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六)
秦始皇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16年,他又一次遭遇了刺杀:
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
这不是始皇帝第一次遇刺了,甚至可以说,权倾天下的始皇帝在遇刺方面经验丰富,堪比专家。
在始皇帝亲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38年,始皇帝遭遇了《嫪毐之变》。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兵变,也可以算作刺杀范畴,因为一个不小心始皇帝当场就得交粮本。
之后在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发生了著名的荆轲刺秦王: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
大约十来年后,据说是荆轲至交好友的高渐离刺杀秦王:
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大约与此同时,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始皇帝东巡途中在博浪遇刺: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
前三次遭遇生死危机,对手是谁都比较明确,不是内部宫斗就是六国余孽。
博浪遇刺,从秦始皇的角度,他始终不知道凶手是谁:
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不过史记作者司马迁是知道凶手是谁的,因为主使者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良。
而最后这次兰池遇刺最为神秘.始皇帝当时大约是微服出宫,按理来说行程是非常机密的。
所以这次遇刺到底是治安事件,还是有预谋的政治事件,谁也不知道。
但这次遇刺可能是始皇帝最难以忘怀的,因为这次事件的后续处理,引发了令皇帝始料未及的巨大危机:
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皇帝遇刺,非同小可,虽然刺杀的贼人被当场格杀,但是后续肯定还要继续深挖。
到底是敌特分子的有预谋的行为?还是一次偶然的治安事件呢?
如果是前者,那么必然有主使者,当然需要帝国的公安部门狠狠的一查到底。
如果是后者,那也不得了,天子脚下的首都治安却如此糟糕,必须要好好整治下。
所以始皇帝下令立即关闭城门,在首都及周边进行一轮严打。
然而,严打的结果让始皇帝大吃一惊,只怕接下来很多天连觉都睡不好。
因为只不过严打了20天,首都的粮价居然飙升到一石1600。
帝国的一石比较轻,当时规定一个成年男性刑徒一个月的口粮要两石,因此一石大约也就现在的20多斤。
一石1600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下帝国关于粮食的标准价:
城旦舂,公食當責者,石卅錢。
上面这段文字来自睡虎地秦简的《秦律杂抄》,记录的时间大约在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37年),就是遇刺事件的前一年。
帝国规定的标准价是30一石,现在首都要1600一石,也就是说帝国这一轮严打二十天,米价涨幅超过五十倍!
这样的涨幅足以让始皇帝夜不能寐,因为这价格持续下去,帝国马上就要破产。
米价上涨,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买米的人,而当下最大的买米的人是谁呢?就是帝国自己。
我们通过《秦帝国的命根是什么》以及其后的几节,已知道帝国的根本经济模式是刑徒经济。
通常地方基层官员的薪水,靠税收是无法做到自给自足的,遑论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动员需要的脱产人员开支。
所以帝国主要的薪水、物资都靠刑徒供给,执行公共行政职能的脱产人员的主要来源也是刑徒。
帝国的近千个县,实际上就是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小国企。
在这种模式下,首都的压力就会特别大。
因为首都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需要的脱产人员数量特别大,远远超过基层的郡县。
帝国首都拥有卫戍部队至少几千,帝国拥有数以千计的官员和办公人员,帝国还有数以万计的后宫以及宫廷人员。
首都需要帝国供给粮食和薪水的脱产人口至少三万起,每个月需要的粮食大约是十万石级别的规模。
当然,首都肯定有着比地方更多的刑徒和公田,但是总会有个限度。
而且,无论怎么高额搜刮,刑徒得先要自己要养活自己,才能额外养活其余脱产人员。
迁陵县总共52个公务员的薪水,额外需要300个刑徒、5000亩公田来养活。
现在首都三万起步的脱产人员,岂不是需要十几万刑徒,几百万公田来养活?
现实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因为首都附近是帝国大型工程的主要集中地。
以始皇陵、阿房宫和长城为代表的各类建设与戍边需求,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公子扶苏为什么乖乖自杀》中,我们仔细为大家介绍过这些大型工程的人员组成。
工程刑徒帝国要无条件提供粮食。
服徭役的平民表面上是自己带粮食,可问题是他们没粮食了怎么办?还不得向帝国贷款买粮食?
也就是说,几十万人的队伍,帝国至少得准备好一半人的粮食储备。
不然到时候粮食都被“借”光了,没粮的武装人员,那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所以帝国首都的粮食缺口实在是大。
帝国各个部门每个月需要在市面上采购的粮食总量,大约不下十万石,要花个300万钱。
现在一石要1600,十万石就是1.6亿。
帝国一个月花在粮食上的钱要从300万涨到1.6亿的话,帝国可以立即宣布破产了。
当然,帝国肯定不会去花这冤枉钱,毕竟帝国说要赖账,没人敢来追帐。
可问题是,粮价之所以涨了五十多倍,本就是由于严打造成的交通不便,市面上没粮食运过来。
你就算要强买强卖,可是市面没粮食你能怎么办?
数以十万计的人,很多都是武装人员,他们嗷嗷待哺下随时能把帝国整翻天。
于是,帝国关中的严打只能是草草收场。
严打结束,各地交通和生产以及商业运作都恢复往日局面,粮食的严重短缺大约可以过去。
但是这显然给了始皇帝以巨大的震撼。
原来,帝国首都潜藏的危机是如此的严重,严重到只不过严打20天就足以动摇国本!
那一旦首都面临军事威胁怎么办?帝国能撑多久呢?
事实上,帝国这次的危机充分说明了,帝国首都是无法维持很久的。
所以当几年后,帝国首都真正遭遇危机时,它显得非常的脆弱。
人们为当时的帝国在首都轻易放弃防守而震惊,殊不知多年前始皇帝还活着的时候,这一幕就已预演。
始皇帝生下来就是王子,13岁就当了国王,之后就成了皇帝。他大约是没有办法接触到真正的基层。
直到这次遇刺和随后发生的一幕,才让他明白帝国的危机原来已经如此的深入骨髓。
我们有理由相信,始皇帝随后会集合中央所有的优秀人才,去探寻危机的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
所以随后帝国似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动作,力求解决问题。
首先的一个动作,来自南朝裴骃的《史记集解》里的一段记载:
(始皇三十一年)徐广曰:“使黔首自实田也。”
这是始皇帝这次遇刺同一年发生的,极有可能是严打后的应急政策。
黔首就是指的百姓,刑徒以外的自由民。
使黔首自实田的意思就是,让普通百姓自由申报自己的田数。
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老百姓能不能自己报自己有多少田,有啥影响吗?
影响可大了去了,因为以前帝国都是按照你名义上的田地来收税的。
帝国的百姓斩首立功后,赐爵一级可以分到一顷也就是100亩的田地。
普通百姓则是每户50亩的田地,也是由国家分配的。
可这50亩、100亩,都是领导们制定政策拍脑袋定出来的数字,实际哪有这么多的地呢?
在《国企与996,你选哪一个》一节,我们发现迁陵的百姓户均只有35亩地,在地狭人稠的中原,户均更只有20多亩。
算户均的时候还包含了有爵位的人,他们的地肯定要比普通老百姓高一点,所以无爵平民一户所有的地只会更少。
首都附近的情况比地方只会更糟糕:
(二十七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几年前刚刚统一天下的始皇帝,为了打散关外的地方基层,有意迁徙了12万户富豪进京。
12万户正常至少60万人口,而这轮迁徙的是各地富豪,还包含大量奴婢,所以实际人口可能高达80万以上。
这么多人口涌入首都,固然可以帮助开发首都,但首都周边的可耕地数量是有限的。
何况,帝国此时还处于轮耕阶段,即便是耕地每年可用于耕种的也不到一半。
所以这12万户涌入首都,必然会使首都民众的户均耕地进一步下降,户均最多也就二三十亩地。
但是,在帝国的文书账本里,每户百姓的耕地就是50亩,一级爵位的耕地就是100亩。
总之,谁敢说我的地只有20亩、30亩,那就是说地方长吏违反了帝国法律,那个官员敢承认呢?
所以,无爵的普通百姓的税收仍然按50亩这样的标准来收取。
明明只有二三十亩地,却按照50亩的量交税,自然就等于多交了一半的税收。
直到这一次危机大爆发,中央的一些官员们大约终于可以就这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探讨。
一些比较能接触到实务的官员会指出,粮价之所以失控和民间余粮太少有关。
百姓交的税收太高,生产意愿和生产积极性就会降低。
而且,税收交多了,余粮少了,徭役时可以带的粮食就少了,要向帝国借的粮食就会更多。
多余的税收帝国收取了,运输集中储存和转借,浪费太多,不如让人家百姓自己去带。
再说,百姓缺粮向帝国借钱多了,就要沦为债务刑徒,到时候又耽误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帝国少收一点税,让百姓手里的余粮多一点吧。
一来,余粮多了,市面上的粮食就多了;
二来,百姓手里粮食多了,服徭役时需要帝国准备出借的粮食也少了。
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次危机,帝国终于开始承认民众手中实际拥有的田地数量了,民众得到了实惠。
但是,这样的举措显然只是开始,帝国后续势必还要学习研究这轮危机,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很想知道,帝国这轮危机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