次也派员出席。
但这样的城市交流在岛内又被大作文章。面对代表团由市台办处长级官员带队,不少台湾媒体也有意见,说是出席层级降低。
可去年副主任带队时,绿营也没少骂。当时为了防止有人蓄意破坏“侬好上海”花灯,北市府还派了员警维护,但民进党籍的北市议员林延凤却批评,试问,动用基层员警守护这娇贵的上海花灯,是蒋市府配合“统/战”策略,是吓阻想要表达诉求的民众?
然而,若不是连花灯都想要攻击破坏,为何要害怕警察维持秩序?如同蓝绿一天到晚批评大陆沿海部署“飞弹”,试问,若在岛内不搞分裂叛离,为何怕祖国武备,根本是这些人心里有鬼。
何况,过去两岸交流最热的时代,何止是副主任层级来台,连大陆省长都一波接一波的率团采购,不只展现善意,还要帮助同胞拼经济,可当时岛内舆论也没什么好话。
2011年,正值马英九竞选连任,媒体人赵少康对省长来台不以为然,他说三天两头到台令人反感,会对蓝营造成反辅选。等到国民党成为在野党,他又批台当局阻隔两岸交流,忘了当年自己面对交流是何立场?
从中看出,层级高了让你别来,低了又怕被矮化,无论怎么做,都免不了被一些人鸡蛋里挑骨头。
不只如此,这次代表团抵台到上海灯区踩点时,还有独派团体“台湾国”抵达抗议,还有绿营议员称,行程大搞“黑箱”,但蒋市府强调,是台当局“陆委会”要求低调,等对方离开后,才会对外公布!
可见,明明台当局生怕大张旗鼓,不乐见两岸交流,要求“低调”,当大陆代表团去了,客随主便之时,绿营又批评行程不透明。 
然而,过去连大陆民众自由行申请入台证,都要填写大概行程,这次上海代表团赴台是专案处理,行程当然报备给相关单位,何来“黑箱”?但台当局大搞两面手法,高调说你“统/战” ,低调又批你“黑箱”,反正这些逢中必反者,横竖是理,总有矫情的“台独”歪理。
事实上,去年上海代表团已经领教过了岛内刁难,台“陆委会”先是拖着不批,等让他们来台,只能参加闭幕式。当时就有北市蓝营议员爆料,连岛内有人相约吃饭聚会,都不能顺利成行,代表团成员都被要求待在饭店,足不出户,形同受罪。
“陆委会”还要求“不能发表政治性的言论”,说白了,就是不想听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相关言论,而把“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当成政治,折射的更是“台独”舆论主导下,台湾社会国族认同的积非成是。
上海代表团的遭遇,也是时下两岸关系的写照。无论大陆怎么做,都免不了被岛内别有用心者动辄得咎,让利被污指为“统/战”,若不让又被抹黑“以经逼政”,强势回击说你 “文攻武嚇”,温情喊话又视你软弱好欺。哪怕是善意满盈,撒尽阳光,仍不免伸头一刀,缩头又挨一刀,不是面对逢中必反式的歇斯底里,就是遭受吃饭砸锅式的胡搅蛮缠。当“反中拒统”与精致利己合二为一,催生出的则是部分岛内人士在面对两岸关系,对待大陆民众等问题上,道德下限普遍探底。
从这个角度观察,在厦金水域因为台当局粗暴执法酿成的悲剧,与上海代表团出席台北灯节的遭遇,在性质上并无本质不同。当一方善意满盈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另一方处心积虑妄图制造对立分离,这种天渊之别的表现,丈量的也是两岸关系中善与恶的距离,应当惊醒梦中人。
大陆驳斥“禁限水域”,海警护渔戳破台独谎言
赵少康访苏起,谈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形成始末
从闽平渔惨案到金门船难,透视台湾社会反中魔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