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左支右绌的吕太后


               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女中豪杰(十七)
(惠帝五年)秋八月己丑,相国参薨。
公元前190年8月,大汉第二任相国曹参病逝。
曹参本是地方文书小干部出身,最后却成为大汉开国军功第一的一代名将,然后又摇身一变成为名相,还开创了独特的“长者政治”,和其第一军功大将身份形成鲜明反差。
可以说,曹参的一生足够传奇,我们此前也对其做了全方位的介绍:(见链接《萧何曹参》、《长者政治》、《欺负惠帝》)
萧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
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
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当年曹参听闻萧何的死讯后,立马让舍人赶紧置办行装,理由是自己马上就要进京为相了。不久后首都果然派使者过来召曹参进京成为大汉相国。
这倒也不稀奇,毕竟萧何病重期间关于谁将接任萧何的风声肯定会有所泄露,曹参有把握自己接替萧何也不算拿大。
但后面的故事就很有点历史小“悬案”的意思了。史载曹参叮嘱接任他齐相国的人说,我把齐国的“狱市”交给你了,你千万不要侵扰它。
接任者很奇怪,“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狱市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您侵扰了它,奸人在哪里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后世针对上述故事引发了学者们很多的讨论乃至争议,主要是“狱市”这个名词后世罕见,人们不太清楚其具体指的是什么,对故事背后含义就更难理解了。
不过扁舟倒觉得这个故事也许没更多含义。
曹参本人是“狱掾”出身,起事前长期从事基层治狱方面的工作,因此在高升前来到自己本专业的部门,走一走,看一看,顺便提点意见。
就好比曹参如果是地理或者生物等专业出身,没准临走前就去学堂亲自上两节或者旁听两节地理、生物课,然后随口提点建议指点两句。
总之,这或许就是件小事、雅事,不值深究。
是不是扯远了,言归正传。曹参病逝后头号大事就是谁来接任他,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政局会重新洗牌。
官方史料的记载,刘邦临死前隔代指定了王陵和陈平接任曹参,不过我们此前早介绍过,所谓的刘邦遗命纯属无稽之谈。(见链接:《身后事》)
既然王陵与陈平的任命并不是来自刘邦遗愿,那我们自然想知道,为什么是他俩分别以右丞相和左丞相的职位接任曹参呢?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
尤其是王陵,在史书中事迹不显,更是在项羽败亡后大汉帝国历次战争中销声匿迹,怎么看也不像是朝中活跃人物,突然间就成了右丞相。
从功臣榜中排名也可以看出王陵确实在军中地位一般,他排位第十二,军中第十一,可见在他前面的军功将领还有很多。
不过王陵在朝廷的地位并不低,他还有另一层身份。
丞相臣何、御史大夫臣昌,谨与将军臣陵、太子太傅臣通等议:
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
故自天子、王侯有土之君,下及兆民,能法天地,顺四时,以治国家,身亡祸殃,年寿永究,是奉宗庙、安天下之大礼也,臣请法之。
上面一段来自是刘邦时群臣向皇帝上奏的《天子所服议》,内容是回应群臣对刘邦公众场合应该穿什么样服饰的集体商议结果。
代表群臣署名的从先往后分别是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将军王陵和太子太傅叔孙通。
这其中周昌也是军队出身,但他此时是以御史大夫身份上奏,代表的也是朝臣。
因此,王陵是署名者中唯一军方代表,换言之,王陵的军中地位虽然不算最顶尖,但却是刘邦指定的军队干部参与朝政的总代表!
我们不清楚王陵是怎么得到的刘邦信任,不过其长期以来军方在朝廷代言人的身份,让王陵成为曹参死后代表军功元老竞争丞相位置的头号人选。
因为军功元老大多不熟悉朝政和文书,不具备维持行政运转的能力,王陵作为多年来军方议政的总代表,要插手政务只有他上最合理。
王陵虽然是军方的合适代表,但王陵本身资历毕竟远不能和萧何、曹参比,最关键吕太后也不会满意由军方独占相权。
因此王陵之外还需要一个资历足够且吕太后能满意的丞相人选。
吕太后当然想让自己更亲近的人当丞相,比如樊哙、吕家人、张敖、审食其等无论谁当丞相,吕太后都会很满意。可这些人没一个有希望当宰相。
吕太后这一系的人,除了樊哙外其余人士资历威望远远不够,在军功元老势力强大的局势下根本没有入相的可能。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惠帝还活着,吕太后没有能力扩充自己的权力。
想当年吕太后不过想让樊哙以军中老大的名义率军去和匈奴作战。(见链接:《软柿子》)
结果遭到军中其他大佬的一致反对,他们甚至派出季布张口闭口就是要把樊哙斩首,在大会上大吵大闹,弄得吕太后极没面子。
吕太后想要进一步扩充樊哙在军中的权力都做不到,更不用说让樊哙或其他吕系人物当丞相了。不然只怕众多军中宿将立马就会整天跑未央宫去和惠帝汇报工作。
所以第二位丞相只能是一个让军功元老和吕太后都能接受的人物,陈平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左丞相。
陈平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了,我们此前也对其做过非常详细的介绍。(见链接:《张良陈平》)
陈平承担过的角色非常杂,总的来说他的最主要职务是护军中尉,相当于军中纪委书记。
同时他又承担了刘邦秘书长的角色,专门为刘邦梳理信息,提供建议,后期张良长期养伤,陈平实际上还承担起了张良的参谋长角色。
刘邦病逝、惠帝即位以后,陈平被吕太后任命为郎中令。这个职位很有意思,一方面负责殿内的皇帝侍卫工作,一方面又负责对国家大事的顾问工作,属于文武兼修,非常适合陈平。
总的来看,陈平虽然长年在军中,历次战役也都跟随刘邦亲赴前线,但他承担的是军中纪委工作,并不算一线将领。
无论是一上任就被周勃、樊哙联名举报还是被挤出功臣榜前列,可以看出一线将领并不把陈平当自己人。(见链接:《功臣榜》)
而陈平本人性格也滑不溜手,长袖善舞,尤其是刘邦死时他可以说是救了樊哙一命,而樊哙是吕太后能掌权的重要依仗,对樊哙有恩就是对吕太后有恩。
因此陈平当丞相是吕太后能接受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军功元老们也能接受,毕竟陈平长期在军中工作,与军中将领都非常熟悉也都有人情在。
陈平、王陵联合接任曹参的相国职务,吕太后,军功元老们都算满意,至于惠帝满不满意,暂时也没人太关注,一场潜在危机总算过去。
但不到一年,帝国朝廷就再起波澜:(惠帝六年)夏六月,舞阳侯哙薨。
公允前189年6月,樊哙去世了。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樊哙从刘邦逃亡芒砀山期间就跟随刘邦,属于元老中的元老。
在十八功臣榜中,樊哙排名第五,军中排名第四。随着陈豨和曹参死去,樊哙已经是帝国军界资历仅次于周勃的二号人物。
哙以吕太后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而且樊哙还有另一个身份——吕太后的妹夫,因此樊哙的意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手握实际皇权的吕太后的意见,他已是帝国军界实际上的头号人物。
樊哙的存在也是吕太后这几年能够掌握实权的关键。如果军中元老都是铁板一块的话,以吕太后的实力很难与其硬拼。
正因为如此,樊哙的逝世对吕太后一系是非常大的打击。
四年 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
我们必须要注意,樊哙病逝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惠帝2年前就已经年满20,正式成年了。
秦帝国时期君王22岁算正式成年,汉帝国时期这个年龄应当是被提前到了20岁。
当年秦始皇就是在22岁那年利用秦国成年后国君将亲政的规则正式掌握权力。(见链接:《嫪毐之乱》)
当然,亲不亲政其实和帝王的年龄没太大关系,就好比秦昭襄王都快60了还不能亲政,只因为其母后宣太后一系势力太强大。
所以惠帝年满20岁不代表其就一定要亲政,只要吕太后一系实力够强,惠帝就算60岁也未必能亲政。
但毕竟惠帝20岁后确实已成年,如果有心人借题发挥,吕太后就该还政于惠帝。
而现在樊哙病逝,吕太后一系在军中失去了抓手,其他人随时都可能借题发挥。
面对这样的危险局面,吕太后思虑再三,只能再次痛下决心:
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
吕太后决定重新设置被废弃十多年的太尉一职,以周勃为太尉。
周勃在功臣榜中排行第四,军中排行第三,曹参死后他实际上已是军中第一元老,只不过樊哙资历和他差不多,又有吕太后支持,足以与其分庭抗礼。
随着樊哙病逝,周勃已经是军队系统里独大的头号元老。
另一方面,皇帝年纪越来越大,始终惦记着扳倒母后,刘氏诸王在外有着庞大地盘,随时可以支援皇帝,威胁长安。
因此吕太后此时只能继续和军功元老们合作,而她要想和军队的人合作,首先就要取得周勃的认可。
该怎么取得周勃的认可呢?吕太后决定恢复周勃的太尉身份。
勃迁为太尉。击陈豨,屠马邑。燕王卢绾反,勃以相国代樊哙将
周勃此前在领兵与陈豨和卢绾的叛军作战时分别担任过太尉和相国。
只是当时周勃所任的太尉或者相国一职只是对将领的一种临时的级别授予,并不参与太尉或者丞相的实际日常管理事务。
所以这次吕太后把周勃抬到太尉的实职可以说是花了血本,因为太尉的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太尉并不是常设官职,太尉府也不是常设机构,因此后世通常认为其只是一个虚职。但对于太尉的地位我们需要联系历史来看。
此前汉帝国只有一个人曾经长期担任过太尉实职,那就是刘邦发小卢绾。(见连接:《卢绾》)
而卢绾的地位实在非同小可,在刘邦称帝时卢绾位列汉臣第一,代表所有臣子劝进刘邦。虽然可以说当时是战争年代,部队地位高一点,可太尉统帅群臣毕竟已经成了历史印记。
此后燕王臧荼被废杀,群臣更是在刘邦授意下推荐卢绾接替燕王,成为刘邦称帝后天下第一个被封王者。更重要的是,此后太尉实职就被封存,再也没人当过。
因此,太尉一职在当时已经被赋予了非常强的政治象征意义,太尉象征着群臣之首,象征着新的诸侯王的第一顺位接班人。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并非定制,也没有任何律令规定。
但有朝一日遇到特殊情况,周勃完全可以以太尉身份代表群臣做很多大动作,由于太尉曾经的政治象征意义,群臣相对会容易接受周勃的这些大动作。
可以说,樊哙去世让吕太后一系实力出现较大下滑,吕太后为了继续与军功元老合作对抗皇室一系,不得不祭出太尉这样的丰厚礼物以求军功元老们的信任。
至此,从左右丞相到太尉,军功元老们可谓收益巨大,而吕太后一系几乎无所得,可以说此时吕太后虽然仍然大权在握,但已颇有左支右绌的感觉。
接下来吕太后能等来好运降临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