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激化两岸矛盾?台媒恶意提问再遭戳穿


在3月27日的国台办记者会上,有台媒提问,“近日汪小菲大闹大S住处,有大陆网友呼吁,这恐怕会恶意激化两岸矛盾,希望国台办出面管一管”。继上次就“台湾人在大陆送快递”发问后,岛内记者再度令人智熄。
其实,个人感情不足为外人道,孰是孰非,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大陆网友也从来没有一面倒力挺女方,二人分手更扯不到两岸关系。台湾一天到晚标榜言论自由,遇到批评就希望限制对方言论,还要无限上纲,更凸显岛内面对大陆的双标心态。
而自汪小菲现身台湾,台湾媒体刻意用男方咆哮女方低调,把各执一词的感情纠葛,添油加醋变成好似一人的错。而对于女方刷前夫信用卡、抚养权问题,甚至有无嗑药,全都避而不谈。蓝绿媒体不为追求真相,而是希望将此事导向中国(大陆)对台“鸭霸”,这分明是反中心态作祟。
如果大陆人讲过的话,都被那位记者奉为圭臬,更多大陆人还讲过两岸该马上统一,为何台媒就不响应呢?岛内一面倒的黑化男方的根本目的,是指桑骂槐抹黑大陆,这也是那位女记者当时提问的动机。
事实上,汪小菲“得罪”台媒不是因为他咆哮,也不是因为他跑到大S的住处。而是因为他的两岸立场颠覆了台湾主流舆论对陆配的要求。长久以来,只要不具备伊底帕斯弑父情结,不能用“恨大陆”来证明爱台湾,这样的陆配在岛内都会被归为“非我族类”,反之,则会赢得所谓的台湾认同。

2021年6月,厦门发现2例台湾输入的新冠病例,其中一人竟在台北松山机场手持PCR核酸检测阳性报告,顺利登上了前往厦门的航班,直到落地后才被发现。
汪小菲在微博痛批,岛内有人得新冠肺炎还飞到厦门,称,“我们抱着一颗真诚的心,被他们不断的利用和污蔑,这么多年看过来了,实在忍不下去,按我北京人的话,历史书里一定记这一笔。”
2017年,针对蔡英文在推特用日语发文感谢日本政府支持台湾参加世卫大会,汪小菲生日当天在微博写下,
“都这个年代了,别再打着选举的名义再愚昧老百姓了,如果一个讲着中国话的人说自己是日本人,那和汉奸有何两样?汉奸在中华民族就像秦桧一样,永远跪在那里。你要是愿意永远跪着,那就跪吧,别拉着2300万台湾人一起跪着。” 
他的反独言论无疑挑战了岛内社会的政治正确,这也是他与大S分手后,台媒一派幸灾乐祸的根源,他们只想墙倒众人推,丑化反“台独”的陆配。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曾嫁到台湾的福原爱身上。她从小在东北打球,讲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对她而言,日本是第一故乡,中国是第二故乡。福原爱未必懂两岸,但她认同的是中日友好,绝非岛内一些人想象的“台日亲善”。
但这同样挑战了台湾的政治正确。武汉疫情时,福原爱在微博写下了“武汉加油”,引起岛内网友不满,她删帖澄清说自己很难过。虽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她之口再合适不过。但对台湾来说,没有人溺己溺的关怀之爱,只有第一时间限制口罩出口大陆。
等到福原爱离婚,岛内舆论和对汪小菲一样,也没什么好话。当曾经的台湾女婿,认同一个中国被骂,当曾经的台湾媳妇,发自心底的中日友好硬被“台日亲善”,不能大胆说出“武汉加油”。

他们婚姻破局与两岸问题并不相关,但台媒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与岛内“反中拒统”的社会氛围不无关系。
而那位提问的女记者,无非也是想借机暗讽大陆,可是提问本身,已经充分暴露了当事人的两岸立场。
对于这类小心思,发言人陈斌华心知肚明,他微笑表示,“两岸婚姻数量约有40万,汪小菲与大S的吵吵闹闹不至于影响两岸关系,两岸一家亲,希望有缘人能白头偕老。对于极少数失败的婚姻,希望当事人好聚好散,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从这件事看不到任何两岸对立,只看到提问者压根没安好心,若论何人激化两岸矛盾,这些人更该反求诸己。
从马英九再访大陆,评蓝营媒体人的两岸误区
台青怎么就不能送外卖?岛内媒体恶意发问遭打脸
台独网红爱上大陆,民进党去中国化失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