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文景之治之入继大统(一)
公元前180年9月10日,军功元老和皇族刘章等协作,突然发力诛灭了一度权倾朝野的吕氏家族。
诛灭吕氏后,接下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后少帝刘弘。
于是(周勃)阴谋以为“少帝及济川、淮阳、恒山王皆非惠帝子,
吕太后以计诈名它人子,杀其母,养之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用强吕氏。
今已灭诸吕,少帝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侯贤者立之。”
上面这段记载来自周勃传记,说明太尉周勃是处理后少帝问题的领头人物。
这也比较好理解,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周勃目前手握兵权,是军功一系的首席大佬,自然是政变后朝中头号主事者。
周勃和群臣商议后表示,后少帝和济川王刘太、淮阳王刘武以及恒山王刘朝等四个人说是皇子,其实都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
这些小孩都是当年吕太后用诡计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小孩。
吕太后杀了他们的母亲,假装把他们当作惠帝的小孩,其目的是为了扩充自己孙子数量,用来壮大吕氏势力。
况且我们已经诛灭了篡权的吕氏,将来如果少帝成年后亲政,只怕就会把我们这些老臣都诛杀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废掉他们,从诸侯里另选一个贤良的刘氏皇族当皇帝。
有趣的是,汉惠帝有四个儿子曾经被封侯,但在《汉书》里把他们都分类在《外戚恩泽侯》的表里。
而这几个儿子被封王后,其封王记录更是全部被放进了《异姓诸侯王》表中。
也就是说,汉帝国官方认定他们虽然是以惠帝儿子身份被封侯封王,但其实不是惠帝亲生儿子。
这就很有意思了,惠帝还活着的所有4个儿子居然都不是惠帝的亲生儿子。
这说法可以用毫无逻辑来形容,扁舟也懒得去一本正经分析其背后有多少无法解释的漏洞了。
反正古往今来的治史者和文人学者,扁舟还真没见几个把这种说法当回事的。
所有人都基本认可,这就是周勃为首的军功元老们在给后少帝以及其他惠帝的儿子们随意罗织罪名。
另一方面,后人往往认为虽然周勃说的第一个理由是胡说,但第二个理由却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也就是说,周勃等人之所以要污蔑惠帝还活着四个儿子都不是亲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害怕后少帝或者其他惠帝儿子长大后要替吕家报仇。
可如果我们从常识去多思考一点,就会发现周勃等军功元老的这个说法其实同样经不起推敲!
如果把皇帝人选当作一道选择题,一边是不到10岁的小孩,一边是20多岁的成年人,你会选择谁呢?
很显然,从常识来分析,人们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小孩子。
因为小孩皇帝在他成年亲政前,无论是城府、能力、号召力等各方面都无法对权臣们构成威胁。
小皇帝的主要助手已经被彻底清洗了,他现在是标准的孤家寡人。
而另一边的诸侯王则各个手里都有完整、成熟且庞大的班子。
可以说,这些诸侯王爷们的班子已完全可以把京城里军功元老全部顶替掉。
继续让吕家的小孩子当皇帝,军功元老一系至少六七年毫无危险,未来十几年内危险也很小。
可让诸侯王升格为皇帝,双方实际上立即就会出现冲突,一两年内就可能会有大风险。
我们足以得出结论,周勃为首的军功元老们并没有说实话。
他们再用把惠帝后裔打成吕氏余孽的方式掩饰自己选择皇帝时的真实想法。
九月丙戌,(审食其)复为丞相,后九月免。
很多人都忽略了《汉书·百官公卿表》里的这段记载:
审食其曾经在政变结束后的第26天(公元前180年闰9月6日)重新被任命为丞相。
要知道审食其是公认的吕太后头号亲信,此时吕家已经彻底被清洗,按道理审食其应该被处死才对。
结果他却一度恢复权倾天下的丞相职位!这是为什么呢?
章已杀产,帝令谒者持节劳章。
政变发生时,刘章在未央宫殿门外斩杀了吕产。
消息传到皇宫后,后少帝立即派人持节前来慰问犒劳刘章和他的部队。
后少帝刘弘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没有行为能力,这个慰劳的指令实际上是他身边的人下的。
这个人会是谁呢?只可能是审食其。
吕太后死后审食其立即被任命为太傅,太傅作为皇帝老师,按规定在皇帝年少时可以代皇帝处理国务。
当时军功元老和吕家关系极其紧张,审食其肯定会时刻待在小皇帝身边以便随时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
换言之,审食其听到吕产被杀的消息后就知道吕家大势已去。
他选择承认军功元老的政变,向他们释放合作的意图。
审食其之所以敢同军功元老们表达合作意向,是因为他认为正常情况下军功元老们仍然会尊后少帝为皇帝。
而26天后军功元老们重新任命审食其为丞相。
也充分说明军功元老们确实有过意向继续向后少帝称臣。
那军功元老们是什么时候改变的主意,为什么要改变主意呢?
要理解其中奥秘需要我们理解一些基本的政治逻辑。
我们不妨先仔细了解一下,军功元老们最终对吕后是怎么定性的:
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汉帝国官方声明里对吕太后的定性都是协助高帝平定天下。
而所有大汉开国功臣里能得到同样定性的除了吕太后外只有一人,就是吕后哥哥吕泽。
这份定性说明了两点:第一,大汉帝国官方认可吕氏是大汉帝国的合伙人。
所以在大汉开国定天下的过程中,吕家和刘家具有平等地位,高其他家族一等。
第二,大汉帝国官方同时还认可吕太后是吕家话事人吕泽的接班人,在吕泽死后继承了吕家的合伙人地位。
以上两点总结起来就是说,大汉帝国充分认可吕太后的地位与贡献。
总之,吕太后盖棺论定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坚定的大汉主义战士,是正面人物。
这就有意思了,一方面军功元老们哭着喊着自己如何忍辱负重,如何惊险万分,排除万难地干掉了吕氏家族无论男女老少所有反革命分子;
一方面又高呼吕太后是好人,是正面人物,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这不精神分裂吗?这一系列说法怎么看也完全经不起逻辑推敲啊。
其实不光是军功元老们这么不讲逻辑,其他大佬此前也同样显示出一副精神分裂的模样。
齐王起兵时也同样高呼,吕太后是伟大的革命战士,就是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被吕家人欺骗。
吕家人竟然敢趁吕太后年纪大了绑架我们伟大的太后,简直十恶不赦!(见链接:《齐王起兵》)
南粤王赵佗起兵反汉的时候,也高呼吕太后是伟大领袖。
可是长沙王居然敢趁吕太后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就欺骗她老人家,简直十恶不赦啊!(见链接:《大决战》)
军功元老们精神分裂也就罢了,咋齐王、南粤王这样脑子顶级棒的人也一样的逻辑混乱呢?
归根结底,对吕太后定义一事虽然从常识逻辑上讲不通,但却非常符合政治逻辑。
否定吕太后很容易,但是从政治上来说,否定吕太后的同时你必须要继承吕太后的权力!
政治上对一个人的否定可不是玩过家家。
一个政治领袖被否定,他麾下的无数人物都将被否定,因为政治权力的诱惑太大了!
会有无数人盯着领袖身后的无数岗位.
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想尽办法挖掘各种负面细节,哭着喊着要前面的人把位子让出来,你想拦也拦不住。
所以,军功元老也好,其他诸侯王也罢,你想要彻底否定吕后,就只有和吕太后一样代行皇权:
你取代了她的领袖位置,别人自然不敢轻易把主意打到你头上.
不然不管你标榜自己立了多少功劳,投机者一定会想办法把你拉下马。
因此,现在问题的关键就转变为周勃、陈平等军功元老敢不敢像吕太后一样代行皇权。
如果周勃、陈平等人敢代行皇权,那么他们就会彻底否定吕太后。
接下来继续尊后少帝为皇帝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小皇帝年纪小没有话语权,军功元老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巩固权力。
但如果周勃和陈平等人不敢代行皇权,那么后少帝就必须要退位了。
后少帝毕竟还是一个少年,不可能执行皇权,你不敢代理他的权力,那谁来代行他的权力呢?
此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邀请成年的刘氏皇族当皇帝,那么从刘氏诸侯王中选择皇帝就成为必然。
理论上京城现在也有一些成年刘氏皇族。
但这些刘氏要么是类似刘章一样是诸侯王一系在首都的代表,他们自己的权力基础源自诸侯王,断不敢越俎代庖自己称帝;
要么就是一些刘邦远房亲戚,这些人连封王资格都没有,自然没有值得一提的班子。
立他们为帝还是要面临谁代理皇权的问题,还不如继续立后少帝,好歹麻烦小点。
说来说去,既然不敢代理皇权,自然就要找一个现成的班子来履行皇权。
想必会有很多朋友感到奇怪,这周勃、陈平等人莫非是傻子么?有皇权还不要?
如果周勃、陈平都和后世穿越小说爱好者一样的认知水平,相信他们肯定迫不及待想要拥立一个小皇帝代行皇权了,没准自己当皇帝也有可能。
不过周勃、陈平等元老都是久经风霜的老手,都经历过从近乎一无所有到拉出一支部队的艰难过程。
他们对政治,对权力的运行规律都有足够的了解。
事实上,后世各类妄图握着一个小皇帝代行皇权的权臣多了去了,有好下场的实在不多。
如果要代行皇权,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代行皇权呢?
你可千万别说集体掌权,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车头那还能叫火车么?
不管最后能有多少人参与举手表决,最终一定要有个发起者与领路人。
军功元老里目前能做领头人的就俩:周勃和陈平,你说他俩谁来当头呢?
陈平肯定不会,从他一贯作风就知道他为人谨慎小心、长袖善舞,绝不是一个肯出头当老大的人。
何况单看他功臣表中第47位的排名就知道,他一直受一线将领的排挤,断没有能力成为众多高级军功将领的领袖。
按照功臣榜排名,目前还活着的功臣中排位最高的就是周勃.
周勃身为太尉名义上掌握着兵权,理论上他最有资格代行皇权。
现在的问题就是,周勃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威信与权力基础,周勃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代理皇权。
从审食其一度被重新任命为丞相来看,周勃多半也曾经做过继续尊后少帝为傀儡的念头。
周勃深知以自己的资历和威望,想要直接代理皇权必然遭遇众多其他高级军功元老的反对,所以他需要有盟友。
审食其身为太傅,是当今小皇帝的代言人,所以拉拢审食其,让其担任丞相参与朝政,自己作为太尉掌握兵权,理论上足以压制所有反对力量。
但最终周勃清醒了下来,我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能知道结果:
周勃意识到即便自己和审食其联手,也没有能力抗衡所有军功元老。
最关键的是,这帮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家伙个顶个的不择手段,一旦他们不满意,随时可能联合刘氏皇族和诸侯王再次清君侧。
周勃如果想要和审食其联手代理皇权,就势必要对军功元老的反对者和刘氏皇族来一次大清洗。
这样的大清洗实在是危险万分,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是举家灭族的惨祸,周勃实在没有信心这么玩。
随着周勃、陈平等人放弃代理皇权,后少帝和惠帝其余几个未成年儿子的命运也就此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