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二十六)
公元前205年3月,汉军渡过黄河进入河东(今天的山西省),西魏王魏豹无力对抗,不得不投降。
此后魏豹就一直被刘邦留在了汉军中,跟随汉军参加了彭城战役。
随着汉军彭城惨败,魏豹五月提出有亲人生病要回家探视。回到河东后立即起兵重新割据西魏国。
魏豹此时的选择也是天下诸侯不看好兵败后的刘邦的一个缩影。
汉军去年八月起兵以来,已经攻灭了七个诸侯国,俘虏了其中的六个: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殷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以及西魏王魏豹。
彭城惨败后,塞王和翟王投降了项羽,成为西楚国的高级将领,殷王死于乱军之中。
如果魏豹早知道汉军将来会一统天下,他多半会乖乖呆在汉军中。
但只要魏豹稍微有那么一点不看好刘邦,他就很难忍住不给刘邦捅一刀。
毕竟刘邦捅魏豹刀子在前啊。
当年魏豹和刘邦一起西征,地位两人至少也是不相上下,结果刘邦一点也不留情面的把魏豹给生吞了(链接:《刘邦崛起的“贵人”》)。
光杆司令的魏豹转头投靠项羽,又死缠烂打的混到了西魏王头衔,可见魏豹也是个不能甘当小弟的主。
眼下一看又有机会做大哥,魏豹实在忍不住蠢蠢欲动了。
汉军没法对魏豹的蠢蠢欲动无动于衷,因为魏豹控制了河东在此时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关于山西的重要性我们从晚唐到秦汉的多个连载介绍了无数遍,这里就不多啰嗦了,简单对着地图再看下:
汉军眼下把抗击西楚军的主战场放在了红色星号所示的荥阳—成皋一线。
河东西可以通过蒲坂(图A)进入关中平原,南可以通过风陵渡(图B)、轵关道(图C)插入潼关和洛阳一带。
可以说关中到郑州绵延千里的生命线,全都被河东居高临下的卡在腰眼上。
所以汉军必须立即控制河东,否则就只能撤出荥阳—成皋防线,缩回洛阳甚至潼关守在关中被动挨打。
这也是汉军组建河北方面军的根本原因。
不过这支部队先到荥阳城边打了一仗应急(链接:《京索之战》)。
本来汉军随后就要出兵山西,但不幸的是由于连年征战又碰上今年是干旱年,关中遭遇大饥荒。
无奈之下汉王国只能组织民众逃荒到南边的巴蜀缓解危机,攻打河东的事只能先耽搁下来。
万幸的是废丘的章邯也在这个时候粮尽城破,不然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休整了两三个月,直到八月,汉军才重新整装出发,进攻河东。
汉军的河东之战是由韩信独立指挥的第一战,在史记的精彩记述下,显得特别的传奇。
根据记载,韩信又一次使出了声东击西的拿手好戏。
他在正面的蒲坂渡口建造船只,虚张声势,摆出一副要在此渡河与魏军决一死战的样子。
魏豹见状立即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这里,严防死守。
但是韩信却偷偷摸摸的跑到了上游的夏阳,用木罂也就是民间用来装东西的大木桶,士兵钻到里面再控制好方向,一举渡过黄河。
大军渡河后魏军防线崩溃,一路溃败。
我国古代对于军事的记载似乎重视程度不高。
所以大多数时候各类典籍关于军事和战争的记载都过于简略并夹杂大量不专业的故事性描述。
所以看史籍我们会觉得一个人如果会什么声东击西啊,诈败埋伏啊,偷袭粮道啊,那简直是不得了的智谋之士了。
如果还会个什么火攻水攻反间计的,那简直就是神仙在世了。
当然现代一般小学生都觉得自己会这些,甚至一些早慧的幼儿园在读生也觉得自己应该会这些。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地图,看看这韩信的声东击西,木罂渡河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河从陕北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穿过,将陕西省和山西省隔开。
这里的黄河非常的湍急,我们熟知的壶口瀑布就出自这一段黄河。
一条大河居然成为了瀑布,可见想要渡过这一段黄河是非常困难的。
直到过了韩城以后进入了关中平原和汾河平原,两岸地势平缓后黄河流速才缓和下来,逐渐有了几个适合渡河的渡口。
这段黄河主要渡口有三个:
最著名的无疑是蒲坂渡口,这里河面相对开阔,两岸地势也都非常理想,是陕西山西之间最适合渡过黄河的地方。
而且这里往西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可以直达长安,往东也是平坦的汾河平原,可以沿河东进直达太原。
因此陕西和山西之间的战争,也主要围绕着蒲坂渡口展开。
图中的大黑点并且两边标明汉军魏军的地方就是蒲坂渡口,汉魏双方主力云集于此。
蒲坂往南到潼关有一个名气同样不小的风陵渡,著名的潼关就正对着风陵渡。
不过风陵渡从关中往山西方向过河后,要进入汾河平原还要翻越中条山,相对不便。
所以山西的部队通过风陵渡进关中相对方便,关中的部队走风陵渡进山西的相对就少很多。
再往北还有个夏阳古渡,位置就在今天韩城附近的芝川镇(图黑圈所示)。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和秦国经常在此展开战争,不过后世围绕夏阳渡的战斗就显著减少了。
大体上是因为随着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这里的黄河逐渐收窄,后来渡河没那么方便了。
咱们这么一理,就发现当时从关中方向渡河进攻山西,可供选择的渡口就俩:一个蒲坂渡,一个夏阳渡。
你说魏豹咋就这么实诚呢?总共就这么两个渡口,人家说我要从蒲坂过你就信啦?
你就不会派点兵看着点夏阳那边?
从蒲坂到夏阳隔着一百多里的平原,一旦发现汉军异常,一个急行军一天就能赶到。
难怪现代人喜欢穿越,因为从书里看古代人,很容易得出古代人都淳朴而愚蠢的印象。
我们这里不妨思考多思考几个问题,理解下一些基本的军事逻辑和战争逻辑。
首先我们要问一下,魏军有没有能力同时守两个渡口呢?
魏军如果有能力守两个渡口,又只有两个渡口,结果一个渡口没有守,那魏军领导确实都是一群猪猡。
可如果魏军数量比汉军少,只有能力守一个渡口,那汉军派出多余的兵力走另一条路,这就不稀奇了。
说白了,魏军本来就守不住嘛。
不然你派出一支部队到其他地方去了,这不就是分兵吗?我集中我的全部部队围魏救赵直接打你主力不就得了?
要知道蒲坂不是什么天险,汉军渡河打魏军或者魏军渡河打汉军都是很容易的事。
我如果兵力和你差不多,你兵分两路那我在正面战场必然有较大的兵力优势。
汉军敢于分兵去夏阳渡,本身就说明汉军相对于魏军兵力处于优势。
我们不妨简单来捋一下双方兵力。
汉军此战出动的兵力很明确,骑兵加步兵一共三万,而且都是相对精锐的战斗部队。
而魏军则很难达到这个数量。
两年前魏豹在河南被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逃亡到项羽那,直到一年前项羽才给了点兵让他在山西攻城略地。
项羽当时自己都没多少兵,不可能给魏豹太多,精锐更是一个也别想要到。
此后魏豹在山西待了不到一年就遭到刘邦亲率汉军主力进攻,被迫投降,手里的那么点部队都被拉去了彭城战场。
魏豹逃回山西时基本上是单枪匹马,到现在也不过三个月,他能集结的部队数量实在有限,精锐更是少之又少。
实际上现在的魏豹某种意义上只是陈余的赵国勉强扶持起来的跛脚政权。
西魏国名义上有太原、河东(今山西西南临汾、运城)、上党(今山西东南长治)三个郡。
但此后汉军打败魏豹并迅速极速向太原、上党方向挺进时,在这两个郡都遭遇了赵国的大部队并展开激战。
当然与汉军激战的名义上是代国军队,不过我们前面也介绍了陈余名义上是代王,实际上坐镇邯郸控制赵国加代国,因此代军也是赵军一部分。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得出西魏军的定位——这是赵军为势力扩张扶持起来的小股部队,目的在于作为缓冲尽可能久的拖住汉军。
汉军与魏军作战,获胜只是时间问题,所关注的是能多快速度获胜。
我们接下来思考下第二个问题,古代的将领们为什么就那么傻,那么长的长江黄河,非得就围绕着那么几个渡口转来转去呢?
你说我学韩信的拿几个大木桶,哪不能过河过江啊。
甚至找上几千会水性的,脱了衣服往水里这么一游,那不也能渡河渡江吗?
我们不妨再思考下,这部队渡江的目的是为了干啥啊?当然是为了打仗啊。
你没有兵器,没有吃的穿的,咱渡河过去干什么呢?找死吗?
木罂渡河,也就是能把人加上非常有限的轻装备运送到河对岸。
这样的轻装步兵其战斗力是非常有限的。
咱可千万别说,用木罂把人运过河后,再让人坐木桶里到河对岸把什么粮食物资运过来。
这玩意儿里面也就够装个人再随便加点东西,要用它来运物资你就等到猴年马月去吧。
渡口之所以那么重要那么稀少,原因就在于需要建设浮桥或者能够日吞吐成千上万艘木船的双边码头。
渡口不是过了河就拉倒的,渡口更重要的作用是源源不断的运送人力物力供应前线部队的激烈战斗。
木罂渡河过去的不过是万八千的缺乏后勤缺乏补充的轻装步兵。
如果河对岸是一个强力政权,只需要坚壁清野就可以轻易困死这支部队,甚至搞不好全歼这支部队。
韩信敢于木罂渡河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魏豹的部队真的非常有限,主力集结在蒲坂后,后方非常的空虚;
第二,魏豹在河东的统治基础非常薄弱,根本没有执行坚壁清野的能力,只要脱离魏豹的视线,地方部队根本就没有抵抗意志。
所以我们稍微总结以下就可以得出结论:
汉军之于魏军兵力上有很大优势,正常进攻就有能力取得完胜,事实上后世直接攻击蒲坂成功的例子多的是。
韩信之所以兵分两路,目的在于尽可能加快击败魏军的速度,尽可能减少正面战场的伤亡。
另一方面也尽可能通过包抄的方式截断魏军退路,一旦生擒魏豹能加快西魏各地投降的速度。
韩信采取极为冒险的轻步兵突击,无外乎欺负西魏国基层行政基础薄弱。
也就魏豹亲自看着的部队可堪一战,一旦脱离魏豹的视线,西魏国的部队和地方行政机构毫无抵抗意志。
从实战结果来看,韩信的操作无疑达到了他希望的战略目的。
曹参部不过一万轻装步兵渡河,就轻松直捣长龙,拿下了安邑(今运城)。
老巢被端,魏豹无奈回师,被汉军前后夹击大败。
魏豹本人也没能逃出去,被汉军俘虏。