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女中豪杰(二十七)
公元前184年5月,汉帝国朝廷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四年夏,少帝自知非皇后子,出怨言,皇太后幽之永巷。
诏曰:“凡有天下治万民者,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上有欢心以使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今皇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昏乱,不能继嗣奉宗庙,守祭祀,不可属天下。其议代之。”
群臣皆曰:“皇太后为天下计,所以安宗庙、社稷甚深。顿首奉诏。”
五月丙辰,立恒山王弘为皇帝。
史书说,前少帝私下知道了自己不是皇后亲生的事,便口出怨言。吕太后得知后就将他软禁于长巷之中。
随后吕太后诏告天下:“凡是统驭天下治理万民的人,胸怀应像上天那样包罗,像大地那样容纳;皇上从爱护百姓出发以治理百姓,百姓心悦诚服方能尊奉皇上,上下一心才能国泰民安。
当今少帝疾病长期不愈,甚至神经错乱,不能继承大统与奉祀宗庙及镇守社稷,不能够担当天下的重任。请提议可以替代他的人。”
群臣都说:“皇太后是从国家根本利益考虑的,这对于宗庙社稷的稳定至关重要。臣等俯首奉诏。”
这年五月十七日,大汉朝廷共同决议,废了前少帝,立恒山王刘弘为新皇帝。
在任何一个朝代,废掉在位皇帝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我们很难解释吕太后为什么要废掉一个年纪很小的皇帝?我们也实在看不出这对她有什么了不得的好处。
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
根据官方史料的记载,惠帝非常反感吕太后给他安排的皇后张氏,所以一直没和皇后生孩子,于是太后令人把惠帝和后宫美人生的孩子过继过来当了太子。
如果按照这个记载,太子多半是惠帝五年以后所生,现在最多也就六七岁,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对太后能有什么威胁?吕太后干嘛要大动干戈行废立之事呢?
由于现有官方史料存在很多逻辑上的矛盾,后世很多学者试图给出一些其他的解释。其中最出名的是来自台湾著名学者郑晓时先生的《汉惠帝新论》。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
郑晓时先生根据《史记·高祖本纪》在高祖驾崩后的这段记载进行了逐字逐句地解读。
他认为此时高祖已经死了,怎么还会“立太子”呢?太子都已经是惠帝刘盈了,不需要“立”,所以太史公这句话其实说的是新皇帝刘盈立太子。
如果按照郑先生的这个算法,那么太子在惠帝继位的时候就已出生,到被吕太后废掉的时候完全可能已经十四五岁了,足以构成威胁,这就可以解释吕太后为什么要废掉他。
至于惠帝不和张皇后生儿子,吕太后被迫把一个小皇子塞给皇后做太子的说法,郑先生认为这只是后世对吕太后和少帝的污蔑。
郑先生这个说法粗看似乎也能勉强算一家之言,但实际上是咬文嚼字后极度牵强附会的拼凑,没太多根据。
《史记》里的这句“立太子”也完全可以解释立现太子刘盈为皇帝,在《汉书》和《资治通鉴》中都做如是记载。
按照郑先生的解释,就是《史记》悄悄留下了前少帝其实早就被立为太子的记录,只是《汉书》作者班固在抄书的时候没有理解司马迁的深意。
可我们反复介绍过,《汉书》保留了大量《史记》没有的汉初原始史料,一些大事记的详细日期等基础资料上也多是《汉书》比《史记》更准确。
可见班固写《汉书》时对原始史料的查阅方便程度比私人写史的司马迁高。
所以仅仅凭《史记》里一个有歧义的句子就认为《汉书》会漏掉惠帝立太子这样极为明显的官方史料,逻辑上完全说不通。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的各类史料足以说明,吕太后废前少帝时,前少帝的年纪也就是五六岁上下。
这就奇怪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吕太后为什么要害怕他呢?
人们又想,诏书只是说小皇帝神经错乱,或许小皇帝是真的病了呢?至于吕太后害怕小皇帝要替母报仇的说法也许只是吕家倒台后后世的丑化。
可问题是,对于吕太后来说,一个神智都不太清醒的小皇帝不是最有利的么?有哪个权臣愿意换下一个脑子不太好的皇帝而换上一个聪明的皇帝呢?
种种疑惑看似迷雾重重,其实是因为后世人们对这段历史往往存在一个重大的思维误区:
这几年吕太后称制执政并不代表吕太后一手遮天,这几年的天下政局一直都是吕家、皇室与军功元老三足鼎立的格局!
换句话说,废帝未必是吕太后的意思,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迎刃而解。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些基本情况,被废的少帝母亲是谁?张太后。张太后又是谁呢?鲁元公主与前赵王张敖的女儿,鲁王张偃的妹妹。
换句话说,少帝既是吕太后的孙子,又是吕太后的外孙,有了少帝的身份,吕太后女婿张敖一家就是外戚,其后代将来足以作为吕氏重要藩属在朝中担任要职。
而新立的后少帝刘弘又是谁呢?惠帝刘盈的儿子,别的信息完全没有,换言之,连母亲是谁也不知道。
前少帝被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吕太后女婿鲁王张偃一家失去了外戚地位!
而后少帝登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后少帝一家子悄无声息,没留下一丝痕迹,考虑到后面发生了那么多大事,我们可以大致确定,后少帝的娘家地位很一般,搞不好都没资格进朝廷做官。
经过这么一番简单梳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前少帝被废,吕太后和吕氏家族吃了大亏,甚至可以说被断了一臂!
上述说法绝非空穴来风,我们结合当时政局,会找到更多的有力证据。
是岁,以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
就在废帝的同一年,曹窋取代了任敖被任命为新的御史大夫。
我们介绍过,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而且和皇帝关系紧密,是朝中公认的行政层面的二号人物。
此前的御史大夫任敖是吕太后亲信(见链接:《蛰伏》),而现在的御史大夫曹窋是曹参嫡长子,是典型的军功元老一系大佬,从后来的经历也可以看出,曹窋在诛除诸吕的政变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前少帝被废,吕家亲密盟友张家失去外戚身份的同时,吕家在朝政中的头号盟友任敖也被打倒了。
夏,四月,丙申,太后封女弟媭为临光侯。
这一年吕家也不能说一点好消息都没有,樊哙遗孀、吕太后妹妹吕媭被封为侯。
可一个没有军政职务在身的老太即便有个侯的称号,也就是个人财富得以增长,对吕家权柄意义很小。这点收获和吕太后的损失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现在,帝国的实权丞相和御史大夫加上太尉这“三公”都是军功元老一系,代表着朝政军权都完全由军功元老一系把持,吕家最亲密的盟友张敖家族又失去外戚地位,可以说吕家对首都的掌控力大幅削弱。
为什么吕家会遭遇如此巨大打击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节介绍的货币改革惨败(见链接:《决定性失利》)
虽然说要到两年后的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吕太后的币制改革才正式宣告失败,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已经运行两年且注定惨败的新币制此时多半已千疮百孔,苟延残喘。
一直跟随本连载的朋友们看过了唐帝国和秦帝国多次币值改革失败的事迹,想必都很清楚,大规模的币制变动必然伴随着物价的大幅扰动与货币价值的急剧变化,很多富户大家的财产会出现大规模缩水。
首都必然是新币制执行最严厉,执法最到位的地方,铜钱重量前后出现了16倍的变化,中间有多少人的毕生财富会化为乌有可想而知。首都的文武大臣们受影响也必然最大。
因此,吕太后这轮币制改革不但没能打击到刘姓诸侯国,反而让首都遍布了对自己不满的人群,甚至本来山头林立的军功元老们也会变得空前团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军功元老中的大佬们必然要利用好眼下的大好时机,狠狠的打击吕太后及吕氏家族的势力。
要打击吕家势力,首先就是斩断吕家的盟友,而吕家最大的盟友无疑就外戚张家,于是前少帝“失惑昏乱”,不能再继续担当皇帝重任的说法甚嚣尘上。
面对军功元老们的愈加之词,吕太后想必也抗争过,可眼下群情汹汹,吕家在京的这点力量不足以与掌握大部分部队的军功宿将们抗衡。
吕太后被迫吞下废帝的苦果,当年用尽全力扶外孙女上位当皇后的布局毁于一旦。
军功元老们不满足于此,乘胜追击要求斩断吕家的第二个盟友——御史大夫任敖,对此吕太后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军功元老们未必没有动过继续斩断吕氏亲密盟友审食其的念头,不过万事也要懂得见好就收。
审食其作为吕太后的头号亲信,必然是其头号死保的对象。要想动左丞相审食其,就等于直接动吕太后。
吕太后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太皇太后,帝国名正言顺的执政者,和吕太后直接对抗就等于和帝国的秩序对抗。军功元老们毕竟只是松散的联盟,连赢两仗后大家的心气已经下去不少,不太适合再打硬仗了。
除了废帝与御史大夫人事更迭,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司请禁粤关巿铁器。
佗曰:“高皇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鬲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欲倚中国,击灭南海并王之,自为功也。”
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武帝,发兵攻长沙边,败数县焉。
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隃领。
佗因此以兵威财物赂遗闽粤、西瓯骆,伇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大约在公元前184年底到185年初的时间段,汉帝国朝廷突然下令对南粤国实施贸易禁令,关闭关市并严格禁运铁器。
南粤国境内高山林立,土著遍地,中原的战略物资对维持南粤王廷的武力威慑很重要,所以南粤国同匈奴一样,离不开中原的铁器和各类物资。
汉帝国突然的贸易禁运让南粤王赵佗极为愤怒,他在公元前183年春直接称帝,随后甚至还率军主动进攻长沙国,连克数县。
吕太后派出将军率军远赴长沙国迎战南粤军,却无法取胜,南粤一度成为与汉帝国并列的大帝国。
有趣的是,南粤武帝赵佗称帝时的口号是大汉高太后中了长沙王的奸计,被长沙王当枪使了。
很显然,赵佗目的只是恢复与中原的贸易,恢复中原战略物资的供应,所以给足了吕太后台阶与面子。
那吕太后突然对南粤实施贸易禁运真的是因为长沙国的缘故吗?显然不太可能。
最真实的原因很可能是吕太后对币制改革惨败的一种应激回应。
或许吕太后认为与南粤国的贸易给了类似淮南国、长沙国、吴国等南方王国太多的自发货币流通的机会;或许吕太后认为币制改革惨败后,刘姓王国实力太强,必须要想办法予以打击,决定先从对南粤的贸易开刀。
总的来说,皇帝被废,自己最亲密的盟友张家也近乎被废;御史大夫任敖被去职,吕家在朝中的主要力量被连根拔起,这对于吕太后和吕氏来说可谓毁灭性打击!
此时的吕家短时间内已无力在首都与军功元老一系抗衡,只能墙内损失墙外补,想办法从刘氏皇族那里给吕家回血,但吕太后的新战略能顺利么?
理解了吕太后及吕家的惨痛现状,才能理解接下来为补救现状吕后的根本战略,才能更好的弄清楚接下来吕太后的一系列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