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刘邦击败项羽的决定性因素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七)
在楚汉时期中原的广阔领土上,我们假设有个叫做狗镇的虚拟乡镇,镇上有张老三和李老四两个虚拟大户。
现在的张老三和李老四俩人正盘坐在地上,一边喝酒一边叹气。
这俩基层大户遇到了啥烦心事呢?还得从昨天一个不速之客的到访说起。
 
这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老三和李老四正盘坐屋里喝酒聊天,突然听到院外传来下人的大声喧哗和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一个满身肌肉的彪形大汉映入眼帘。好家伙,这人身上背着个装得满满的大麻布袋,少说也有一两百斤。
大汉把麻布袋往地下砰的这么一放,抬起脸来。
张老三认出了他,马上站起来脸上挤满了笑容:这不是霸王嘛,您咋来咱这了,也不说声好让我们带上全镇的人去迎接。
一边说,一边殷勤的拿出个碗满上了酒。
 
项羽擦擦汗笑着说:不用麻烦了,我来是代表西楚国和二位谈桩大生意的。
为了保证天下的安宁和平,我们应邀来你们XX国剿匪,要和你们买点东西。
说完从怀里掏出两片竹简扔桌上:喏,我们要粮食、物资和人力若干,都写上面了。
随即再从麻布袋里掏出几个铜钱放桌上:钱我都带来了,一共XX钱,你们看看这钱。
 
李老四贪婪的拿过几个钱放手上,轻轻掂了掂,不住叫好:果然是传说中的西楚大钱,一个当十个旧秦铜板,分量真足。
项羽得意的笑了:我西楚大钱的信誉可是杠杠的,那咱们就签协议了?
张老三沉吟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说:项王啊,是这样,您给我们的钱呢,这个稍微还不够,还得再多一点点。
项羽脸瞬间沉了下来,身上的肌肉不断抖动,着实吓人。
 
张老三深吸一口气,战战兢兢的说:是这样啊项王,您这钱太好了,这老百姓太喜欢了,都不愿意把钱拿出来用。
我们用您的钱去收东西,可是今后再去买卖东西人都不会拿钱,都拿布给我们,这大钱以后肯定越来越值钱,我们用大钱换回一手布亏大了,我们得……
张老三猛听到项羽身上骨骼都开始嘎嘎嘎的响,吓得话都不敢往下说了。
项羽依旧沉着脸,冷冷的看着他俩。
李老四已经牙齿打颤了:项项项项王,我们签,签,签。
项羽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他刚才其实没想来横的,只是在生闷气,这老家伙在说什么啊,我听不懂啊!
不过目标达成了,他也就懒得去想了,喝两口酒把协议签完就走。
 
所以呀,张老三李老四现在愁眉苦脸的样子,就为昨天这事。
因为两位昨晚划拉账目半宿,怎么算也觉得自己要吃大亏。
这时门卫突然跑了过来:两位大人,门外来了个中年男人,自称叫刘邦。
张老三哦了一声,汉王来了啊,快带我们去迎接。
 
刘邦不像项羽那样背了个大麻布袋,他只拿了个小袋子,不过看上去有点沉。
三人入席寒暄一阵,刘邦也从怀里掏出两块竹简:
最近西楚国的霸权主义厉害啊,我们大汉身兼拨乱反正的重任,要到你们XX国来大干一场。
所以呢,我这次来主要是向两位采购点东西,诺,所有需要的粮草物资人力都写上面了。
 
张老三接过一看,和项羽要的几乎差不多嘛,便开口问价:不知道汉王大人打算怎么个买法?
刘邦没接话,神秘的笑了笑,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物件,轻轻的放在桌上。
“啊,金子!”李老四的眯缝小眼瞬间就直了。
他一把抓过金子,摸了摸,闻了闻,还忍不住咬了咬。
 
张老三咳了一声,抢过李老四手里的金子,向后按了下失态的李老四,再掂了掂手里的金子,开口了:
汉王大人,您这金子按价是够了,可是您要的东西实在多,我们手里的远远不够。
这些物资我们也得去收集,人力我们也得去征调,都得花钱的。
我们也没法把金子切成几千份去一个个和人换哪,可是用钱的话我们手里可真没这么多钱和布,您看?
张老三拖个长音不再说话,看向刘邦。
 
刘邦不慌不忙,把身上的袋子打开,扔出一把钱来放桌上。
李老四抓过几个钱,眯着眼盯了两眼:汉王大人,您这是什么啊?钱吗?这么薄,这么轻,中间的孔大得快把外面的圆穿开了。
李老四摇头晃脑的:汉王大人,我这只要轻轻一掰,这钱就会断,您可不能拿这种钱给我们,根本没人会要啊。
刘邦摸了摸鼻子,点点头:是哦,这钱好像是不太像话,咳,牛县那王老五真不讲究,钱做得这么烂。
要不你们做钱的时候多放点铜,做好点,你们要是有能耐,做成项羽那种大钱那么重都行。
 
李老四笑了:汉王大人真会开玩笑,我们还自己做钱,我们……
你说什么,这钱是牛县王老五做的?你还让我们自己做?
刘邦也笑了:对啊,王老五做的钱好像确实不咋地,他们还说这一片就他们家会做,你们其他人都不会做呢。
谁说的,会做,我们会做!早几年老秦家还没亡的时候,我们每年能做好几万假钱!李老四有点急了。
 
张老三咳了一声,制止住有点失态的李老四:汉王大人,您这钱有什么要求?
我们技术有限,造的钱可没那么规制,万一下回您派出的人不认我们可咋办。
再说现在各国都在造钱,人家官府造的钱又大分量又足,大伙都认他们啊。
我们自己造钱最多就能勉强保证镇里的人卖点面子,这钱流不出去那不就是废铜吗?
刘邦点点头:你担心的问题很有道理,不过你放心,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你可能不知道,X国已经愿意加入我大汉了,今后大伙的税收徭役都和我大汉一块收。
 
以后的户赋都改为收钱,你们尽管交这些新造的钱,只要形制一样,是铜造的,那就是我大汉的钱,我们都收。
还有啊徭役、粮食税收和草料税收等等,我们已经规定了兑换规则,都允许交钱替代,只要你确保按照我给你的形制造的钱,我们都收。
刘邦说完又掏出几块竹简摆到了桌上。
这回张老三眼睛也直了,拿起竹简仔细翻了翻:你们把户赋、田租还有徭役都可以用钱替代?我们自己造的钱您也收?
刘邦笑道:那当然,这不两个月后就是今年的税收缴纳时间了,你们不放心的可以先拿着金子去造一点,看看两个月后我们的人讲不讲信用。
 
放心,放心,谁不知道汉王大人您最有信用了,我们哪能不放心!
您也尽管放心,您交给我们的粮草物资人力我们保证最快速度筹备好,您以后需要什么尽管再来找我们。
张老三一改以往慢条斯理的模样,急不可耐的连连表决心。
 
三个月后的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张老三和李老四还盘坐在老地方惬意的喝酒。
太爽了,太爽了,这王老五也真牛,把钱造得跟榆荚似的,也敢拿出来,这下我们学他一样造榆荚钱,汉王给的金子还剩了好多啊。
要不咱再多造点钱,把隔壁县的镇也给拿过来。
李老四喝的有点兴奋,手舞足蹈的大声高呼。
 
你傻啊!张老三摇摇头,指着李老四:造那么多钱干嘛,各家都在收铜器旧铜钱,铜现在可越来越贵,你钱多了没地扔是吧?
钱造多了物价涨了,咱造的钱就不值钱了,到时候本都收不回来,你这笨蛋。
有多少金子就造多少榆荚钱,知道不!
对对,给我们多少金子我们就造差不离的钱,不能造太多。李老四不停的点头。
 
不好啦!不好啦!下人突然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
有人给我汇报,说赵老六在偷偷造假钱,还让孙老七周老八拿着去市面上卖,被人发现这钱和咱们的有点不一样。
什么,这个赵老六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在我们狗镇胡作非为?李老四气得把胡子都吹得老高。
快去县里衙门叫上王朝、马汉,要他们帮我们去拿人,把孙老七周老八的腿打折了,把赵老六扔到河里去喂王八!
 
上面的故事当然只是个纯演绎的故事,纯属虚构,博君一笑。
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刘邦推行榆荚钱的原理。
钱究竟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钱就是信用,钱又是债务!
乱世中的政权发行的每一枚铜钱都是基于信用的债券。
 
项羽高呼,我拳头最大,我信用最强,所以你们快把粮草物资人力统统交给我!
我拿我造的铜钱和你们换,今后我一统天下了,拿这些钱到我这来兑,可以保证让你们发大财,换到更多更好的物资。
刘邦也高呼,我信用最强,所以你们快把粮草物资人力统统交给我!
我拿我的铜钱和你们换,今后我一统天下了,拿这些钱到我这来,可以抵扣以后的税收徭役,还能发财换更多更好的物资。
最后还得看大伙认谁的,尤其是基层那些强力中间商们认谁的。
 
到这里,我们需要回顾下之前关于货币的介绍(链接:《谁统一了货币》《秦二世休克疗法》《总设计师》)。
当前并不是只有官府发行的中心化货币,还有布这种非中心化的货币。
因此,信用的竞争很激烈。
 
项梁的策略是利用老巢会稽郡产铜的优势,铸造足额的大钱,冲击越造越轻的秦帝国官方铜钱。
在河南中部的开封到商丘一带出土了大量的特殊铜钱,形制和楚国布币相似但又不同,分量重背面标明一当十。
学者们多数都赞同这就是当年项梁造的大钱,一个可以换十个旧秦铜钱。
这批大钱出土地点基本都在荥阳战场(郑州)周边,很可能是项羽西楚政权继承项梁的货币政策铸造的。
 
大钱看上去由于分量足,能够得到民众的普遍拥护,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基层民众收到大钱后最可能的场景是,他们都把大钱存起来,买卖继续用布!
因为民众都相信西楚王国的钱以后一定会越来越轻,现在的足额大钱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值钱,所以大伙都舍不得用。
你项羽千万不要夸海口说我永远造足额大钱。
几百年来那么多国家,哪个不是一开始夸海口我的钱分量肯定足,哪个不是到后面越造越轻以至于假钱泛滥?
 
这样一来,向项羽提供物资的中间上门就会很尴尬。
他们如果用大钱去流通,手里的钱会逐渐换成满手的布,随着大钱不断升值,他们就会遭受损失。
如果不用大钱流通,项羽发行的大钱就进不了市面。
我们都知道流通能带来收益,项羽团队也会有多余物资和奢侈品卖,也会有税收、罚金等方式的货币回收。
中间商把钱屯起来,大钱就没法回收,项羽团队就要不断消耗铜去发行大钱,他肯定不能接受。
这样的根本矛盾很难解决。
 
而刘邦团队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他们创造性的把秦帝国作为战略储备的黄金释放为流通货币;
他们创造性的把货币铸造权下放民间,允许中间商自己铸造榆荚钱;
他们创造性的把税收、地租和徭役等通通货币化,支撑榆荚钱的流通。
刘邦团队这一系列创造性的大手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完整的闭环的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为什么正面战场项羽明明占据优势,可是双方争取侧背势力,刘邦却占据压倒性优势!
书上的描述,似乎因为刘邦有几个厉害的说客,说些车轱辘话就能如何如何。
其实呢,根本原因在于基层中间商们早已加入了刘邦构建的闭环生态,而这个生态有着强烈的排他性。
当所有基层都已经加入刘邦生态,你就是项羽的亲爹,也只能乖乖接受刘邦说客的车轱辘话。
因为你早已没有了选择。
 
当然,民间造小钱会有很多的弊端,比如短时间内加大物价上涨的压力;
比如各地造的钱形制差别很大,给民众带来很多不便;
比如官府失去了很多发行铜钱的收益等等。
后世的汉帝国关于钱方面的政策时常变动,有时禁止民间造钱,有时又放开。
但是刘邦团队现在要的不是什么一劳永逸传之万世的“治国秘笈”,刘邦要的是能迅速击败项羽和其他敌人的管用的方式方法。
 
汉帝国的货币政策让铜钱击败布帛,在市场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
货币迅速流通,等于汉政权可以迅速发行大量管用的债券换取物资。
这就短时间内解决了我们上节提到的爵位滥发的问题——因为可以用大量铜钱代替。
而这种铜钱债券现在又被市场认可,众多封了大把爵位的基层将士乐于接受。
(链接:《看看刘邦怎么玩的》)
后来汉武帝不仅禁了民间造钱,甚至诸侯国造钱也全面禁止,铸钱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理论上来说,汉武帝这是拨乱反正,制止了刘邦时期的错误货币政策,结果如何呢?
汉武帝时期的货币状况实在没法让人叫好,后世骂声不绝。
最关键的是,从货币市场近乎消失的布帛又重新死灰复燃,此后千年,布帛完全恢复了其在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
 
是不是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我们并不认为仅仅一个货币政策就能决定刘邦和项羽的成败,决定双方成败的因素还有很多。
我们是希望透过货币政策管中窥豹,让大家体会到刘邦团队对于基层运行那深入骨髓的了解。
这一点项羽团队和其他任何团队都远远无法望其项背。
 
项羽毫无疑问是一个绝世高手,和他对弈的刘邦虽然也很厉害,不过比自己还是棋差一招。
下着下着,项羽觉得自己空又多,棋又厚,肯定嬴了。
可突然间,项羽下到棋盘上的黑子一下就变成了白字,越变越多。
项羽傻眼了,这还叫我怎么玩啊!
 
让我们对身陷绝望棋局的项羽致以最深切的同情和慰问。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