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女中豪杰(三十八)
吕太后驾崩对于军功元老们来说固然是大好事,但也同样面临着众多的诱惑、风险,需要慎重选择。
其实在吕太后当政的这几年,军功元老们过得并不差。
他们在太后与惠帝、刘氏皇族之间游走、拿捏,势力其实是稳步增长的。
他们的世袭权力和对军政要事的话语权得到了朝廷法理上的正式保护(见链接:《排座次》)。
他们牢牢把持着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大要职,帝国军政大权一直在其控制之下。
可以说,如果这些年不是吕太后当政而是刘邦继续活着,军功元老绝不会这么滋润,甚至可能会变得很惨。
所以吕太后死亡绝不意味着军功元老们就一定对吕家清算。
某种意义上说,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元老精明又老成,他们不会排除与吕家继续合作的选项。
然而吕太后的临终遗命却令所有军功元老大失所望。
或许这一切并不是吕太后的本意,只是吕家少壮利令智昏下代病重的太后做出了不伦不类的人事任命。(见链接:《犬祸》)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的吕家人已经摆出了要抢走全部军政大权的样子。
军功元老已经无法和吕家继续合作下去,彼此做过一场成为必然。
当是时,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畏高帝故大臣绛、灌等,未敢发。
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硃虚等,外畏齐、楚兵,…犹豫未决。
政变有一个铁律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吕家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
史书也记载吕家屡屡想要先发制人,只是碍于实力差距过大不敢发动,而军功元老们却对此保持非常克制的态度。
老谋深算的军功元老们之所以克制,是因为他们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杀人很容易,杀完人后该怎么办呢?(见链接:《齐王举兵》)
于是他们一方面通过对部队的强大控制力,死死看住吕家,使其有力使不出;
一方面又通过忽悠年轻的刘章、刘兴居,诱使齐王举兵打了头炮。
即便如此,以周勃、陈平、灌婴为首的军功元老们仍然不放心。
他们又想办法威逼利诱,迫使吕禄、吕产交出军政大权。(见链接:《吕家的抉择》)
可即便这样,军功元老们仍然像便秘一样磨磨蹭蹭,以至于在很多后世读者都以为军功元老们都像小猫咪一样弱小无助。
八月庚申,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
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因数产曰:“王不早之国,今虽欲行,尚可得邪?”具以灌婴与齐、楚合从状告产。
平阳侯窋闻其语,驰告丞相平、太尉勃。
大战前的宁静延续到公元前180年九月初十日清晨(八、九月间唯有九月初十是庚申日,《史记》和《汉书》记载的八月是误写,《资治通鉴》对此做了更正)。
这一天,御史大夫曹窟照惯例跑去南军和相国吕产议事。
相国按名分和丞相比肩,但御史大夫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所以曹窟大早上跑去和吕产议事,无外乎就是军功元老们让曹参儿子曹窟以御史大夫的名义天天跑去找相国吕产的茬,顺便监视吕产的一举一动。
从这件小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吕产这个相国没什么实际意义,被监视得动弹不得,而这日的监视还整出了大事。
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回来,在迎接会议上,吕产传达了他和吕禄打算交出朝中职务、退出首都,赶回封国的决定。
贾寿立即反对,早让你们交权回国你们不听,现在灌婴和关外的齐、楚部队已经在合谋呢。
你们已经被堵在关内回不去了,困兽一搏吧,还想啥呢?
贾寿未必不想保密,可是吕禄和吕产都已经做出决定了,这时也只能赶紧当面说出来了。
又或许贾寿只是先说了个大概,接下来的对话是和吕产密探。
但这足够让监视吕产的曹窟知道大致发生了什么,于是他立即把消息驰告陈平和周勃。
陈平和周勃认为吕产和吕禄可能会狗急跳墙,必须先下手为强了。
勃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乃令持节矫内勃北军。
勃复令郦寄、典客刘揭说禄,曰:
“帝使太尉守北军,欲令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
禄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勃。
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
勃遂将北军。然尚有南军,丞相平召朱虚侯章佐勃。
勃令章监军门,令平阳侯告卫尉,毋内相国产殿门。
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内,徘徊往来。
平阳侯驰语太尉勃,勃尚恐不胜,未敢诵言诛之,乃谓朱虚侯章曰:“急入宫卫帝。”
章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
周勃决定立即赶赴北军,但是北军看门的是吕禄的人,周勃进不去。
好在功臣榜排名第66的襄平侯纪通掌管符节。
符节相当于现在的通行凭证,纪通拿着宫中的通行凭证假传皇帝指令总算让周勃进了北军。
周勃虽然进了北军,但是上将军吕禄仍然在北军坐镇啊。
于是周勃又让郦寄带着典客刘揭去找吕禄。
他俩忽悠吕禄,皇帝已经派太尉周勃来镇守北军了,让你赶快前往封国,你还等什么?
快点把将军印交了赶赴封国,不然就会大祸临头。
吕禄听后立马把将军大印解下来上交,把兵权交接给了周勃,然后离开了北军。
吕禄前脚才走,周勃立马走进军门,召集所有将士要求大家站队:
支持刘氏的脱掉左边衣袖,支持吕氏的脱掉右边衣袖。
军中将士全部都脱掉了左边衣袖,表示愿意跟周勃走。
周勃已经掌握了北军,可是他们却还是觉得不放心,因为南军还没有来脱袖子这么一出啊。
于是陈平找来了朱虚侯刘章,说周勃已经把北军搞到手了,但是还不够啊,你快去帮下周勃。
刘章一听说自己终于可以帮上忙了,兴高采烈的跑去北军见周勃,周勃就让他带兵守在军门。
同时,周勃派御史大夫曹窟赶紧跑去皇帝办公的未央宫,要求守卫皇宫的卫尉不得让相国吕产入内。
吕产听了贾寿的密报后,知道投降逃跑的路已经被堵死,也火速赶往未央宫密谋对策,至于他想进宫干什么,我们已不得而知。
但是卫尉显然是军功元老一系的人,守卫大殿(指皇帝办公区和生活区)的部队不放吕产入殿。
吕产只能在殿门口徘徊往来,不知所措。
这时又出现了经典的一幕,太尉周勃手握数万大军,居然仍然生怕不能获胜。
于是他找到刘章商量,说吕家看样子要作乱,我们要赶紧进宫包围皇帝呀。
更有趣的是,周勃此时手里握着几万大军,却只派了一千人跟着刘章去“保卫”皇帝。
如果刘章是一个阅历更丰富的人,想必能意识到,周勃这些天和我们商量的是一回事,现在给我下的任务分明又是一回事。
周勃说得非常含糊,没有任何明确的指令。
很显然无论是事成还是事败,只要过后有任何争议的地方,周勃都会一概不认。
可惜的是,刘章此时并不会想到这一层,他现在心里万分焦急:
这些部队里的大叔大伯们说好了,要让我哥当皇帝,可是我现在什么功劳也没有,什么大事也没干,可急坏我了。
没想到周勃大爷真好,居然还给我一千士兵去皇宫对付吕家恶贼。
哎呀周勃大爷真太好了,我可一定要抓紧,一定要赶在别人前面,这头功绝不能让别人抢了。
章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见产廷中。
餔时,遂击产,产走。天大风,从官乱,莫敢斗者。
逐产,杀之郎中府吏舍厕中。
章已杀产,帝令谒者持节劳章。章欲夺节,谒者不肯,
章乃从与载,因节信驰斩长乐卫尉吕更始。
还入北军,复报太尉勃。勃起拜贺章,曰:
“所患独产,今已诛,天下定矣。”
辛酉,斩吕禄,笞杀吕嬃。分部悉捕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刘章带着周勃调拨的一千名士卒从侧门进入未央宫中,见吕产在廷中走动。此时正值中午,刘章率部对吕产发起攻击,吕产逃走。
随后狂风陡起,吕产的随从大乱,没有人敢进行抵抗。刘章领兵追逐吕产,赶到郎中府吏厕中将他杀了。
后少帝刘章已杀吕产后的震惊和害怕可想而知,他赶紧派近侍持皇上符节慰劳刘章。
刘章一不做、二不休还想夺节,近侍不肯。
刘章就与近侍一同乘车,持着皇上符节矫命驰入长乐宫斩杀长乐宫卫尉吕更始。
刘章回到北军,将情况回报于周勃。周勃起立拜谢并祝贺刘章,
他说:“最害怕的是吕产,现在吕产已经被诛,天下就可定了。”
于是下令先后斩杀吕禄,笞杀吕嬃,还分遣人马捕捉诸吕男女,不分老少一律斩杀。
受到周勃起立拜贺的时候,刘章一定感到无比自豪与快乐。
他不会想到周勃、陈平等老奸巨猾的大臣也在为其单纯而庆幸不已。
周勃、陈平等顶级元老是害怕自己冲到一线的,因为军功元老从来都是山头林立的松散联盟,其中有太多豪横而又冲动的军二代、贵二代。
一旦让这些军二代、贵二代冲在前面,为了争勇斗狠,为了争功夺名,他们指不定惹出什么事来,指不定闹成什么样子。
到时候周勃、陈平等人再想弹压局势就难了。
他们就只能走到前台来称帝或者代行皇权,可这条道路的风险之大难以想象,稍有不慎就是全家粉身碎骨。
现在刘章冲到了最前面,甚至差一点没忍住和皇帝干起来,这就为军功元老们解了套。
刘章可是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还曾大闹宫中当着吕太后的面杀吕家人。
这样的狠角色,这样的高贵身份,寸功未立的军二代、贵二代们哪敢叫嚣什么呢?
由于军功元老一系掌握了话语权,于是他们在政变的叙事里极尽谦虚。
他们使用各种曲笔遮掩,给后世读者一些假象,似乎政变进行的惊险万分,难之又难。
更进一步,读者自然就会认为,军功元老这么多年在吕太后为首的吕家威逼下能活下来真不容易。
所以他们当年忍辱负重,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啊。
可只要我们摆脱官方史料里的那些文学手法的影响,就可以看到,整个政变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基本完成,其过程异常顺利,不费吹灰之力。
军功元老们手握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三大核心要职,完全掌握了朝政和军政。而灌婴还率重兵在荥阳,随时可以兵围长安。
军功一系的能量远不止于此,掌握宫中符节的是他们的人,所以可以轻易的矫令入北军;
北军之中几乎全是军功一系的支持者,而南军最高长官卫尉也是他们的人。
最后刘章甚至只带了一千士兵就很轻易地完成政变。
因为抛去相国、上将军这样临时强设、不伦不类的虚职,吕禄和吕产身边并没有多少部队。
吕家在长安唯一有点实际兵权的只有长乐宫卫尉吕更始,毕竟吕太后居住在长乐宫,宫里的部队都换成自己人好歹还做得到。
可以看到,就凭吕家这点实力,军功元老们想要铲除吕家非常容易。
可正因为此,我们才能更感受到这些元老们的精明与老到。
政变能搞成不容易,政变搞成后能守得住更难。
军功元老们的厉害之处在于:
他们通过威胁、恫吓、诱惑、忽悠等一系列手段,把吕家和齐王一系玩得团团转,最后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手不沾血!
正因为军功元老们最大限度做到了不沾血,让他们保持了实力的相对完整,让他们能最大限度保持住自己的统一战线,瓦解敌人的统一战线。
这些元老们的精明与冷静,为他们的子孙保住了几代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