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二十九)
我们一直在说,帝国有着很严重的危机。
但这并不代表帝国不强大。
强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原帝国濒临崩溃,可是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爆发,其文明程度也远非周边蛮族可比。
比如说帝国虽然问题缠身,但面对内忧外患、还处在统一前夜的匈奴,帝国仍然处于攻势。
又比如帝国大约修通道路后,就足以碾压西南的蛮族,形成一定的羁縻控制。
照理来说,帝国之于岭南也应是如此。
按照史记的说法,帝国在岭南的战斗非常简单,和通西南夷差不多。
(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公元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前一年打,第二年增派人填充建设兵团,一切很简明。
但是同时期的史学著作除了史记,还有本《淮南子》。
《淮南子》里记载的秦征南越,细致得多,也曲折得多。
我们今天从教科书和网络文字里了解到的秦征南越的故事,基本都源自淮南子的记载。
什么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什么打了三年一度大败主将战死,什么最后修通灵渠发动决战得以获胜,等等等等。
但是根据后来的逐步研究,逐渐认为淮南子的记载不见得可靠。
不同于史记更依赖官方原始资料,淮南子搜集的多是众多老人的回忆,还夹着很多想象。
淮南子提到的五路大军,更像是汉帝国在武帝南征前面对东越南越所做的防御性军事部署。
秦军具体是怎么进军的呢?现有资料太少,难以判断。
不过一百多年后的汉武帝征南越的记载相对很清楚,我们可以参考:
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
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
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柢苍梧;
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
第四路巴蜀、夜郎军从贵州出发,只是尝试下贵州到两广的水道,实际并没有参战。
秦帝国时根本没有效控制贵州,这条路不可能走。
那么秦军可行的道路和武帝时的前三条道路必然是吻合的。
先来看第一条道路:出桂阳,下汇水。
这条道路指的是在湖南逆湘江南下再到支流耒水,到郴州的临武县,翻越顺头岭到广东连州。
然后再从连州顺小北江南下到珠江北江,最后沿珠江北江到广州。
第二条道路是出豫章,下横浦。
这条道路就是著名的梅关古道,在江西逆赣江南下再逆支流豫章水到大余,然后翻越大庾岭到广东南雄。
然后从南雄陆路继续到始兴,沿浈水到珠江北江,最后顺江到广州。
我们看图可以看出,这两条道路都有80-100公里左右的陆路,而且都需要翻越险峻的南岭。
但是这两条路都很近,不需要绕太多道。
所以武帝征伐南越时,这两路部队会师后,就直接攻占番禺(广州)。
第三路大军都还没来得及赶到,战争就结束了。
但是在秦帝国时期,只从这两条道路进军就很危险。
帝国出征的部队的粮食缺口往往要沿路县廷供给。
崎岖难行的陆路会极大增加粮食的消耗。
而且秦帝国的征伐和武帝时的征讨在性质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武帝时期,南越已经是一个被中原文化强行同化后的统一的王国。
所以汉军的主要作战是围绕着敌人首都番禺(今天的广州)展开的。
只要攻占了敌国首都,大军就会有大量粮食补充。
秦帝国要征服的是一个未知的区域,而且这里还是非常原始的部落联盟时期。
秦军很难从敌人那里找到吃的,秦军的战斗也缺乏一个固定的单一目标。
南征秦军需要与众多未知的、互不统属的部落联盟长期作战。
如果秦军真的像《淮南子》说的那样,曾经三年不解甲,并且一度大败导致主帅屠睢战死。
那此时的秦军很可能就是沿这两条道路意图快速进军结束战斗。
这两条道路山路太崎岖,南方又经常遇到雨季、台风。导致后方无法稳定提供物资供应。
这样的秦军无力支撑持续的作战。
秦军需要的是一条稳定的,可以持续提供大量部队后勤物资的道路。
因此,秦军最终获胜时,主要进军和补给的路线只能是汉武帝时的第三条道路。
也就是零陵—漓水线,著名的灵渠也开凿于这条道路上。
所谓的零陵—漓水路线,指的是今天的广西全州到广西兴安县的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著名的“湘桂走廊”,从湖南进入广西最便捷的一条道路。
2000年后太平军逃离广西北上,就是走的这条道路。
这条道路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全是平地,不需要翻山越岭。
南岭如一道巨大屏障,横亘在湖南与两广之间。南岭也是典型的分水岭,分隔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从中原经过长江水系进入珠江水系,几乎都需要翻越险峻的南岭,走上百里的山道。
唯有湘桂走廊只需要走30公里的平坦陆路。
全州有湘江支流海阳河,兴安有珠江支流大榕江。
两条大河之间可通航河段的最短距离是30公里,而且由于这段路地势平坦,两条河流海拔落差只有几十米。
以当时的技术能力,也可以在这两条水道之间修建渠道。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灵渠。
灵渠开通后,来自首都的秦军主力就可以从汉中出发,顺汉江南下到武汉进入长江。
然后沿长江、洞庭湖进入湘江,再逆湘江水系南下通过灵渠进入珠江水系。
我们可以肯定,秦军不存在所谓的五路大军同时进发。
秦军最终由任嚣、赵佗等人率领的主力部队几乎都是走的湘桂走廊进入岭南。
不然,秦军没有必要开通灵渠。
而且秦军在灵渠还兴建了大量的配套设施。
我们看灵渠的地图,灵渠东口向西十公里的地方,渠北标注了一个严关。
严关是湘桂走廊西部山脉的最南端,当时这一片周边到处都是蛮族,在这里设关卡就是监控陆路袭扰,保护渠道。
在渠道最西边标注了榕江镇的地方,当时兴建了一座秦城。
秦城遗址出土了大量遗迹,显示这里是当年秦军驻扎部队、存储物资、建造船只和兵器的地方。
灵渠、严关和秦城,构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防御体系和物资集散中心。
这样,秦军的后勤物资只要利用首都相对充沛的人力翻越秦岭到汉中,就可以全水路到达番禺(广州)!
这真是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是这条绵延数千里的水路,将两广牢牢的纳入了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
秦军大约花费了数年时间,找到了一条最合适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搭建攻防体系。
这才让最终的南下变得水到渠成。
秦军南下在军事上征服这片地区总的来说不会太难。
但要真正占领这片地区却绝非易事。
灵渠开通前,岭南和中原长期隔离,文明交流非常少,这里和中原是两个文明体系。
而且岭南地区山道纵横,只有珠三角、贵港-南宁一带和北海-湛江一线,以及东部潮汕沿海存在几块孤立的适合耕种的平地。
所以这里族群众多,道路艰难,内部都互不统属甚至互相征伐。
秦军南征的人数并不会太多,至少绝没有淮南子所说的五十万。
而南征结束后留下来长期戍守的人更少。
在史记的淮南王列传里,曾经大段引用了淮南王部下伍被给淮南王讲历史的片段,里面有提到秦征南越的相关内容:
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
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
里面说秦始皇以赵佗为首领进攻南越。
赵佗攻下南越后,上书向始皇帝请求派三万未婚或者离异的女人过来,说是为士兵们补衣服。
始皇帝认为赵佗是坐地起价,所以砍了一半,只给了一万五千人。
我们很难判断这段口述是不是准确,因为根据官方资料,赵佗南下后只是县令,不是南下的首领。
不过事情多半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可以据此做些估算。
南越秦军驻守部队要三万女人,当然不是为了补衣服,而是为了给士兵们找媳妇安家。
士兵南下后,常备军和正常服徭役的人多半会回家。
留下来的除了少数干部,基本就是《赘婿》和《商人》两节里介绍的那些被流放贱民。
去掉战死的回家的和已找了当地女人的部分,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南下的部队大约不超过十万,留下的贱民大约最多也就五六万。
帝国在广阔的岭南设立了三个郡,按照常理应该会有大约20个以上的县。
五六万人分散在这20多个县,每个县也就二三千人。
秦军当时大体通过建城的方式,集中聚居在两广少数便于耕种的冲积平原地带。
比如珠三角、比如南宁贵港一线,比如北海湛江一线,比如类似百色这样的地区。
有趣的是,这些地方大体都是今天的粤语白话区,大约和来自中原的征服者长期聚居于此很有关系。
这是一次规模巨大而又艰难万分的殖民,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秦帝国很快就灭亡了,但这次伟大殖民仍然在继续。
百年之后,新帝国南下时,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在主要可耕种地区基本完成了汉化的王国。
至此,岭南大地成为了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